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
961300000101

第101章 两个枭雄的人生结局

在李世积引发唐朝与窦建德的摩擦之时,李世民还没有精力顾得上这次摩擦,此时他的眼中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宋金刚,一个是刘武周。不把这两颗钉子拔掉,唐朝就没有心思向东争夺天下,因此欲争夺天下,必须先拔掉宋钉子和刘钉子。然而拔取这两颗老钉子又谈何容易,李世民踏着结冰的黄河进入柏壁(山西省新绛县北)之后,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他的面前。什么问题?粮草!连年的征战让唐朝的储备接近为零,此时粮草已经成了李世民大军的第一难题,冰天雪地地到哪里找粮草呢?部将们提出了一个办法,很简单,抢!然而几天下来,李世民发现,附近的村落全部荒芜,剩下的百姓都进入了城堡之中,就是抢都没有地方抢,抢了几天也抢不到粮食,这可怎么办呢?办法总比问题多,李世民灵机一动,想起了窦建德的招数,“以德服人”。这个地面上不是没有粮食,而是被老百姓藏起来了,如果把老百姓召唤出来,然后再征集粮草,一切问题就很简单了!几天后李世民在附近贴出了安民告示,自此附近的百姓知道面前的大军不是强盗,而是前来平叛的唐军。

本着跟着唐朝过好日子的想法,附近的百姓都出来了,前往李世民大营投军的人越来越多,而随即征集的粮草也源源不断地运进了李世民的大营。粮草无忧,李世民心不慌了,下令全军就地休整,紧闭营垒,拒不出战,急死宋金刚也不偿命。这样一来,唐军乐得休养生息,逍遥自在,而宋金刚则在唐军营外抓耳挠腮,着急上火,先前狂胜裴寂的士气也在等待中衰退,看来时间真的可以改变一切!尽管全军休养生息,可李世民还是没有闲着,他经常亲自带领骑兵出去侦察敌情,几天下来平安无事,然而就在几天之后,李世民遭遇了一次生死险情。这天夜里李世民照常率领骑兵出去侦察,到了地方,骑兵四处分散侦察,而他与一名骑兵策马上了一个丘陵,两个人下了马,走走停停,实在累了,就坐到了地上,这一坐竟然坐出了问题,两个人居然双双睡了过去,连附近宋金刚的士兵包围上来都不知道!就在这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条蛇因为追击一只老鼠上了丘陵,而逃生的老鼠居然逃到了陪同李世民的那名骑兵的脸上,骑兵惊醒,一看遍地是兵,急切中叫醒李世民,上马就跑,两人策马狂奔一百多步。

眼看追兵还是紧追不舍,李世民使出了老爹李渊传授的神射本领,在马上一个翻身,一箭射死了冲在最前面的领兵将军,这才算吓退了宋金刚的士兵,逃过一难。这次死里逃生能说明什么呢?说明李世民有天命,还是说明李世民运气好,或许什么都说明不了,毕竟世间有很多事就是那么巧合,那么奇妙!就在李世民庆幸死里逃生的时候,一场惨败接踵而来,这场惨败险些破坏了李世民的拔钉大局。永安王李孝基率领陕州总管于筠等人一起进攻盘踞夏县、自称魏王的吕崇茂,在攻城方式上,于筠与独孤怀恩发生了争执,于筠主张立即攻城,没有攻城工具也要立即攻城,而独孤怀恩则坚持先制造攻城工具,然后攻城。两人相持不下,到李孝基面前作裁决,为了稳妥起见,李孝基同意了独孤怀恩的意见。然而制造攻城工具虽然稳妥,却在制造工具的同时给了敌人准备时间。在唐军制造工具的同时,吕崇茂向宋金刚发出了求救信,这下唐军就要面对腹背受敌的战局了。

接到求救信的宋金刚派出了部将尉迟敬德和寻相,两个人火速赶到了夏县,向还在制造工具的李孝基发起了攻击,而城内的吕崇茂也从城中杀出响应尉迟敬德。

唐军腹背受敌,苦不堪言,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刘世让全部被俘,损失惨重!然而就在尉迟敬德庆幸偷袭得手,胜利回军时,李世民已经在尉迟敬德回军的必经之地美良川为尉迟敬德扎好了口袋,这一仗由殷开山和秦叔宝指挥,借着有利地形向尉迟敬德发起了攻击,这一仗打死尉迟敬德两千多人,打得尉迟敬德非常郁闷:“这报复来的也太快了!”本着“要么不打,要么打死”的原则,几天后,报复心极强的李世民又给了尉迟敬德当头一棒。当时尉迟敬德与寻相正率军增援蒲坂,没想到半路又中了李世民的埋伏,这一仗打得尉迟敬德和寻相彻底成了光杆司令,手下士卒一个不留,要么被杀,要么被俘,尉迟敬德和寻相两个人仅仅逃出了两条命,连个打杂的勤务兵都没有。连续痛击尉迟敬德,唐军士气大增,全军上下纷纷要求李世民与宋金刚决战,此时李世民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决战?不是不想,只是不到时候。此时的宋金刚几乎带出了刘武周的全部家当,与他决战正中宋金刚下怀,因此李世民坚决不战,先耗干宋金刚的粮草再说,等到宋金刚粮草吃光,那时才是唐军决战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