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宫婢
911500000291

第291章

董秀不停地挣扎着,但她温弱的身躯却被几个孔武有力的士兵钳制住,丝毫动弹不得,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囚车越走越远------。

良久,董秀方平静下来,她再挣扎一下,那名士兵这才松开了手。

“娘娘,你这是怎么了?”小福子好不容易才从汹涌的人群当中冲了上前,他紧张的抓住她的手关心地追问她。

董秀没有心思理会他,倒是一手抓住跟前的一位看热闹的老百姓急急地追问道:“大爷,您知道这囚车是押到哪里去的么?”

“姑娘,难道你不知道么?哪里面的不是你爹么?”

“求求你,告诉我吧----!”急切之下,又是一行清泪从她的眼眶内流淌下来。

一个拥有这般花容月貌的女子如此楚楚可怜地向自己追问怎么能不令人心生怜惜,那老大爷见状赶紧同她说道:

“姑娘你别急,我也是听说的,囚车上的那些犯人听讲都是负责修西城墙的囚犯,他们集体组织逃跑被抓住了。听说上头的要杀一警百,那囚车就是要将他们拉到高元,估计过几日就会在高元的菜市口斩首了。”

董秀一听,眼前一黑、身子不由得瘫倒在地上。

-----------------------------------------------

高元的衙门贴出了告示,告示上写着这是一批扰乱律法的逃犯,统计八人,将于十五正午菜市口斩首。

此时初二离十五还有十三日,时间紧迫,董秀去求助于萧知州,他表示这是得到皇令指示而出的告文;而且这还是高元县的事,他也是没有办法干扰。

董秀闻言整颗心都悬在了嗓门眼上,彷徨之下都无法正常思考,一时之间也没有了任何的对策---。

“娘娘,写信给皇上吧,皇上肯定会帮娘娘的--!书信三天一敞,还能赶得及的。”

对,权倾天下的他当然能帮得了她,只要他肯点头;但她没有把握,之前送往的信件至今都没有回音,她不敢冒这个险,但除了他之外她还可以求谁?

没有人了-----!

人命关天,容不得有半分的闪失,为了她的爹爹她不能再犹豫了。

她拿来一张白纸,写了几个方子让小福子去一个药房将这上面罗列的东西给买了回来,她说这是能祛湿的药汤,在这个潮湿的天气喝最好。

小福子兴冲冲的煲了一大煲,听从董秀的吩咐慰劳了每一个战士。

药汤喝下了肚,不出半个时辰,众人都昏睡了过去----

小福子都躺下了,只有她和小默子依然清醒着,这药汤虽说不会很伤身体,但董秀却不敢冒然让这三岁的小孩子喝。

小孩子瞪着圆圆的眼睛眼巴巴地看着她穿上那套压在箱底已久的铠甲服饰----她拿起简陋轻身的包袱,对着小孩子微微一笑:

“小默子,我有事要出去一会,你乖乖的在家,不要乱跑喔。”

小孩子点点头。

“来,躺到榻上睡个午觉吧。”她将他抱上床榻,小孩子果然听话地闭上双眼。

董秀留下了一纸书信后就从马房挑了一区骏马离开了别苑,她要亲自去营地里找那男人去------!

她知道他之前在东南方向的三元开挖了战壕,但那几万军兵的庞大的军队却驻扎在西南的方向。

好几百里的路,她得马不停蹄----

马是好马,她身子又轻盈,马儿在她用力的鞭策之下往西南方向驰骋着,不太善于骑术的她唯有紧紧地抓紧了缰绳稳住身子;这一骑的骏马先是出了石溪县,穿过了步水县,在这穷乡僻壤之地飞驰而过---直到了人烟罕至的荒岭。

这荒芜之地,即便是一个男子如此单身匹马的前进也是会心惊惊的。

但董秀却没有丝毫的退缩,一路上她鞍不离马,甲不离身地赶着路。

马蹄踏过了泥泞之地,也穿过水泽之地,由于她心中急切,就连那一丈多宽的水涧,董秀奋不顾身地将手中缰绳一挥,两眼一闭也就骑着马儿跃了过去。

她一路上凭着感觉直往西南的方向而去,旁边即使有较为平坦之道她也不敢冒犯改了方向;半途就以干粮裹腹,这一路下来,竟不知走过了多少地方。

方向是否对了?其实她心中也是忐忑的,

直至看到前方零散的有些铠甲兵士在把守各个要道关口,她这才宽了心,策马继续向着奔驰着。

那些把守在各关口的士兵见这马背上的人身上穿着的是跟自己同一部队的铠甲装备,也不作阻拦竟被她一路通行无阻地进了大军的主营地。

这个主营地上驻扎的是王铭将军两年前率领的五万精兵再加上皇帝新驻入的新血,那就是将近十万的兵马,可见眼前的驻军营地是多么的宏伟。营地上甲兵、兵车、旌旗、鼓铙...、帷幕的应有尽有。

董秀远远的就见到一望无际的帐营,绵绵不绝的伸延至了远方,没有尽头的几乎与天际相连接。

看到这情境董秀一下子都蒙了。

这----要在这几万的帐营之中的到他的帐营又谈何容易-----,

营地外围是一条条粗壮的木桩围成了护墙,入口处插满了蓝色的旗帜,这护墙外各处都见有卫兵把守;还有十多个铠甲兵拿着长矛排成一列在入口处把守着,守卫是相当的森严。

董秀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