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潇湘情牵:再梦红楼潇湘情
940700000061

第61章

路上,宝玉不时瞧一眼清灵如水的黛玉,终忍不住问道:“林妹妹,王爷既有王妃,又有侍妾的,你的性子又小,你在府里住的可舒心,王爷对你还好吗?”

黛玉抬眼望了一下宝玉,见他清澈的眼里有掩不住的关心,心里也为宝玉的真心所感动,别人都是看到自己做王妃风光的一面,也只有宝玉才是设身处地的为自己着想。

别过眼光,黛玉望着路边的花草,轻声回道:“二哥哥你不用担心我,王爷对我很好,太妃也很疼我,我在王府里真的很好,你看,老祖宗她们都说我胖了呢。”

宝玉看着身旁妩媚飘逸的黛玉道:“林妹妹,你真比以前出众了,我也相信北静王爷一定会对你很好的,看到你这样,我也不担心了。”说完,扬头看了看天,忍住了已到眼眶的一滴清泪。两人又絮絮叨叨的说着闲话,来到了园子。

宝钗正躺在床上歇着,见黛玉进来,忙坐起来要下床行礼,黛玉上前扶住道:“二嫂子不要这样,我们还像以前那样,你叫我颦儿,我叫你宝姐姐就行了。”

宝钗正色道:“妹妹如今是王妃,颦儿岂是我能叫的。”黛玉见宝钗如此说,心里一酸道:“宝姐姐,其实我还是很想念我们一起在院里吟诗作画的日子,那时大家在一起多开心。”宝玉听到此话,禁不住长叹了一声。

宝钗见宝玉的样子,生怕又惹出宝玉的痴话,忙岔开话题道:“还是妹妹有福气,那时和妹妹说玩话,说你‘潇湘妃子’会嫁个王爷,可真让我说中了,你果然嫁了个王爷,还是位高权重、少年英俊的北静王爷,我这做姐姐真替你高兴。”

黛玉道:“你不是说过,姻缘天定吗,或许就是命。宝姐姐你也很好,二哥哥脾性随和,善解人意,老太太、太太也很疼你,听老太太说你有喜了,我还没向你道喜呢。”

宝钗脸色微红,含羞道:“我害喜害的厉害,所以才没去前房见妹妹,还请妹妹不要见怪才是,妹妹也要赶紧给北静王府添个世子。”

黛玉一听,羞的满脸通红,低声道:“宝姐姐你又取笑我了。”宝钗道:“这怎么是取笑,北静王爷至今无后,若妹妹能生下世子,在太妃和王爷眼里不是大功一件。”

黛玉道:“哪能都有姐姐这样的好命。”宝钗道:“你还不满足,看你水灵的样子,王爷一定对你很好,姐姐羡慕还来不及呢。”一时,两人说说笑笑,又像回到以前的时光。

宝玉默默地看着黛玉和宝钗说说笑笑,心潮却是澎湃起伏,短短一年,再见时已是物是人非,身份有别,心境两重天。

午后,黛玉和紫鹃、月荷回到了潇湘馆,但见翠竹幽幽,清泉潺潺,潇湘馆内依旧是一片清凉。想是凤姐已经派人收拾过了,房里的一切纤尘不染,紫鹃道:“这里还是老样子,玉妃你看,你以前的书也没动。”

黛玉看着熟悉的一切,不由得想起以前潇湘馆内无数个望月长叹,清泪满面的夜晚,那时绝没有想到自己会嫁到王府,遇到水溶,那个情深若苦的北静王爷,想到水溶,黛玉的脸上不觉浮起一丝温柔。

且说水溶整整一上午阅案断批,忙的焦头烂额,午后刚要离去,又听皇上宣召,只得匆匆向御书房走去。

转过华清门,对面忠顺王爷正急急走过来,往日阴沉的脸上颇有得意之色,见到水溶,忠顺王爷忽停下脚步,不紧不慢的道:“北静王爷急匆匆的意欲何往?”

水溶道:“皇上宣召本王,忠顺王爷这要去那公干?”忠顺王爷正色道:“本王奉旨查抄贾府。”

水溶心里大惊,但脸上却依然云淡风轻,对忠顺王爷道:“忠顺王爷公务繁忙,皇上宣召,本王就不打扰了,要先行一步了。”忠顺王爷望着水溶匆匆离去的背影,面无表情的脸上竟浮出一丝冷笑。

水溶进了御书房见过皇上后,见西宁郡王也在。皇上悠闲地对水溶道:“水爱卿,这次苏州之行你办的很好,朕深感欣慰,苏州的景色美不胜收,若有机会,朕也想再去看看。”

水溶此时心急如焚,但见皇上气定神闲的说着闲话,不由得神思一转,便说:“如今四海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苏州更是一片繁华,实是皇上治国有方。圣上对下臣仁德宽厚,赏惩分明,对万民体贴疾苦,怜悯灾情,真乃天下为臣为民之福。”

皇上笑眯眯的点点头,说道:“北静王爷,这可不是你素日为人,你有何事只管奏来,不用绕圈子。”

水溶道:“皇上圣明。臣只是好奇,刚才遇到忠顺王爷奉旨查抄贾府,不知贾府所犯何事,竟满府查抄。”

