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禛心锁玉
912900000007

第7章

乌尤一边解着,状似不经意地道:“今日听母妃话中之意,那位林姑娘,倒是一个不错的呢!”

水溶不答,只淡淡地应了一声。

乌尤却已知他已听到了,又续道:“不知夫君可曾见过她?也不知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阿茹……”水溶蓦地转身,将乌尤拿着梳子的手握住,口中轻唤着她的小名。

“嗯?”乌尤温婉一笑。

水溶叹了一口气,而后将她轻轻拥进怀里,低声道:“你不必在意母妃的话,林姑娘好不好我不知道,可我——已有了一个你了。你别再多想了。”

静静地靠在水溶怀中,乌尤听着他的话,眼眶慢慢变红。夫君,总是知道她在想什么,往往她还未开口,他就已经将他的话堵回去。

可是……

乌尤深深地吸一口气,轻轻地开口:“妾身知道王爷心地仁厚,处处念及旧情,总是设身处地地为臣妾着想。这两年来,妾身一直无所出,王爷却一直坚持着不愿再纳侧福晋,这些……妾身都记在心底。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王也不在了,母妃想抱孙子,亦是人之常亲。而妾身和两位妹妹又是个没有福分的,不能圆了母妃做奶奶的心愿,着实每日寝食难安。那位林姑娘,既然模样性情皆好,母妃也喜欢。那王爷便去将她讨了来吧,她……她若不愿做侧福晋,那妾身也愿将位子让出来的。”

“阿茹,不要再说了。”水溶低低地道,“你这样说,我很难受。”

“王爷,妾身知道你是重情的人,可妾身与两位妹妹皆是八旗,既不识汉字,也不会弹琴赏诗作画,而王爷又极爱这些。这两年来已是委屈王爷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林姑娘,也是汉人女子,跟王爷必定是极配的。她过来了,一能为咱们府添添香火,二来,还可陪着王爷吟诗作对,三么……来了这么一位玲珑剔透的姑娘,我和母妃平日里也多了个伴儿。岂不是甚好呢?”

水溶听她一一说着,心知必是已想好了,只好无奈地叹叹气,因道:“虽如此,可她既是宝玉的红颜,常言道君子不夺人所爱,如今我岂可再横刀夺爱呢?”

乌尤听了,知道他心里已应了,顿时很是高兴,笑道:“那位宝二爷如今既已要娶姨妈家的姑娘,却置林姑娘于何地呢?他既如此,必然是不喜欢林姑娘了。王爷却还担心什么呢?”

水溶听罢,于是默不作声,不再说话。

他虽只见了宝玉几次,然也是曾听宝玉说起过黛玉的。听他说,那是一位玉魂肌骨的女子,十分灵气,不仅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又兼性情孤傲,生平见识常在男子之上。又给自己看了黛玉的几首诗作,其中的《葬花吟》和《秋窗风雨夕》更是堪称闺阁神作,其才情不输道韫易安。只因宝玉千叮呤万嘱咐,黛玉素不喜自己将她的诗作传给别人看,只因见了他实在难以忍住,虽则给他瞧了,却绝不可再说与其它人了。因此,他倾慕黛玉一事,便是连乌尤,亦是不知晓的。

见水溶不应,乌尤于是微微一笑道:“王爷既然同意,那妾身明日便与母妃说了。”

第二日,乌尤请安毕,果然便将此事说了。北静太妃听了,知道水溶也无异议,甚为高兴,于是夸了乌尤几句“贤惠大度”,便匆匆又去了贾府。

这边贾母和王夫人正在说话,忽门房报北静太妃来访。

贾母因而诧异道:“昨日才来过,不知今日又有何事?”

慌忙迎出去,北静太妃进来后,落座之后笑道:“今日过来,原是有一件大喜事要同老太君商量。”

贾母笑道:“太妃两度来我们府上,已是天大的喜事,不知却还有什么何喜事?”

北静太妃于是便将来意一一道出,末了,又笑道:“似林姑娘那样灵气的孩子,只是一个侧福晋,也着实委屈她了。然而我那儿媳天性善良,这事便是她今早主动同我商量的,她又说未免委屈了林姑娘,等到姑娘进门,便是让她做正主子,也是无碍的。不是我自夸,说得出这番话来的,普天之下只怕是也没有几个的。”

贾母点点头笑道:“先前太妃大寿,原也见过福晋的,确是个贤良的。”

北静太妃笑道:“至于澈儿,那老太君您更是知道的。从来都是个温和体贴的,便是当今万岁爷,也是常夸的。那孩子重情,成亲两年了,府中也还只有我儿媳那么一个。老太君的外孙女儿一旦过来了,也是个正主子,府里上下都必定全是敬重的。”

贾母笑道:“正是这个话呢!”

北静太妃因道:“既如此,应还是不应,老太君不妨给个话儿吧!”

这……

贾母迟疑着,而今宝玉的事已定了,自然也该筹备着黛玉的了。这些年来,因她都心中存了要将她配给宝玉的念头,因此对一干王孙公子倒并未如何关注。

而今想来,如今与她年纪相当的王爷公子,皆是都成了家的。

虽说还有几位贝勒尚未婚配,只是大清规定满汉不可通亲,对于皇子,又是严了几分,故而也是没有指望的。

想来想去,竟也只有水溶和冯紫英这两人了。倒是还有一个卫若兰,不过已说了湘云了。

那个冯紫英,也是不错的。就是家中皆是武将,也不知性子如何?倘若再似那孙绍祖一般,岂不是将玉儿往火坑里推了?

而水溶,虽说是个侧福晋,可先前瞧他家嫡福晋的样子,只怕也没几年了。到时候玉儿扶了正,也是一样的。

这般细细想下来,竟只有水溶是最为适合的了。

因而笑道:“玉儿能有太妃和王爷眷顾,也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只有一样,而今她年纪本就小,原该先将她哥哥的事办了,再来办她的。因此,怕是要等到腊月了。”

北静太妃听她应了,心中高兴,对于这些,倒也并不在意,只笑道:“这是自然。老太君既应了,那我今日回去便令人送来澈儿的生辰八字,与林姑娘的合上一合,老太君觉得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