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9220200000022

第22章 本质与表象(3)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都摸得差不多了。国王问道:“现在你们明白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了吗?”瞎子们齐声回答:“明白了!”国王说:“那你们都说说看。”

摸到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摸到象耳朵的人忙说:“不对不对,大象又宽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摸到象牙的人驳斥说:“哪里,大象像一根大萝卜!”摸到象身的人也说:“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墙一样嘛。”摸到象腿的人也发表意见道:“我认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最后,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条斯理地说:“你们都错了!依我看,大象又细又长,活像一条绳子。”

瞎子们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一定没错,就这样吵个没完。

鸩鸟和毒蛇

鸩鸟和毒蛇都是有毒的动物,后者死有余辜,前者却深得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它们一个是用毒来害人,一个是为了帮助人才会有毒。我们看待事物,不能仅从表面上去区别,而应该深入其本质,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鸩(zhèn)鸟和毒蛇都是带有剧毒的动物。鸩鸟的羽毛可以在酒饭里下毒,能够致人死命;毒蛇一口下去,牙里的毒液也足以使人死亡。

有一次,鸩鸟和毒蛇相遇在一起,鸩鸟扑打着翅膀,准备把毒蛇啄起来吃掉。

毒蛇急中生智,赶紧说:“喂,别吃我,快别吃我!人们最厌恶的就是有毒的东西,你身上带有剧毒,都是因为吃了我们毒蛇的缘故。我的毒是没有办法除去了,可是你还有机会,只要你不吃我,身上就不会再有毒了,人们就不会厌恶你了!”

鸩鸟冷笑了几声,开口说道:“你这条可恶的毒蛇,少在这里花言巧语,我不会相信你的鬼话的!”

鸩鸟加了把劲,把爪下的毒蛇按得更紧了,接着说道:“你说得很对,我的确有毒,但是人们所厌恶的只是你,而并不是我。你的毒牙里带有剧毒,专门用毒牙去咬人,置人于死地。你是主动去害人,人们自然痛恨你。而我就不同了,我从不用毒去害人,就是偶尔有人用我的羽毛去做些图谋不轨的事,也只是极少数心术不正的人所为,并不关我什么事。我不但不害人,还是毒蛇的天敌,我帮助人们消灭你,所以我是人们的好朋友,人们喂养我来捕杀你。你才是真正的害人精,今天我决不会放过你的!”

话音未落,鸩鸟就猛地啄了下去,把毒蛇吃掉了。

肠子烂了

赵伯公遇事不作调查,随便凭主观臆断,结果酿成了一场虚惊。可见我们平时碰到事情,应该仔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前,有个叫赵伯公的人,长得特别肥胖,肚子圆得裤带都几乎兜不住了,肚脐眼又大又深。夏天一个闷热的中午,赵伯公坐在树阴下,一边乘凉一边喝酒,还吃了好多西瓜和李子当下酒菜,十分潇洒惬意。不知不觉地,赵伯公多喝了几杯,头昏昏沉沉的,就一头躺在床上睡起觉来。

赵伯公有个顽皮的小孙子,爬到爷爷身上,骑在他的肚皮上玩。赵伯公睡得正香,鼾声如雷,一点也不知道。小孙子把爷爷当马骑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了。再玩点什么好呢?他一眼瞧见赵伯公的肚脐眼,眼珠一转,有了主意。调皮的小孙子抓起桌上的李子,一个一个往赵伯公的肚脐眼里塞。赵伯公的肚脐眼也真够大的,竟然装下了七八个李子,可他自己还是睡得死死的,丝毫没有觉察到小孙子的恶作剧。

