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禛心锁玉
912900000051

第51章

康熙听罢,果然惊惶,忙问道:“受伤了?可还要紧?”

胤祥又道:“多谢皇上挂念,并无大碍。”

康熙这才点点头,因大怒道:“可查出是何人干的?青天白日,天子脚下,竟然行刺堂堂亲王,那些人是要造反么?”

胤祥正要回话,水溶忙上前一步道:“皇上息怒!”

康熙见是他,这才慢慢气消,顿时也没了处理政事的心思,便命散了早朝。

一时下了朝,水溶因与胤祥走至一处,一贯温和淡雅的声音也出了些许波动,急声道:“昨日我们到中午才散,是何时的事?四爷伤到何处了?”

他知晓胤禛向来狂傲,又武艺颇高,一般的刺客根本是奈何不了他的,又兼身边常有近朱近墨保护,等闲之人,甚至都近不了身的。既然今日连早朝都不上,且还告了假,自然是伤得极重了。

原本胤祥在康熙面前还极力压抑,此刻经得水溶问及,终是忍不住,顿时眼圈儿便红了,叹道:“命是好险保住了,可那双眼睛,却……”

水溶听罢,想起胤禛素日之骄傲,尤其是那双眸子,最为慑人,极具威力,不曾想却摊上这般事。顿时也连连叹息,又放低声音,续道:“可知晓是何人下的手?”

胤祥摇摇头道:“刺客都服毒自尽了,紫竹苑也被一把火烧了,目前还没什么头绪,正在查。”

水溶终于听出了一丝不对劲,急道:“紫竹苑?难道……那些人是冲着玉儿去的?”

“四哥也是这样猜测的。”胤祥回道。

水溶一时间只觉得心都要被提了起来,忙道:“我随你一道去王府,咱们边走边说。”

胤祥点点头,两人于是快步前行,正要出宫门之际,忽听背后一人脆声道:“十三哥,明澈,你们等等我!”

回头,但见贝伦一身彩衣,正从内宫那边飞奔而来。

待她到了近前,水溶已悄然地皱起眉头,问道:“你来做什么?”

“我……我听说四哥受伤了,我想去瞧瞧他。”许是一路跑得太快,贝伦说话之间大声地喘着气。

想起她和胤禛的关系,水溶倒也不再说什么,胤祥忙道:“既如此,我们正要去看四哥,咱们走吧!”

却说胤祥吩咐一声便上了朝,黛玉听他令自己回房歇着,虽一时口上应了,可满腹心事,又是心念雪雁,又是担忧胤禛,却哪里还有休息的心思?

想要继续去陪着胤禛,又恐他责备自己不听话,干脆便一路慢慢走着,在雍王府后院里纾解烦闷。

柳萤因手脚麻利,便留在了胤禛那儿伺候,于是便只紫鹃一直跟在黛玉后头。紫鹃向来聪慧,知晓黛玉此刻心乱如麻,于是也不扰她,只静静地跟在她后头。

如此走了半路,黛玉终于停下来,静静地看着一株开得绚烂的腊梅,轻声道:“我该如何是好呢?”

主仆连心,紫鹃听了,忙问道:“姑娘是指什么?”

那株腊梅,极其矮小,又被修剪得十分齐整,一只一朵,看上去都可亲可爱,可素日最爱花的黛玉,看着它,却只觉得无限惆怅。

腊梅,那位艳丽的侧福晋,可不就唤作梅香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真是好名字。

“他为救我生生挨了一枝毒箭,又带伤冲入了火海,而今虽然没有生命危险,那双眼睛却也将是不保了。如此大恩,却叫我该如何回报呢?”黛玉的声音极低,含着淡淡的张惶,可紫鹃却已听得清楚,于是略一思索,回道:“其实,四爷要的……很简单。”

“呵……”黛玉轻轻一笑,淡淡地道:“瞧,连你都看出来了,那我又如何不知呢?”

紫鹃静静听着,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等着黛玉继续开口。

她知道黛玉心中还有宝玉,无论如何,十几年的相知相守,如何是说忘便能忘的呢?而黛玉,又从来都是一个重情的人,所以,她才会如此为难吧?

“自宝玉成亲的那一日起,我便已觉得生无可恋,那时,我就已暗中决定——在嫁入北静王府的当晚,了此残生。”

“姑娘!”紫鹃后怕得险些便要流出泪来,这是何时的事,她每日跟着姑娘,怎么会不知道?

一边又怕又愧,却听黛玉继续道:“不曾想,他却中途抢亲,那时,我又忧又怕,倘或此事闹起来,北静王府必定是不依的,而外祖母他们势必也要受到牵连。后来,好在一道圣旨,倒也将之圆了过去。昨日,那枝箭从外头射进来的时候,我眼睁睁地瞧着,知晓避无可避,便心想,也是天要亡我吧,于是便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不想,他却又帮我挡了……”

说到这里,黛玉再次缓缓落下泪来,面前的腊梅模糊而又清晰,而她的声音,却是极其凄凉的。“人说君子知恩善报,而他想要什么我也很清楚,可,宝玉还在我的心底,雪雁生死不明,而他,还有貌美如花的妻妾。我若是嫁了,那些人定会说,潇湘格格真是厉害,嫁北静王爷不成,便又攀了四阿哥的高枝儿。可惜啊,到头来还是逃不脱做妾的命!”

“姑娘,你别说了!别人不知道,可我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的。”再也不忍黛玉这般贬低自己,紫鹃哭着劝道。

“好了。”黛玉梨花带雨般微微一笑道:“我不过是说说罢了,你就急成这样。你放心罢,雪雁未寻到,他的伤一日未好,我都留在这里守着。至于其它的,我也未曾想好,干脆就不管了。”

反正,他是不会逼她的。她知晓。

紫鹃听了,再瞧她神色,果真是好了许多了,于是点点头,笑道:“姑娘能想开,便是最好不过了。”

说着,又瞧不远处有一处石桌石凳,忙道:“姑娘可累了,咱们去那边略歇歇吧!”

黛玉点点头,便随着紫鹃往那头走去。

坐下不久,忽小路的一头有人过来。黛玉一瞧,原来是福晋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