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宫婢
911500000134

第134章

日暮!太阳已经西徐隐已远山间,没有了阳光的照射下,大地开始阵阵阴凉。

松书殿内,天子一如既往的端坐在舒坦的龙椅上批阅奏章。

几个当差的太监直着身子的站在殿内静静的守着岗,几人都神色专注的望盯着火烧得旺盛的烘炉,小元子却不时的望向正座上的天子,他本来一早就打算有事向圣上报告,但此刻这个环境,他却又在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将事情禀报皇上。

他几次想要张口,却又几次欲言又止,眼前的圣上日理万机,他知道他手一勾,玉玺一盖上,就决定朝廷大事,事事都是关乎百姓生死大事,他琢磨差若他为这点小事情打扰到圣上,似是大大的不敬。

但回想起圣上之前向他连番几次的追问,却又觉得有必要禀报他一声。

因此这般内心几番争扎,只见皇上看完一本奏折,随手将手上拿着多的毛笔放置于一边,拿起手边那杯奴才们不知换过多少次的热茶轻轻的放在嘴边轻轻地品尝了一口。

见机不可失,小元子屏住呼吸,他轻轻的唤了一声:“皇上,奴才有事禀报!”他虽特意将声音压低,但说出来的声音依然带着丝尖声尖气,在寂静的殿上显得特别的刺耳。

皇帝品茶的动作停顿了一下,转眸看着他:“哦?”

“禀报皇上,内侍院内那小秀子,两个时辰之前就已经清醒过来了。”

“嗯,朕知道了。”

应耿天淡淡的回了他一句,仅只一句,其他的什么事也没有继续追问。他从容的将杯中的清茶喝下去后,又继续着方才停下来的事情,处理着天下民生。

小元子见他反映平淡,似乎对那小秀子的事情又不似自己猜度般紧张,看来自己方才实在是失策,侧目看见旁边几个太监以探究的眼神望着自己,小元子顿时觉得窘困之极,暗自懊悔自己方才行事过于莽撞。

皇帝一直批阅着奏章直至亥时,他已经连着几日没有召嫔妃侍寝,今日亦然。

是夜深时分,万份皆静,只有殿内翻书的声音。

几人殿内当差的小太监正欲打盹之时皇帝放下了手中文墨本子,底下的小太监连忙打起精神来,估计圣上就要移驾宁乾宫休憩了。

岂料皇帝穿着防寒外袍之后,却喝止了众侍卫随从的跟随,自己一人只身走出松书殿,留下底下的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应耿天依照着记忆的道路一直行至内侍院内,一路上偶尔经过的巡逻守卫队,遇着圣上,只敢默默的跪下,众人内心虽觉得诧异,见他步行匆匆,不象是散步的样子,但皇上在宫中行走,不是散步难道是赶路?还是在这寒冷的夜晚,实在是诡异。

此刻本应在龙榻上享受着暖暖的火炉,在温暖软榻休息的皇上,为何会顶着寒风在此处赶路,虽然心中疑问虽多,但却没有一人敢上前追问。

他们默默跪拜在地上,守候着任由他经过,宫内夜里更是戒备森严,皇帝是到了任何一个角落都是安全的。

夜深人静,冷峻的天气令内侍院内一个人影都没有,院内是一阵死寂。

凭着记忆,他轻易的就来到那个独立的小屋前,小门依然是紧闭的,不过透过门缝依稀见着几道黄色的光线从内里透射出来。

皇帝站在门前,伸出手要去推开那扇木门,脑海内闪过那腊黄色的脸,伤痕累累的手背及那面目可怖的血红伤口,他手指按在了门环处,却久久没有用力去推开。

胸口处突然一阵添堵,如此异样的感觉已经久违了,记得好久好久以前,久到他都怀疑自己是否当真有过那样的岁月。

那时他刚刚与母后分开,来到了陌生的宫殿内生活,服侍的奴才全部都是陌生的脸孔,没有一个奴才能跟他说得上话,在陌生的环境对着陌生的人群,他日日夜夜忧郁不安,竟然一下子瘦了下来。

父皇心痛他一下子变得形迹憔悴,知道他是换了环境而不适应,就将外邦上贡的一只小白虎送予他解闷。

那小白虎仅似一只大猫儿般大小,长大后或许是凶残的老虎,但父皇送给他时,那小东西却是可爱至极。既灵气又弱小,他甚是喜欢,从此无论去到那儿,或者干什么事情都带上这只小白虎在一旁解闷。

可惜好境不长,一次跟太傅在野外练习射击之时,小白虎贪玩,从他怀中逃窜出来。

大皇史甚是羡慕他能从父皇那里得到如此特别罕见之物,期中几番想要从他手中夺过来,几番都没有得逞。

当小白虎从他怀中窜出时,大皇兄正举箭射击,他见小白虎在前方窜过,手中箭头一移,竟然一箭射穿过小白虎的背部。

记得当时小白虎倒在地方挣扎了几下就没有了动静,他赶紧将它抱在怀中,可那小东西虽然胸前依然起伏着,却已经是奄奄一息,见着那惨状,他竟不敢再在它跟前呆着,将小白虎放在地上,他是逃似的离开了射击场。

从此以后他就没有见过这只小白虎,亦没有再过问它的下落。

当时他的胸口处就似是如今这般,堵着慌。

真是好久——好久——没有过这样难受的感觉了。

他绷着脸孔,负手立在门外,寒风中清劲颀立的身影久久的立在门外,却始终没有进去,最后他还是举步走向了回宁乾殿的路上。

留下身后那孤立的屋子,屋内那躺在炕的人,胸口处一阵起伏,忽然一阵猛咳,久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