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滑菇
9004500000079

第79章 滑菇长木段栽培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滑菇长木段栽培过程,操作要点如下:

1选择树种。滑菇长木段栽培首先要选好树种,一般东北地区适合滑菇长木段栽培的树种有:尖柞、辽东栎、蒙古栎、青冈、山毛榉、五角槭、杨树和椴树等阔叶树种。

2制备菌种。木段滑菇的制种分为木屑种和木塞种两种类型。木屑菌种的制作技术与工艺同木屑栽培滑菇的制种。木塞菌种的制备:选择适于加工木塞的树种,如杨树、椴树等,用特制的加工木塞的机器加工成段面直径为9毫米、高15毫米的小圆柱体,干燥后,用2%的蔗糖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沥掉多余的水分后,以4份木塞、1份木屑培养基的比例混合均匀,装入塑料瓶或玻璃瓶内,封口后,在1BF.BFQ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1BF.BFQ5小时,冷却后进行接种。接种后放置在培养室的架层上培养发菌,温度控制在18℃左右,菌种满瓶后,在15℃条件下再培养10~15天,即可使用。

2准备木段。当春季来临,气温回升到0℃~4℃时即可准备接种,东北地区3月份为适宜接种期。首先将原木剃枝,截成1~1BF.BFQ5米长的段,选择直径在10~20厘米的原木作为滑菇栽培的木段。

3木段打孔。原木截段后即可进行打孔接种,按行距5厘米、孔距8~10厘米在原木上打孔,孔深从木质部算起为1BF.BFQ5厘米,直径为0BF.BFQ9厘米,恰好能将木塞种打入孔内。打孔时先从原木一端的5厘米处开始,打出一行后,下一行应从原木一端的9厘米处开始,使打完的各行孔之间呈梅花型。在木段两端和枝杈的根部要多打几个接种孔。

4接种。打完孔的原木,要马上进行接种,不能放置到第二天。否则接种孔内将落入杂菌孢子,造成木段的污染。放置过久也会导致孔内干燥,接种后不易定植。如果采用木塞菌种接种,用锤子直接将木塞钉入孔内,不用封盖;如果使用木屑菌种接种,其接种过程是:将木屑种掰成小块塞入孔内,用一根比孔直径稍小一点的一端平齐的木棍向孔内按一下菌种块,使之与孔壁靠紧,如果孔内菌种未满,可再塞入菌种补满,与木质部平齐,用比孔径大一号的皮带冲打出的木塞剪成薄片后约3毫米,用锤子将其钉在孔口处。接种后的木段,可运到发菌场所进行发菌。

5发菌。选择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阔叶林下作发菌场所。不设在林地栽培的菇木,发菌要采取必要的遮阴措施。菇木在摆放之前,先将地面打扫干净,铺些树枝、干草,然后将菇木直立地码在树枝上,每百段左右为一堆,用绳子捆好,菇木上端再放些树枝,盖上一层草帘,最后罩上塑料薄膜。经30天左右,菌丝已向木段里生长,此时应将木堆散开,将菇木一排排地平摆在地面上,每隔10~15天翻一次面,使菇木上各个部位的菌丝生长速度一致。

如果菇木的锯口处长出裂褶菌时,说明木段受阳光直射,失水过多;如果出现青霉、木霉时,说明木段发菌场所湿度过大,此时应将发菌场所四周的野草和灌木丛割光,以满足菇场的通风要求,防止杂菌的蔓延。

6出菇。如果接种的是早熟种,木段是杨、椴等软杂树种时,接种后的当年秋天,在接种孔周围可出菇,一般是从第二年进入产菇期。由于木段直接放在地面上,而夏季雨水偏大,为防止水分过多和杂菌侵害,到接种后的第三年,要用木杆将木段垫起。

7采收。滑菇长木段栽培的采菇期因地而异,同时受气候影响较大,一般在9~11月。滑菇出菇期非常集中,商品菇采收必须及时,通常滑菇的采收以菇盖未开伞破膜、伞径2~3厘米为标准。采收时要连根拔掉,注意保护好树皮,不能将树皮碰掉。滑菇菇木每年只出一潮菇,菇木的寿命一般在3~6年。滑菇木段栽培周期产菇量为木段重量的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