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500强优秀员工标准
9247200000025

第25章 标准工作高效的“专家”(1)

任何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一定会选择那些具备可供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因此,不管从事哪个行业,你都应努力让自己成为业内的“专家”。

当然,要想真正的出类拔萃、出人头地:仅成为专家还不够,还需要能够高效地工作。毕竟,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创造利润,单纯靠质量可不行,还必须有数量。

1.专注于自己专长的员工

“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就因为其有“专长”。可现实中总有些人,他们拥有很强的企图心和欲望,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想在各个方面都出人头地,成为人人欣羡的名人。他们觉得自己既可以当演员,又可以做作家;既可以是演说家,又能是主持人;既可以参选民意代表,又能参与公益活动。更能投资开公司、当老板……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有一只兔子,身材很修长,天生就很会“跳跃”,在每届森林运动大会上,多次蝉联跳远冠军,一直有着“跳远第一名”的美誉。

后来,有一只老狗告诉兔子:“兔子啊,其实你的天份资质很好,体力也很棒,你只得到跳远一项金牌,实在很可惜。

我觉得,只要你好好努力练习,你还可以得到更多比赛的金牌啊!”

“真的啊?你觉得我真的可以吗?”兔子似乎受宠若惊。

“没错啊,只要你好好跟我学,我可以教你跑百米、游泳、举重、跳高、推铅球、马拉松……你一定没问题啊!”老狗说。

在老狗怂恿之下,兔子开始每天练习“跑百米”、早晚也跳下水“游泳”,游累了,又上岸,开始“练举重”。隔天,跑完百米,赶快再“练跳高”,甚至撑着竿子不断往前冲,也想在“撑竿跳”比赛中夺魁。接着,又推铅球,也跑马拉松……下一届运动大会又来了,兔子报了很多项目,可是它跑百米、游泳、举重、跳高、推铅球、马拉松……没有一项入围,以前最拿手的“跳远”,成绩也退步了,在初赛就被淘汰了。

其实。兔子能够获得“跳远第一名”的美誉,就是因为它达·芬奇曾说:“当机会来临时,有人能看到,有人在别人指引他时才能看到,有人则根本看不到。”

专注于跳远这一领域。并在此领域拥有着别人无法匹敌的优势。既然如此,兔子又何必一定还要去跑百米,游泳、跳高、举重、推铅球、跑马拉松……贪心地什么都想拿第一呢?

一个企业的优秀员工,必须了解自己“有什么”、“没有什么”、“懂什么”、“不懂什么”。毕竟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事物,成为“样样通、样样精”啊!“好高骛远”、“注意力分散”是成功的大忌!专精于自己的领域,才是成功的保证,我们这一生,不一定要拿“博士”学位,但一定要成为“专家”。

因为,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只有成为顶尖的人才,才能真正地出类拔萃、出人头地!

2.不断学习的员工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我们正在从信息时代走向知识时代。”什么是知识时代?什么是知识?世界上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比如:可持续成长和发展,以及知识创新和学习。

创新来自于知识,而知识来自于人,所以德鲁克说:“真正持久的优势就是怎样去学习,就是怎样使自己的企业能够学习得比对手更快。”

丰田公司就是通过强调员工和企业的学习能力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前福特汽车公司高级总监尼克·赞纽克讲述了这样一个丰田公司的学习精神:

“我在福特公司工作了27年。作为一个高级管理人员,我面临过很多巨大的挑战。我在福特领导过林肯轿车的一个新车型——大陆汽车的开发项目,这个项目价值40亿美元。有1200个工程师为我工作。我的经费比预算少了30%,而且项目开始的时间比计划晚了4个月,我的团队也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我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样开展我的工作?怎样把一个很大的官僚性机构分割成许多个很小的、很有效率的团队,再把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去了丰田公司,学习他们是怎么作的。他们与我分享了全面质量管理、工序的控制、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准时生产等知识。我问丰田公司的总经理:‘为什么你要和福特公司来分享这些知识呢?与你的竞争对手分享这些知识,你不害怕会有风险吗?’他说:‘我不怕。我们不怕与福特公司分享知识,因为当你们把这些知识实施到你们的企业中去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新的知识,我们学得比你们快。”’

丰田居然对福特说:“‘我们学得比你们快!一员工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一个优秀员工应自觉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每一Toyoi;away——丰田员工必备的五种素质:挑战、改善、现地现场、尊重与团队合作。

位员工必须清楚自己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以及促使自己表现非凡的能力。一个刚刚毕业的新职员往往比那些懒于学习的老职员更受老板欢迎,同样如果他在工作中不勤于学习,那么他也会被拥有最新知识的人所取代。所以,要想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必须认真地对待工作,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学习最新的知识,并把它应用于工作中,这样你才能不断地获得成长,为自己规划出理想的职业生涯。

世界500强的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

“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你今天不懂的东西,到明天早晨就过时了。现在有关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观念。也许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将成为永远的过去。”在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比尔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朋友问他:“你对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他们作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接通了吗?”

比尔摇了摇头,不解地望着朋友。

朋友建议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把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修理复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

看着比尔一脸迷惑的神情,朋友解释道:“公司是免费学习的地方,你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比尔听了朋友的建议,从此便默学偷记,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比尔,问道:“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不断加薪,并委以重任。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而后你痛下苦功,通过学习以后,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当然会令他对你刮目相看。”

在公司里,与其抱怨老板不重视我们,不如反省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现在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容易,能“站住脚”更难。如果不能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就算你曾是公司的三朝元老,就算你是硕士、博士,你若不能应付自微软的才能观:“所谓才能,是指能够展现出来、并带来业绩的个人特质,包括知识、技能和行为。”

己的工作,不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老板也会为了公司的利益。把你扫地出门,

要想在激烈竞争的职场中胜出,就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地吸取,以新的技能来支持你成功。

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瑞纳女士被称为“全球第一女CEO”。

卡莉·费奥瑞纳学过法律,也学过历史和哲学,但这些都不是她最终成为CEo的必要条件。卡莉·费奥瑞纳并不是学习技术出身,在惠普这样的一家以技术创新而领先的公司,她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坐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她说:“不断学习是一个CEo成功的最基本要素。这里说的不断学习,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不断体会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我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作过一些不起眼的工作,但我还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找最合适的岗位。因为,只有我的工作与我的兴趣相吻合,我才能最大限度地在工作中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在惠普,不只是我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整个惠普都有鼓励员工学习的机制,每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会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了解对方和整个公司的动态,了解业界新的动向。这些小事情,是能保证大家步伐紧跟时代,在工作中不断自我更新的好办法。”

“很少有人与生俱来就具备领导能力,真正成功的领导者肯定是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而逐步成功的。”

一个员工要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就要善于捕捉新动向,主动了解新知识,不断地更新自我,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天下真不知有多少人一无所成,原因就是他太容易满足了。要求自己上进的第一步,就是绝对不可停留在现有的地位。不满足于现状可以帮助你不断获取新的成功。”

对于优秀员工的成长来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从不懂到懂,直到成为专业能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不学习将失去竞争力,好员工永远把“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勤奋和好学的基础上,员工也自然而然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新思路、新做法,这样的员工才称得上是优秀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