过了几天,肚脐里的李子全都腐烂了,流出汁来。赵伯公这才觉得肚脐有点疼,他低头一看,呀,不得了,只见红红的李子汁流得满肚子都是。赵伯公大惊失色,以为是肚子那儿烂了一个大窟窿,自言自语地说道:“完了,肠子烂了,这回是非死不可了!”他把妻子和家人都叫到一起,痛哭流涕地说:“我的肠子烂了,把肚子都烂穿了一个洞,看来我是活不了了,我实在舍不得你们和人间的生活,但是没有办法,我自己福薄命短,不得不先去了。我死后你们要好自为之,相亲相爱,不要吵闹斗气。”赵伯公说完了遗言,又亲自向妻子安排怎样操办葬礼的事,把他认为该办的事全都办好了以后,就开始一心一意地等待死神降临了。

一天过去了,什么事也没发生;两天过去了,赵伯公还好好地活着。三天以后,李子完全烂光了,李子核从赵伯公的肚脐里滚了出来。赵伯公奇怪极了,碰到家人就说:“也不知是怎么了,从我的肚脐里滚出来好多李子核。”小孙子在一边听到了,拍手笑着说:“爷爷,那是你睡着的时候,我塞进去的李子呀!”赵伯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前几天流的是李子汁呀!这下,赵伯公转悲为喜了。

独目网捕鸟

故事中的人只会片面、孤立地看问题,因此只看到了一只鸟钻一个网眼的表面现象,却不懂所有网眼在一起互相配合才能捕鸟的本质规律。

有一个人十分擅长捕鸟,他编织了捕鸟的罗网,那罗网上结满了密密匝匝的网眼,捕鸟人拿了这张网去捕鸟,每次都能捕到不少鸟雀。

这一天,捕鸟人又守候在树林里,他张开了他那张捕鸟罗网,又在网下撒些食物。不一会儿,有一群鸟雀飞下来了,果然,有不少的鸟雀撞到了网上,成了捕鸟人的囊中之物。

有个人一直在一旁看捕鸟人捕鸟,他觉得十分有趣。可是,他却发现了一个“秘诀”,那就是:一只鸟头只钻进一个网眼就被捉住了。于是他想道:既然网住一只鸟只需一个网眼就够,那干吗还要去编结那么多的网眼呢?成百上千个网眼,难道一次能网那么多鸟吗?那个捕鸟人也真是不嫌麻烦,实在太笨了。现在看我的吧。

于是他回到家里,将捕鸟的罗网来了一次“革新”。他将麻绳一根根结成单独的小圆圈,然后把这些小圆圈分别系在一根长竹竿上,准备也到树林中去捕鸟。

他把长竿靠在树丫上,守候着鸟雀撞在那一个个的圆圈里,可是一批批的鸟飞下来,又都飞走了,他在树林里守候了一天,连一根鸟羽毛都没得到。

他沮丧地扛着长竹竿回家。路上别人见了都觉奇怪,问他:“你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他回答说:“捕鸟用的。”

别人笑着说:“新鲜!还没见过这种捕鸟的东西呢。”

他说:“这是我改进后的独目网。一只鸟只需钻一个网眼,我做的这个网不是比一张联结许多网眼的大罗网省事多了吗?”

别人问他:“那你捕的鸟呢?”

他惭愧地低头不语。

宝石变废石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深刻的:一是要有识别能力和求教精神,自作聪明往往会弄巧成拙;二是要朴实自然和物尽其用,外表光亮不等于有实用价值。虽说“玉不磨不成器”,可有的玉一磨反而会变成废石。

一天,有位从新疆来的珠宝商人到一户人家谈生意时,看见案头上压着一块半透明的石头,就想用一块小玉饰换过来,主人没同意。后来又去谈了几次,主人故意把售价提得很高,而且还有附加条件,因而没有成交。

这家的主人心里想:这块不怎么起眼的石头居然有人再三想收购,如果将它整修一新,岂不是会令人更喜爱?于是,就用砂纸把这块半透明的石头郑重其事地打磨了一番,还钻了孔,系上了红丝带,显得圆润高贵。可是过了一年多,这块已打磨光亮的玉石仍然没有人问津,主人百思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