皇上道:“贾赦交结外官,恃强凌弱,纵儿聚赌,辜负朕恩,所以朕才会命忠顺王前去查抄。”水溶道:“贾赦罪不容赦,但臣闻其弟贾政为官忠正,办事勤勉,况且元妃娘娘香魂未散,皇上就不念旧情,一概查抄,是否有违圣上仁政清名,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一旁的西宁郡王想起探春代女出嫁的事,也上前道:“臣也认为,北王爷的话有理,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方显我皇决断英明。”

皇上听后,默不作声,水溶又道:“贾府子孙不孝,辱没了先祖赫赫战功,确实该罚,但念其往年对皇上忠心,又有元妃娘娘侍奉之谊,况且贾府老太太已近古稀,皇上素以仁政为名,若一概查捕,怕有损皇上圣名。”

皇上回头看了水溶一眼,转身问道:“西王爷,你意下如何呢。”西宁郡王想了想道:“臣以为念在元妃娘娘已去的份上,皇上自有圣断。”

过了一会,皇上才说:“两位爱卿言之也有理,看在贾妃的份上,北静王水溶听旨,朕命你前去贾府传朕旨意,革去贾赦世袭之职,交刑部质审,贾政等男眷暂皆看守,待查明再议,女眷留府待纠。”水溶忙接旨叩辞。

水溶出的御书房,便乘轿匆匆向贾府奔来,心里不由的暗暗叫苦,真是凑巧,偏偏今日黛玉来贾府探望。

再说荣国府贾母处,午后歇息完,凤姐等人正在陪贾母叙话,忽见外边的丫鬟慌慌张张的大声嚷着跑进来,气喘吁吁的说:“老太太,不……不好了,禁卫军来抄家了。”

凤姐等人听完,吓得魂飞天外,不知怎样才好,贾母毕竟年老神静,叹了口气,不禁涕泪交流,说道:“这一天终于躲不过去了。”说完,吩咐凤姐等人不要慌张,各自坐下,等候消息,该来的总归会来。

禁卫军很快围住内堂,贾府女眷暂时都看押在此,一时,丫鬟婆子满满站了一屋子。只有黛玉,惜春等人因在大观园里,暂时没有看押。

少顷,水溶来到荣国府,但见府内人人自危,一片狼藉,侍卫护着水溶踏进正堂,对正坐在堂上的忠顺王爷和查抄的禁卫军统领宣读了圣旨,并令禁卫军马上释放后院的贾府女眷,打听得知黛玉尚在潇湘馆,立即命人带路,也顾不得避嫌,便往潇湘馆走来。

再说潇湘馆内,黛玉午后歇息了一会,正和紫鹃,月荷一起叙话,打算过会去老太太那里。

忽听外面吵吵嚷嚷,人来人往,正要打发紫鹃出去看看,却听有人在外面用力的捶门,大声叫着:“快开门,禁卫军奉旨查抄荣国府。”随后外屋的丫头慌慌张张的进来说道:“不好了,禁卫军来抄家了。”

黛玉心里一惊,不由的用手扶住书案,随后又平静了下来,经过了苏州之行后,黛玉见识经历了不少,再也不是以前潇湘馆里那个只知伤花感月的人儿。

沉思了一会儿,黛玉对有些紧张的紫鹃和月荷道:“你们不要害怕,禁卫军只是奉旨抄贾府,我们是北静王府的人,禁卫军想是不敢冒犯,唉,终究还是有这么一天,就是不知老太太她们怎么样了。”

月荷毕竟在王府时日长,经过世面,见黛玉这样说,便道:“玉妃,不如我和紫鹃先出去看看情形。”

黛玉点点头,道:“小心些,只说我们是王府的人就行了。”

月荷打开院门,和紫鹃站在门口,对外面的卫军说:“这是北静王妃的住处,谁敢擅闯,小心北静王爷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说完,双手叉腰,站在那里,冷冷的看着。

月荷在王府里本是爽利之人,又时日久长,耳熏目染的,站在那里,自是有一股威严,一时倒把门外的禁卫军惊住了,谁不知北静王爷恩宠权重,玉面无情,得罪了他可不会有好下场。

为首的禁卫军略一沉思,便命人去禀告忠顺王爷,其余的则团团围在馆外,静待命令。紫鹃和月荷双双立在门口,只听得风吹竹叶沙沙的声响。

少顷,回来的禁卫军对为首的说:“忠顺王爷吩咐,这里又不是北静王府,哪来的北静王妃,禁卫军奉旨查抄贾府,凡贾府内所有女眷皆一起看守。”

为首的禁卫军一挥手,其余的就要往里闯。月荷和紫鹃见此状,不由有些慌乱,忙上前拦住,但力小微薄,很快就被看住,其余的人一下子闯进院子。

“放开她们。”声随人落,黛玉缓缓地走了出来,素颜如花的脸上是一种圣洁不可侵犯的神色,如水的双眸平静的扫视了众人一眼,竟使进来的人有种心虚的感觉,不由得不敢平视眼前那个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月荷和紫鹃趁势挣脱跑了出来。

黛玉见紫鹃和月荷无恙,对园子里的禁卫军道:“你们都让开,紫鹃,扶我出去。”众人竟不由自主的让出一条路来,黛玉扶着紫鹃缓缓走下石阶,忽听外面高喊“北静王爷到。”随着喊声,院子里的禁卫军齐刷刷的跪了满地,水溶银袍玉带,急匆匆的踏进了潇湘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