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9012100000075

第75章 文物集中代管对馆藏文物保护的意义

任新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余震波及陕西、甘肃、重庆等地。同时,地震也使这些地区的文物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5月22日,国家文物局在宝鸡召开抗震救灾陕西现场会,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作了重要讲话。他讲到,这次汶川地震,四川绵阳是重灾区之一,但他们地区馆藏文物中等级文物受损较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绵阳地区将各县区的等级文物进行了集中代管。陕西是文物大省,早在1991年,陕西省文物局就要求全省各地区将各县区的馆藏文物进行集中代管,法门寺博物馆代管了宝鸡地区八县两区的馆藏文物。结合法门寺博物馆的代管经验,我想谈谈文物集中代管对馆藏文物保护的意义。

宝鸡自古人杰地灵,这里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特别是西周先秦文物,更是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的“青铜器之乡”。宝鸡八县两区等级文物万余件,其他文物不计其数。这些文物,对研究我国西周先秦史、唐代佛教史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然而这些基层博物馆,在馆藏文物的安全保卫和文物保护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和漏洞。一是领导认识不足。基层博物馆多归地方政府管理,地方政府更多关心的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提高,对文物事业的发展和当地文物的保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因而造成许多安全隐患。有些地方领导只重视文物的安全保卫工作,但却忽视了文物的自然损坏。甚至认为只要库房文物在,没有发生文物被盗、丢失及火灾损坏等,就没有责任或责任不大。二是资金极为短缺。文物的库房建设达不到标准,文物的安防、技防、消防设施落后甚至没有,文物的库房保存环境和陈列展出环境更是无从谈起,致使文物被盗的危险和自然损坏十分严重。三是文物保护的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基层博物馆的人员结构,主要是从其他非文博单位调人,对于文博事业,特别是文物保护工作都是门外汉,而且年龄偏大,调入后才边学边干,业务水平差,保管人员不懂文物的科技保护。以宝鸡地区为例,系统学习文物科技保护专业的寥寥无几,对于文物的自然变化、自然损害,文物保管员无从下手,也不知怎样进行处理。甚者文物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库管员也观察不到,任其变化,造成文物损害。

1991年,陕西省文物局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区将市县文物进行集中代管,集中代管后,文物的所有权不变。当时我们法门寺博物馆是新建博物馆,库房牢固,设施比较先进,保卫力量强,并配备有枪支弹药。因此,法门寺博物馆就承担了宝鸡地区的文物集中代管工作。在代管期间,宝鸡地区所有等级文物未出现任何问题。截至目前,周原博物馆数千件文物还在我们馆代管,在这次地震中没有受到任何损失。事实证明,文物的集中代管有利于基层博物馆文物的安全保卫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

、实施文物集中代管,有利于文物的安全保卫工作

我国现有各类博物馆2300余座,绝大部分为基层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条件差,底子薄,资金少,管理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物的安全已成为这些博物馆的头等大事和最主要的工作。近年来,各地文物盗窃案件时有发生,主要是基础设施较差的基层博物馆。以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在短期内为这些基层博物馆建立新的文物库房,配备比较先进的安防、技防等设施,是不太现实的。每年各地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分摊到每个博物馆,做到面面倶到,实际上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只要集中资金,在省市重点博物馆采用“委托集中代管”或在每个地区的重点博物馆建立中心库房集中管理,应该是一种好的管理机制。在这些重点博物馆进行库房改造或建立牢固可靠的中心库房,配备先进的安防、技防设施,不仅可以增强文物的自身安全,防止文物被盗事件发生,有效提高文物的抗灾防御能力。同时,还可以调配基层博物馆的人力资源,减轻基层博物馆文物安全压力,用更多的精力搞好博物馆的其他工作,如文物的田野调查工作、文物的野外管护工作,文物的资料整理工作,文物的宣传工作等等。

二、实行文物集中代管,有利于文物的科学保护工作

集中代管的博物馆或中心库房环境好,设备全,对不同的文物有不同的保护环境和保护措施。现在的县区博物馆,资金缺乏,库房、展厅条件十分简陋,甚至连一般的防尘、防虫、除湿设备等都没有,所有文物不分等级、不分质地堆放在同一库房,任其变化,文物的保护根本得不到保证。如青铜器的粉状锈,是可以传染的,存放不当,将会影响到其他文物的安全。如果对这些文物进行集中代管,这一问题将会得到解决。集中代管的博物馆本身有较好的保护条件,国家再投人一批资金,完善保护措施,代管单位就可以根据文物的质地,将不同的文物存放在不同的库房之中,不同质地的文物可以采用不同的保护环境。比如青铜器、铁器等金属器物,其要求温度在20T左右,相对湿度在0-40%之间。而丝绸、纸张、漆木器等要求温度在20T左右,相对湿度在50-60%之间。文物代管库房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保护文物,那么,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实行文物集中代管,能够有效整合文物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陕西宝鸡作为周秦文化发祥地和青铜器之乡,有着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但处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困难,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文物工作举步唯艰。目前全市10个县区均设有博物馆,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各博物馆基础设施都十分滞后,许多博物馆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文物长期被锁在库房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博物馆应有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更谈不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整合文物资源,可以把各县区博物馆藏品调配充实到市级文物收藏单位,以此推进全市文博事业的发展。集中保管后,文物的所有权不变。通过这种资源整合,一是可以把分散的文物资源汇聚起来,集中资金建设或改造市级重点博物馆,发挥现有资金的最大效益,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国家资金的浪费,减轻基层博物馆安全保卫和科学保护的负担;二是集中文物资源的同时,发挥全市在文物管理、文物研究和文物保护的各自优势,有利于文物的科学管理和保护研究;三是充分发挥文物的特殊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是我国着名的“青铜器之乡”,各县博物馆均收藏有大量的青铜器。宝鸡市为强化旅游品牌意识、精品意识,盘活全市的文物资源优势,目前正在建设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将长期沉睡在各县区库房里的文物真正变成有效资源、变成文化亮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教育作用。四是充分利用文物资源的优势,开发文物的旅游资源,推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法门寺博物馆是我国以佛教文化和大唐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但馆藏文物较少,通过整合,可以将宝鸡馆藏的佛教文物和唐代文物以文物代管形式集中起来,充实法门寺博物馆的陈列内容,同时还可以在法门寺举办一些临时展览,利用法门寺的旅游平台和众多游客这一资源,实现双赢互利的目的。

(任新来,法门寺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