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桌上不小心弄翻了食物,不论对肇祸者或在家里举行餐宴的主人来说,都是件令人不安的事。弄翻东西的人当时会恨不得地上出现个大洞,好让他钻进去,而不必面对这种叫人困窘的场面。至于主人这一方,则通常会力持镇静,脸上不带表情,但是心里头不免会失望地想,这一来餐桌上或桌巾到底会受到什么程度的损害。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个时候都会是一个难挨的时刻。
如果你一时不小心或侍者不小心,将少许的茶或汤汁溢出到茶碟外,用餐巾擦干,免得每次拿起杯子,杯底就跟着四处滴滴沥沥。
假如只是几滴肉汁或调味酱稍稍弄脏自己面前的桌面,轻轻用餐巾的几个小角落加以擦拭。擦完要把餐巾放大腿上时,小心地加以折叠,使得上面的污渍不致沾染你的衣服。
如果弄翻食物灾情惨重时,随后的补救措施须视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在餐馆,做东请客的主人应该会召来侍者善后。如果是在别人的家中,而且有侍者或外烩业者在场服务,他们会帮你善后。如果这种状况发生在你自己家里,你大概只好赶快到厨房去找一切可用来清理善后配备。如果污渍不大,你可能只须用另一条干净的餐巾盖住即可。每回餐桌上留下严重污渍,要在污渍上倒一些事先准备好的碱水。如果是肉汁留下的痕迹,用餐巾或毛巾擦去污渍时,记住先清理桌布底下的桌面,免得碱水渗透桌布,侵蚀了桌面。
饮茶礼仪拾零
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大口吞咽茶水,或喝得咕咚咕咚直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品尝。遇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切不可以手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也不要吃茶叶。
西方常以茶会作为招待宾客的一种形式,茶会通常在下午4时左右开始,设在客厅之内。准备好座椅和茶几就行了,不必安排座次。茶会上除饮茶之外,还可以上一些点心或风味小吃,国内现在有时也以茶会招待外宾。
我国旧时有以再三请茶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法,因此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饮茶。
尽管不少国家有饮茶的习惯,但饮茶的讲究却是千奇百怪的。日本人崇尚茶道,作为陶冶人的性灵的一种艺术。以茶道招待客人,重在渲染一种气氛。至于茶则每人小小的一碗,或全体参加者轮流饮用一碗,不能喝了一碗又一碗的。
到中国茶馆里去寻访民俗的外宾,越来越多了。在茶馆里遇上外宾同桌饮茶,应以礼相待。既不要过分冷淡,也不要过于热情,做到不亢不卑就行了。
中餐礼仪之粽的趣话
端午节吃粽子,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汨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以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再来尝尝母亲制作粽子的风味。
缅甸人也爱吃粽子,他们在端午节时,用糯米作主料,将熟香蕉和椰蓉做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酥酥,甜滋滋,别有风味。
日本的端午节是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的粽子主料是米粉,其粽子形状酷似钟形。
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一种豆沙粽、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粽子还是菲律宾过圣诞节时必不可少的食品。
西餐用餐礼仪详解
礼仪是礼节、仪式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来表现的自律、敬人的完整行为。
西餐是饮食形式的一个类型,通俗地讲,是以吃喝为主题的一种进餐方式。当今人们对吃喝的理解已不只是维持生命的一种手段,而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交流方式。
西餐因选材用料、烹饪方式和进餐方式决定了在各方面都要求有一定的基本规则和礼节。为了使宾客都能愉快顺利地用餐,就必须了解其中的规范和道理。在这里需指出的是,这些规则不是一些死板的教条,它是为目的而服务的,而且我们的目的是:享用西餐,当个内行人。
姿态
规范的姿势非常重要,例如,坐姿应保持稳定,不能前后摇摆。可以这样想象:你的背后藏着一只小老鼠,而一只小猫卧在你的膝盖上——应腰板挺直,膝盖放平。无论男女,用餐时跷起二郎腿都是不美观的,而且失礼。众多难堪而令人不快的情景,大都因这类不合时宜之举而造成。应避免的类似举动还有:把腿张成八字形、伸懒腰、松裤带、摇头晃脑、伸展双臂做体操,等等,这些姿势都很失礼,不雅观。
在美国,当一只手用餐时,另一只手可以放在膝盖上。而在欧洲大陆就不同了,两只手都要保留在桌面上。但要注意:不能用手臂支撑身体,靠在桌子上,也不能双手交叉在胸前,只是把手腕轻轻搭在桌上。手指要自然平稳地放在桌上,不可在桌上乱弹或玩耍餐具。
进餐
用餐时,一般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来握。身体不要过于接近餐盘,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而不要把盘、碗端起:谁也不会来抢你盘子里的食物。
需注意:在进汤类食物时,应避免发出向嘴里抽吸的声音,如果汤温较高,可稍等片刻再享用,不可举盘直接倒入口中。
应闭嘴咀嚼食物,口内含有食物时切忌饮用酒等饮料。
食用面包切记:不可用面包来蘸盘子里的汤(特别是有身份或讲究的女士更要避免此种举动);面包要放在专用的小盘里或者桌布上,不应放在你进餐盘的盘边;用黄油抹面包,在一块小的面包上抹上少许黄油,用手掰食用,切勿用刀去切或者用牙去咬;面包只在进汤或头盘菜时食用。
如不想饮用葡萄酒,可以客气地说:“我不喝酒,谢谢。”不要用手盖住杯口。
