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
注意你身边的“邻里效应”。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此话不假。比如,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又如,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意中人,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三分之一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
下面的有关实验也许更具体、更耐人寻味了: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另有一名社会心理学家在警察专科学校也作了十分有趣的研究。他把学生们的名字按其字母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按这个顺序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间。六个月后,要求学生说出三个最亲近伙伴的名字。他竟然发现,学生的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顺序上和自己相近的人,确切的数据是平均相差4.5个字母。
这些实验和研究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里效应”。
理解“邻里效应”得以产生的“为什么”,似乎并不太难。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这无非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了解对方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功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人们愿意和使他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近邻者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最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情感或行为从一个参加者传到另一个参加者。
用社会学家布鲁迈的话来说,社会感染“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功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比如,一个小偷在车厢里扒走了一个乘客的钱包,近邻的乘客知道后,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互相感染,群情激愤,最后一致行动起来,把那个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处理。这说明,“社会感染”对处于邻近空间中的人群,更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们相互之间靠感染达到情绪上的传递交流,使之逐渐一致起来,进而引起比较一致的行为。
从形式上看,社会感染有两种:情绪的感染,行为的感染。情绪感染是指情绪的传递交流。行为感染则是指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但无论是情绪感染还是行为感染,都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这种感染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有人强迫“邻里”接受某种情绪或行动感染,比如“我笑啦;你为什么不笑?!”“我这样做了,你为什么不这样做?!”那只会使“邻里”产生一种反感、讨厌或者惧怕的心情。第二,这种感染总是无意识的屈从。就是说,感染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情感或行为的变化。任何一方如果宣布自己“我要感染他了”或“我要开始接受他的感染了”,使大脑进入有准备的意识之中,那就谈不上是真正的感染。
从社会感染的特征去看“邻里效应”,显而可见的是,在邻近的人群中发生的“邻里效应”也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由此我们说,“社会感染”乃是“邻里效应”产生的一大社会心理机制。
但是,能不能说,在邻近的人群中就一定能发生正常的“社会感染”,产生良好的“邻里效应”呢?你自然会想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己所厌恶的人,也往往是邻近的人。这该如何理解呢?
为此,社会心理学家请你从社会感染的心理分析入手,去看看正常“邻里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这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受感染者与发出刺激者要有“相邻的背景”:
(1)情境上要相邻,如果两个人在物理的、社会的和个体心理的状态这些情境方面大不相同,彼此就很难有效感染,试想,你家在举杯庆贺你新婚之喜,邻居却遇亲人去世,情境迥然不同,感染也就“短路”了,有什么正常的“邻里效应”可言?
(2)态度、价值观相邻。在同一种刺激面前,两个态度、价值观不同的人,其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的情况也会大不相同,比如在音乐茶座听流行歌曲,一些价值观相邻的青年可能发出怪声,互相感染,干扰秩序,但也有人认为这不文明,因而较少受这部分青年的感染。
(3)社会地位相邻。这很容易理解。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即使是邻居关系,也难以对某些事情产生同样的情绪和行为。而社会地位相邻的人之间,彼此心理距离邻近,具有某种信任感,感染也就容易发生。对立的社会地位产生对立的思想意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之间的情绪和行为感染自然会遇到巨大障碍。
(4)情感上的相邻。某些邻里关系紧张的人,虽然阶级地位相邻,但他们在情感上却处于对立的状态,感染的“电路”大多是通向“负极”,“邻里效应”也就往往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是的,“循环反应”正是社会感染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在社会感染的过程中,别人的情绪会在个人的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反过来,这种情绪又会去加强对方的情绪,如此互相刺激,强化着彼此的反应。一方面,良好的情绪和高尚的行为进入这种“循环反应”的轨道,会引起良性循环,给邻近人群间的角色扮演者带来有益的“邻里效应”,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升华;另出方面,不良的情绪和错误的行为,一旦进入“循环反应’的轨道,则会引起恶性循环,给邻近人群间的角色扮演者增添有害的“邻里效应’,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堕落。比如,在观看足球比赛过程中,有人向赛场扔汽水瓶,邻座的足球迷也可能受其感染,效而行之。这就告诉我们,对蕴藏于“邻里效应’背后的社会感染机制,我们应当取分析态度,既要善于强化良性“邻里效应”,为自己与“邻里”双方扮演社会角色服务,也要注意防止恶性“邻里效应”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趣味阅读】
择邻而居
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
《南史》上也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有个叫宋季雅的人,为了有个好邻居,情愿出十分昂贵的房价,买下一幢房子。有人说太贵。宋先生却说:“不贵,这100万元买屋,另外1000万元是买邻的。”宋先生为什么不惜重金买好邻?因为他懂得,有了好邻里,等于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