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
961300000106

第106章 洛阳,三方混战

拔掉了刘武周这颗钉子,李世民于公元620年五月二十九日回到了长安,然而在长安李世民仅仅休整了一个月,下一个目标已经在他眼前闪现,这个目标就是洛阳!如果说拔掉薛举是为了首都的安全,拔掉刘武周是为了并州基地的安全,那么洛阳就是李唐启动天下的钥匙。打开洛阳这把锁,李唐王朝才能真正拥有天下,欲得天下,必取洛阳。出征前的李世民不会想到,洛阳一战竟然是天下英雄的群英会。因为洛阳的纠结,他与王世充、窦建德纠缠到了在一起,如果不是时局的进一步发展,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能以一敌二,能够以洛阳之地同时剿灭王世充和窦建德。英雄造就时势,时势造就英雄!公元620年七月二十一日,秦王李世民抵达河南新安县,洛阳争夺战就此拉开了帷幕!面对李世民的出征,王世充也赌上了全部家当。如果说盘踞长安的李渊还有狡兔三窟,那么王世充就只剩下洛阳一个窟了,丢掉了洛阳,王氏一门死无葬身之地。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王世充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王姓兄弟和子侄。

在洛阳政府的势力范围上,所有重点的区域都是王姓子弟领兵镇守,王世充只跟他们交代过一句话:这一仗既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你们自己!说起来,为了保住到手的果实,王世充还是想了很多办法的,这些办法只有一个核心:残酷!为了防止属地的将领官员向唐朝或者夏国投降,王世充采用了多种方法。第一种,连坐法。一人逃亡,全家处斩;五家连保,有一家逃亡,四邻一律处斩。第二种,告密法。鼓励父子、兄弟、夫妇相互告密,告密的一方免死,被告密的一方死两次!第三种,出城砍柴要办证,每天核查证件,控制出入人数。第四种,软禁法。只要王世充猜忌谁,那么恭喜您,您全家将获得免费入住宫城的机会,顺便提醒一句,一般不管饭,自带干粮?更不行!第五种,人质法。

带兵打仗的将领出兵前请自动将家属送进宫城,由政府统一管理,如果将领阵亡,您将受到国葬,如果将领投降,那你自己看着办!经过王世充的不断努力,逃亡果然减少了很多,另外一个问题出来了,宫城里软禁的人太多,多少?一万多人!不过大战在即,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就那么待着吧,人多热闹!就在王世充忙着安顿洛阳城内的时候,一个老朋友不请自到,这个老朋友是谁呢?罗士信!罗士信作为前锋包围了洛阳城西的慈涧,对于这个老朋友,王世充自然很重视,亲率三万大军前往慈涧增援。本来王世充以为这三万人足够震慑住罗士信,没想到不仅没有镇住罗士信,自己反而被吓到了。为什么呢?李世民来了。李世民自己来也不可怕,可问题是李世民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了点人来到慈涧。

这个点是多少呢?也不多,步兵、骑兵混合编队五万人!李世民的五万人,再加上罗士信的先锋部队,熟读兵书的王世充知道下一步李世民要干什么了,孙子兵法上写得明明白白:“倍则击之。”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撤吧,撤回城内再说。趁着李世民和罗士信还没有形成合围,王世充率军从缝隙中撤了出来。其实这个缝隙是李世民故意留的,为的就是把王世充逼回洛阳城,毕竟关起门来,狗就好打了!王世充一回城,李世民就开始了部署,行军总管史万宝进军龙门,将军刘德威穿过太行山,东下包围河南沁阳,上谷公王君廓攻击洛阳粮食补给线,务必让洛阳颗粒无收,怀州总管黄君汉攻击回洛城,李世民亲率主力于北邙山列阵连营,逼迫洛阳。李世民一逼迫,洛阳城内可就惨了!仓粟日尽,城中人相食。人们把土放在缸中,用水淘汰,沙石沉下,取其上浮泥,和着碎米,做成饼下肚,时间一长,人皆体肿而脚弱,倒毙路上接二连三。王世充政府官员也饱受无粮之苦,尚书郎卢君业、郭子高等皆死于沟壑。

时间进入八月,秦王李世民陈兵于青城宫,王世充率军对阵,隔涧两人对上了话。王世充曰:“隋末丧乱,天下分崩,长安、洛阳,各有分地,世充唯愿自守,不敢西侵。计熊、谷二州,相去非远,若欲取之,岂非度内?既敦邻好,所以不然。秦王乃盛相侵轶,远入吾地,三崤之道,千里馈粮,以此出师,未见其可。”李世民谓曰:“四海之内,皆承正朔,唯公执迷,独阻声教。东都士庶,亟请王师,关中义勇,感恩致力。至尊重违众愿,有斯吊伐。若转祸来降,则富贵可保;如欲相抗,无假多言。”两人的对话表露了两个人的底气,,王世充没有底气,想谈,李世民底气十足,想打。战争就是这样,弱者想谈,强者想打,是打是谈,实力说了算!战争开始后,投降接踵而至。九月十三日,王世充任命的显州总管田瓒举二十五州投降。这一投降可要了王世充的亲命,显州地面正好位于洛阳与襄阳中间,显州一降,洛阳与襄阳的交通全断,这样襄阳就指望不上了,想脱困王世充就只能靠洛阳生产自救了。坏消息总是一个接着一个,九月十七日,李世民部下将领王君廓攻克轘辕(河南登封县西北),王世充外围的援助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