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宫婢
911500000182

第182章

“小秀子,你到门外去候着吧!”没一会儿,他骤然开口。

在他一声命令之下,董秀错锷地看了他一眼,往常自己在皇帝跟前犯过的过失也不少,通常皇帝都不甚在意,她还以为他同样不会在意自己方才的冒犯,看来还是心存芥蒂的。

“是!”皇帝此言一出,她唯有听从,董秀向他复一复身,跪安后提起长长的袍摆,一声不吭地走到殿门外静静地候着。

小纯子见她被撵了出来,以为她是在为自己代受的过,不安地凑近她身边关心地追问她道:“怎么了,小秀子,你被李公公训了么?---------不对呀,有皇上在殿上,李公公要训人也不敢当着皇上的面啊,但为什么你出来了?”

董秀迷惘地摇摇头,其实她自己也搞不清楚究竟是不是被训了。

--------------------------------------------分割线--------------------------------------------------------

都督汉海自早朝过后就进了松书殿内觐见皇上,似乎有重要的出兵之事宜相谈,董秀不敢在跟前打扰,于是一直候在殿外。

两人在殿内逗留至太阳西斜,皇上见外面有一丝凉意,不似中午时的日照凶猛。颇有兴致地与罗将军一道到来到空宽的道场上,各自手持一把长剑,相互切磋上了。

刀光剑影之下,两个颀长的身影在草地上过招,高手过招,剑锋四闪,底下的草丛随着他们的身形在晃动着,两人的身影变换只在瞬间。

董秀与一众侍从远离战圈,远远地在道场的外围排成一列,静静地站立在道场的边缘,众人皆被正在对峙的两人那敏捷的身手所吸引。

专注地紧紧盯着战圈之内,只见身影快速在眼前转动,刀光在阳光之下迅速地闪动着,优如闪电一般。

罗将军身形左闪,右手握着剑柄横剑挡住皇帝往他胸前刺来的剑锋,刚想变换招式,但就在他转身的瞬间,对方的剑锋以不可阻挡之势头骤然又刺了过来。

罗汉海一个步履蹒跚,两个切磋的身影顿时立在草地上静止不动,众人瞪大双眼,只见皇上手执长剑抵住了罗将军的下腹处。

董秀尚看不清楚状况,只见两个身影在自己眼前一闪一闪的,就见前一刻还非常激烈的打斗,在一刻就骤停了,只见道场中央,一双高高的身影静立着,两人脚下风动寸稍草丛,越发显了两人间静寂。

转眼间两人同时收剑,罗汉海不动声色退下了两步,让自己所处位置比跟前的君主矮上数分,切磋时是对手,停下来就是君臣了。

他心里暗暗汗颜,他也听闻皇上天生是个武学奇才,打他学会步行,先帝就从五湖四海请来武学高手对其授学,也曾听闻许多当过帝师的武林高人都声称此皇子骨格其精,是学武奇才。

而平日里有机会与皇上切磋过的武官当中,不也缺功夫高强之人,他们也是对皇帝盛赞有加。

但毕竟他们赞赏的人是当朝天子,即使是碍于这天子之尊的身份,为讨好帝心赞誉过盛的人也肯定不少。

他罗汉海私底下一直以为其中夸夸其谈的成分居多,而且相信与他一样有这想法的大有人在。

今日皇上兴致盎然地提出要与自己切磋一下功夫,他起初还战战兢兢地试着在力道上让上皇上几分。万万没想到,不出两招,就被对方那强劲的剑锋逼得他全力以赴。

最令他难以想象的是,皇上长年繁忙于朝政大事当中,平日理应是疏于锻炼的,为何身手竟然如此了得?

他内心不由得对眼前这二十出头的天子真心佩服,并自认不如。只见他敛神,并对着跟前的天子敬佩地握拳言道:“皇上剑术高明,臣甘拜下风!”

皇帝淡然一笑:“罗爱卿你太谦虚了,朕知道爱卿的箭法比剑法更胜一筹。朕此刻与你比试的得剑法,倒有点胜得不光彩。不过箭法朕就不与你相斗了,朕最近刚收了一名侍卫,他的骑射之术还过得去,得空让他跟你会上一会怎么样?”

罗汉海闻言,豪爽地一笑:“皇上,您嘴上说那过得去的,肯定都是骑术箭术之神了。臣恐怕也不是敌手啊!”

皇帝淡淡笑了:“朕听闻罗爱卿你行事作风桀骜不驯、非常的张扬。怎么今日在朕看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罗汉海连忙摇摇头否认:“臣只是凡夫俗子一名,又岂敢张扬,是同僚们笑话微臣而已!”

官场上的同僚说他罗汉海张扬,不处乎是他不喜与人有过多牵连,行事作风有点我行我素,如此一来在那此要拉拢他却无从下手的人眼中,就多多少少会觉得此人不通人情世故近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换句话来说就是嫌他不识趣。

但这些明贬的话语传至皇上耳中,自然不能说得如此直白,这就成了张扬及桀骜不驯了。

两人收了剑锋,缓缓地向前走着。董秀及她身后的两名太监见两人的比划已过一段落,匆匆向两人迎了上前去伺候。

两名太监各自恭恭敬敬地将皇帝及罗将军手中的长剑接了过来。董秀则手拿着汗巾,靠近皇帝身前,为他轻轻拭擦额上的细汗。

皇帝身高比她高出许多,这擦汗的小动作在她做来就有点艰难,她唯有紧紧地靠在他近则,高高地抬起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