书城历史锦宋
89605700000002

第2章 天生异象显

天佑八年二月十二日四更亥时,北宋首都汴梁司天监——监正曹顺德正端坐堂前,监察天文、算历、测验、漏刻等诸科官员点卯,各科大小主簿、提点、少监、判官、教授、司天官勾均位列堂下,副监正王成亮正手持名录,一一唱名,相比其他官员的早朝、大朝会......司天监的官员们可要轻松许多,因为主掌天文、日历、记录等事务,相对比较清闲。

为防止擅离职守,官员昼夜各一班,于每日亥时组织点名和交接仪式。副监正王成亮一一唱完名后,向堂前高坐的曹顺德躬身一礼,“启禀大人,各科大小主簿、提点、少监、判官、教授、司天官勾均唱名完毕,无一遗漏者”,曹顺德微微点头道“开始吧”。

堂下各科主薄纷纷上前,将今日值守记录呈与监正查阅,曹顺德逐一翻看了手札,见与往日并无太大不同之处,正准备吩咐王成亮让漏刻主簿记录在案。

突然,一值守少监惊慌失措向堂前跑来,边跑边喊“大人,不好了,不好了,天生异象,天生异象”,曹顺德执掌司天监多年,深知异象背后诸多血腥,若是祥瑞则罢,如是不详之兆不知又有多少人头落地,于是便厉声呵道“住口,到底发生何事?”,只见那少监跪到堂前战战兢兢道:“启禀大人,下官值守天象,见......见.....见......”。

曹顺德见他支支吾吾,知道事关重大,便吩咐:“各科主簿留下,其他人下去吧!”

司天监其他官员见事有蹊跷,然而自己人微言轻,要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东西,脑袋估计也要搬家了,不过一会便走得一干二净。

见左右闲杂人等已经退下,曹顺德这才大声问道:“到底发生何事?”,那少监害怕之极,颤声道:“下官值守天象,见紫薇星动,妖星出世、坠于西南,亦有三星拱月相伴,此乃大不详之兆啊,大人!”。

曹顺德大袖一挥,厉声呵道“妖言惑众,王副监,将此人严加看管,待我奏明太后、皇上,再将此人打入天牢,司天监一干人等不得与其接触”,王成亮点头称是,直接将那名吓得瘫软的少监带了出去。

曹顺德则带着一干主簿直奔观星台,观星台设有天文大家苏颂制成的水运仪象台,外层为六合仪,中层为三辰仪、内层为四游仪,极为精密,即使不借助仪器,三星拱月的异象也清晰可见。

只是那紫薇星动,妖星出世早已发生多时,是否确有其事,还需严加盘查,值守观星台的司天监官员共有三人,除去那名少监,还有提点和教授各一名。

曹顺德知道此事关系极大,便摒退左右,亲自提审三人,并让他们写下证词,签字画押,揣着三人的证词,曹顺德便急向高太后所在的慈宁宫奔去.....

濮阳郡王府邸内,院墙内外灯火通明,月光划过精致的角楼,给高墙内洒下一片幽冷的白光,丫鬟杂役面色凝重,端着汤药穿梭其间,隐隐约约传来女子嘤嘤的哭声......岐国公赵宗朴作为英宗之兄,神宗即位,加封同平章事兼侍中、濮阳郡王,一时间风光无限;只可惜好景不长,因反对推行新法一事,数次被神宗斥责的赵宗朴被罢退了官职,遣回封地已然数载。

躺在榻前的濮阳郡王已是面容松弛,神色疲惫,迟暮之色尽显,浑身已经开始弥漫死气,浓重的咳嗽声将周围的嘤嘤哭声掩盖了下去......

一溜灯火从远处的假山蜿蜒而至,门前的侍女、下人趋步上前俯身下拜:“拜见苏大人”,灯火中一位儒雅老者轻摆绣袍,下人们起身侧立,一小厮迅速向内通禀,不过多时,濮阳郡王长子赵筠便将老者迎了进去。

郡王妃李淑玲听到通禀,侧身在郡王耳畔说道:“老爷,苏辙大人来探望您来了!”濮阳郡王赵宗朴挣扎着想要坐起,这时苏辙已在家眷和下人的簇拥下走进房间,见郡王要起身,连忙快步来到榻前,伸手拦住道:“汪泽兄不必如此,你快躺下好好养病才是!”

