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五代华章
89606100000036

第36章 子华之谋

长安刘府

“公尚,子芸来信了。”刘先琦找到了袁建业。

“他说什么?”

“他说朱温的行动令他捉摸不透,他问我们有没有新的消息。”刘先琦解释道。

“战略谋划我可不擅长,你回复他,暂时没有什么消息。”袁建业苦笑道。

“所以他找了一个人,并且希望他可以帮助我们。”刘先琦看见信中提到这人时,脸上也是露出会心的笑容。

“谁?”

“韩子华。”

“他可靠吗?”袁建业思索片刻,问道。

“他也算是我和子芸的好弟兄了,他虽然性格不喜与人交,只有我和子芸二人为友,但是智谋当真是举世无双。”刘先琦回忆道,此人预料了数场大战的输赢,又能以奇策破法,当为逸群之才。

“关键是态度。”袁建业提出了关键。

“他生性洒脱,不落尘网,不贪于权势,不恋于美色,论起天下大势,他倒是比任何人都清楚,有草庐诸葛之风,就是态度不明,但是可以确定不喜阉人,不满腐政。”刘先琦倒是知道的七七八八。

“那就是偏向我们这边,可以一试。”袁建业点点头。

..........

两人来到国子监书学,正好看到韩子华独自一人在树下与自己下棋。

“子华,好久不见。”刘先琦先打破了沉默。

韩子华并未抬头,而是继续落子,

“也没多久吧,前五天的晚上不是还一起喝酒吗?”韩子华回道。

“哈哈哈,也是。”刘先琦尴尬一笑,摸了摸头。

“子芸走了之后,还真是无聊啊,你们找我有事?”韩子华好像下完似的,抬起头,看到了刘先琦身旁的袁建业。

“不错,我们有事找你。”袁建业道。

“很忙,不去。”韩子华颇为懒散道,然后向学舍走去。

“子华!子芸需要你的帮助。”刘先琦见他要走,立刻喊道。

“哦?他如此才华横溢之人,还有忙要我来帮?”这一喊,韩子华倒是来了兴趣,英俊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自从萧天行出兵以后,觉得越发无趣,感觉没有能视为知己之人。

“跟我们来。”刘先琦看向四周,确定无人后,出到国子监外边,走到一栋酒舍内。

三人才坐下,刘先琦便出言问道:“子华,你对天下局势有何看法?”

“子瑜,你这话可就好笑了,天下如何与吾等何干?何必庸人自扰?”韩子华倒是及不在意,只是轻笑一声,自己拿起酒,将酒杯酌满。

“子华....”刘先琦苦笑道,还想再说。

“大势什么的就别说了,直接说萧子芸需要我帮什么忙吧。”韩子华颇为潇洒的喝完一杯,摆手道。

“公尚。”刘先琦看着袁建业,眼中满是无奈。

袁建业摇摇头,终于开口:“你可知道子芸为何出兵扬州?”

“阉人之意呗。”韩子华酒杯一顿,回道。

“子华倒是看的十分清楚,那子华可知道扬州为何叛乱?”袁建业见他不吃这套,改为问答形势。

“扬州之地,民风温顺,素来安平,岂会叛乱,不过是有人另有打算。”韩子华十分不屑这种背地里使阴谋的小人。

“可是有乱民攻城,诛杀太守县令。”

“耳闻不一定为实,你又怎么知道那些是乱民,而不是其他的人伪装的呢?就算有民乱,也能攻城掠地不成?我看这些乱民定是有心之人派人上演的把戏罢了。”韩子华好不容易稍稍认真了些。

“那朱温出兵寿州,又背后支持杜洪攻打赵匡凝又是为何?”袁建业见他分析的有条有理,不禁心中佩服,不亏是子芸推荐之人。他也拿出了地图,上面标记了各个军阀的势力和州郡。

“这个嘛,容我想一想。”韩子华开始真正认真起来,深深思索。

他把目光放到桌上的地图,看见朱温地靠三地,杜洪位于赵匡凝和杨行密之间,眼中精芒一闪,暗道,原来如此,朱全忠果真是再世曹贼,那阿瞒尤过而不及啊。

想罢不再看地图,又是酌了一杯美酒。

袁建业见他目光稍顿,似有发现,不禁道:“子华可有发现?”

韩子华点点头,“一切了然于心。”

刘先琦大喜,不由道:“说说?”

韩子华以箸指图,严肃道:“朱温此行,意在长安。”

此话一出,两人竟是一呆。

“长安?”

“为何?”两人齐道。

“朱温此役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举,亲兵寿州,也不过是个幌子罢了。”韩子华罕见的认真,细细道来。

“子华的意思是,朱温想攻取长安?取而代之,然后派兵骚扰南方?”袁建业把猜测说出。

“一半一半,此非攻取之意,而是威慑,他真正的目的在河中和河东。”韩子华摇摇头。

“怎么又扯到河中了?”刘先琦满脑子疑惑。

“听我细细道来。”韩子华又饮了口酒。

“如果我是朱温,派兵出寿州,令杜洪出安州,以牵制杨行密和赵匡凝,然后趁着子芸出兵扬州,吸引天下人的注意,以为战在南方,北方之人定然放松,但还不够,还需要一件重大的事情来吸引世人的注意。”韩子华停顿片刻,留给二人思考的时间。

“什么事情?”刘先琦道。

“皇帝废立。”袁建业恍然大悟,开口道。

“不错,正是皇帝废立。”韩子华点点头。

“朱温若是在宫中有人,策反之,行宫变之事,然后天下大变,北方注意力都在长安,讨伐逆贼,疏于防备,而这时,如果朱温借勤王名义攻取同州,潞州等京都四州,则京都随时可下,京都危矣,其后再发兵河中,河北,河东,打通四州,朱温大势遂成,行曹贼当年之事,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讨不臣。”韩子华目光变得十分凝重。

如果朱温在这里肯定惊呼不已,自己的谋划居然全部被此人看穿。

“就是不知道朱温在宫内有无内鬼了。”韩子华又变得散漫起来。

袁建业和刘先琦听完韩子华的分析,心中不由波涛汹涌,对视一眼。

“朱温在宫内还真有内人,”袁建业叹了口气。

“哦?那就有意思了,那说明这一切是可行的。”韩子华沉吟道。

“我们赶快告知子芸吧。”刘先琦急忙道,这么大一场阴谋,该如何是好?

袁建业拦着他,对韩子华道:“子华如此镇定,可有破敌之法?”

“哈哈哈。”韩子华轻笑几声。

“此为大谋,关乎大唐兴衰,非拥兵之人不能破,言语行间,岂能破之。”

“子芸也不行?”袁建业问道。

“若是子芸有十万大军,莫说破局,我助他取数州又有何惧?”韩子华自豪道,还在心中补道,取这天下也未尝不能一搏。

“可惜六千弱卒,弹指可灭。”韩子华叹道。

就当二人沮丧之时,韩子华又道:“破局不行,但是我有一策,能保证子芸全身而退,不波及自身。”

“哦?细细说来。”刘先琦迫不及待道。

“此事先......”

..........

一个时辰后,一封飞往鄂州的信鸽,从长安出发。

“公尚,信鸽已送出。”刘先琦道。

袁建业点点头,望着韩子华离开的座位,不禁赞叹:“韩子华者,再世之张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