谈话时,应将刀叉放在盘子上。手里握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地谈话,也不要将刀叉竖起,这会让人感到“胆战心惊”,而且的确有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危险。
在桌上切勿放肆大笑或大声喧嚷。
忌讳口中或体内发出声响,用餐时或饭后不可打嗝儿、吧唧嘴。
不可在桌上当众化妆、补妆或整理衣饰。
不可用自己的餐具为他人夹菜、舀汤或选取其他食物。
不可毫无掩盖地当众剔牙。
摆台
摆台主要是指餐桌席位的安排和台面的摆设。摆出一桌造型美观的台面,不仅为客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场地和一套整洁的用具,而且可为其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这当然是美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散桌的摆台还是宴会的摆台,大多使用方桌、长桌或圆桌。桌上的摆设和使用的工具大同小异。餐具基本上使用金属餐具,以刀、叉和匙三类为主。因菜肴种类不同,食用方式各异,使用的餐具在形状大小上也有区别。但它们又是如何摆放在桌子上呢?这里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摆台和豪华摆台。
价位中低档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刀、一把叉、一块餐巾(也可用纸巾)、一个杯子。
刀要放在右面,刀刃方向朝左。
叉应放在左面,叉杈向上,刀和叉之间应足够放一个主餐盘,叉和刀底部应离桌边1厘米。
杯子放在刀的正上方,距离约1厘米。有头盘菜时:如有汤菜,汤勺应放在刀的外端;如果头盘菜是沙拉,勺应改为叉。有饭后甜品时:根据甜食种类不同,可以摆放一把叉和一把勺,或者一把刀和一把叉。
摆台高档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刀、一把叉、面包盘和黄油刀。
一个酒杯和一个水杯:水杯放在刀的正上方约1厘米处,酒杯放在水杯的右下侧。
一个垫盘:有时是为了装饰,放在席位的正中,盘的中心对着椅背中间,盘边离桌边1厘米。
有的餐厅只用餐巾花来代替垫盘。
一块餐巾:根据餐厅的要求,有的追求美观,有的追求实用;有种说法认为,布餐巾尽量不用手去多碰,以保持它的清洁。
讲究和高雅的海鲜餐厅
基本摆台:(一道主菜)一把鱼刀、一把鱼叉、面包盘和黄油刀,一个酒杯和一个水杯,一块餐巾。
一块餐巾
餐巾,可以是布料也可以是纸张,一般都放在摆设的中央,也可以放在左侧。如有菜单,应放在左上角或者其他较适合的地方,如果对面也有摆设的话,应与对面看齐。同在右邻居的距离大约应保持80厘米(从一个摆设中心到另一个摆设中心)。
如果有用左手进餐的客人,餐具位置应全部调换方向,从中体现对这些客人的尊重和关心。总而言之,摆设的规定应以桌上整体的和谐和舒适为宗旨,不应让客人有不悦之感。
西餐——吃就吃个优雅
吃西餐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在吃情调:大理石的壁炉、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缤纷的美酒,再加上人们优雅迷人的举止,这本身就是一幅动人的油画。为了在初尝西餐时举止更加娴熟,费些力气熟悉一下这些进餐礼仪,还是值得的。
第一次吃西餐,总是心里没底,不妨在家先练练:
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锯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形,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更不可主动与人谈话。
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不要用叉子刮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面包应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块面包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吃鸡时,欧美人多以鸡胸脯肉为贵。吃鸡腿时应先用力将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后再吃下层,吃肉时,要切一块吃一块,块不能切得过大,或一次将肉都切成块。
不可在餐桌边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最大的禁忌,万一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向周围的人道歉。取食时不要站立起来,坐着拿不到的食物应请别人传递。
就餐时不可狼吞虎咽。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主人劝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礼,相反主人也许会引以为荣。
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不要,可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
在进餐尚未全部结束时,不可抽烟,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结束时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应有礼貌地询问一声“您不介意吧!”
进餐时应与左右客人交谈,但应避免高声谈笑。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
喝咖啡时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喝时应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垫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4或6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