赵筠连忙叫人搬来座椅放在榻前,摒退下人奴仆后,留宗族血亲恭听父亲大人教诲,苏辙坐下后才发现濮阳郡王面色焦黄、形如枯槁,见他已是病入膏肓,心中不禁一阵酸楚,险些落下泪来。赵宗朴看在眼里,微微一笑道:“残年风烛尽,耋耄天命终,子由兄切勿作那妇人之态,吾知天命将近,唯有心事未了,故请挚友前来,托付于兄长。”

苏辙虎目含泪说道:“汪泽兄但说无妨”

赵宗朴连声咳嗽,一股倦意涌上心头,微微合上双眼,过了一会又缓缓张开,轻声说道:“一则新帝亲政、太后强势,故而新旧两党之争愈演愈烈。庙堂高远,然绝非善地,吾观儿孙之辈,虽秉性忠厚,但资质平庸,亦无旷世之才,皆不堪大用,待吾归去,望子由兄代为照抚;

二则家父以仁宗无后为戒,为免嫉妇做恶、同室操戈,令赵家血脉凋敝,特嘱咐我藏子与民,吾有一遗子散落岭南,望子由兄代为搜寻,如为可造之才,请兄长代为教导,若是朽木不可雕琢,便随他自生自灭吧......

说完这段话,像抽走了赵宗朴所有的力气,只见他颤颤巍巍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放到苏辙手中,用手指着玉佩,再也说不出话来......干枯的手掌顺着玉佩轻轻的滑落榻前,一时间屋内响起撕心裂肺的哭喊之声......

次日,紫宸殿已站好上百名官员,站在最前面的是以宰相司马光为首的内阁大臣,后面是勋贵和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文官为左班、武官为右班,百官后面则是站着一群握刀侍卫。

紫宸殿上廊内中处是皇帝的御驾,御驾后侧挡着一串珠帘,珠帘后是高太后的御座,御驾两侧站立着身穿铠甲的侍卫亲军,威武异常,负责保护皇帝和太后安全。

御驾下首两侧站立着一些钟鼓司的乐手,当宋哲宗和高太后抵达御门时,掌印太监鸣鞭,接着钟鼓司奏乐,力士和宫女门迅速撑起五伞盖、金羽扇和其他仪仗分别站在宋哲宗和高太后左右后侧。

此时殿头官上前一步,高声喊道:跪,文武百官行叩拜之礼,三呼万岁,皇太后万福金安,只待皇帝让诸位大臣平身以后,文武百官才手持笏板,站于大殿两侧。

适时有殿头官高呼“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司马光,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吕公著出班奏曰:“启奏太后、陛下,昨夜京师百姓目睹三星拱月之异象,部分妖言惑众者竟以妖星降世蛊惑民心,臣等恳请太后,陛下,彻查妖言惑众之人,另命司天监监首曹顺德查明原委,翰林院草诏布告天下,以正视听”,宋哲宗准奏。

只听高太后身边的太监轻声咳嗽,司天监监正曹顺德抱着笏板出班启奏:“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三星拱月之异象乃是祥瑞之兆,臣夜观星象,查阅古籍,正所谓日为阳、月为阴,阴阳相济乾坤清,本朝在太皇太后和陛下的统御之下,诸如司马大人等能臣倍出,寓意我朝江山稳固、福祚绵长!”百官一听,集体跪拜高呼“江山永固、福祚绵长”,宋哲宗听闻,强颜欢笑,让众卿平身后,又处理了几件政务,便退朝了。

回到文德殿的宋哲宗一改早朝时的温文尔雅,脸色变得阴沉,接过宫女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便狠狠往下一砸,太监和宫女们吓得都跪倒在地,哲宗恶狠狠的吼道:“好个司天监曹顺德,紫薇星动、三星拱月、妖星降世,你要欺瞒朕到什么时候,你眼里还有朕么?三星拱月,三星拱月......祖母啊祖母,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紫薇星动,妖星降世,朕倒要看看何等妖人敢动朕的江山!张德成,持朕令牌,去禁军调军士500,前往南地彻查妖星一事,万不可声张,明白么?”张德成是司礼监提督太监,从小服侍哲宗长大,是哲宗最为信任的太监之一,张德成领命转身,穿过午门,骑上早已准备好的白马,向禁军大营狂奔而去。

皇太后回到慈宁宫后,宣曹顺德觐见,手书一道懿旨后,便将他打发了出去,曹顺德回到司天监打开懿旨,看得冷汗直流,这时司天监副监正王成亮向他禀报:昨夜值守观星台的少监、提点和教授纷纷一夜暴毙,连家人都不知所踪,曹顺德合上懿旨轻轻的说了一句“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