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
961300000094

第94章 天下乱战 (2)

他虐待俘虏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先把人悬挂在火上,一面烤,一面砍四肢,一面还慢慢地割肉,然后和蔼地对身边的士兵说:“赏你的,吃了吧!”至于他逼迫富人交钱的手段,那更绝,把所有的富人聚集到一起,第一个动作,头朝下,拿大顶,自己拿不了大顶的,没关系,用绳子给你做辅助。富人们拿着大顶,薛仁果一边解释,请大家来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请大家吃点醋。拿大顶的富人总算松了一口气,闹了半天也就是吃点醋啊。

紧接着富人们又开始哭爹喊娘,死也不吃那醋了,原来他们把问题想简单了,人家薛仁果是请他们吃醋,不过条件是用鼻子吃,吐出来不算!一顿醋灌下来,所有的富人都趴下了,眼巴巴地看着薛仁果,忙不迭地求饶:“薛爷,别绕弯子了,要钱您说个数吧!”对于薛仁果这个儿子,老皇帝薛举还是经常教育的,只可惜收效基本为零,每每薛举只能叹口气:“你呀,才干足以成就大事,对人却苛刻残暴,终有一天你会毁了我建立的帝国和薛氏满门!”知子莫若父,此言不虚啊!在薛举的身后,小薛皇帝薛仁果按照父亲预言的轨迹出发,既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又展示了自己的残暴,然后一头扎进了自己挖好的坟墓。公元618年八月十七日,李渊再次任命李世民为西征元帅,目标小薛皇帝薛仁果。这一次李世民卷土重来,他要洗刷自己的耻辱,同时期待洗刷耻辱的还有白丁刘文静和殷开山。在李世民到达前线之前,薛仁果还是耍了一番威风的,事实证明,这个人其实很有军事才能。九月十二日,唐朝秦州军区总管窦轨攻打薛仁果失败,全军败退,这下就苦了镇守泾州的征兵府司令刘感。那个年月城里的储备粮一般都没有多少,薛仁果一围城,泾州就断了粮。

一无所有的刘感没有办法,只能杀了自己的马分给大家充饥,而他自己就捡点马骨头煮点汤然后再拌点碎木屑就算下了肚。在刘感的艰难维持下,泾州总算守了下来,等来了长平王李叔良的部队。按说即使李叔良参战,薛仁果也未必不敌,然而这时薛仁果却对外宣称:“粮食吃没了,撤军!”粮食吃没了还昭告天下,这不是饿缺氧了就是阴谋诡计,长平王李叔良以为薛仁果是饿缺氧了,却没想到是薛仁果的阴谋诡计。九月十三日,薛仁果就让人向李叔良诈降,声称高庶城的秦军都撤了,赶紧派人去接收吧!不知是计的李叔良派刘感前去接收,没想到这一派就把刘感派到了鬼门关。刘感到了高庶城下,按照接应的暗号上去敲门,城上的人出来回应说,门锁了,你们翻城进来吧。刘感一合计,翻城太慢,谁说开门一定要用钥匙呢,火也可以当钥匙。令刘感没有想到的是,手下的士兵刚点上火,城上的人就用水浇灭了,这一浇也浇醒了刘感,坏了,又是圈套。

刘感再看时,城上已经燃起了三炷烽火,坏了,有埋伏,快跑,不跑就来不及了!终究还是来不及了,刘感的部队没跑多远就被薛仁果团团围住,这部分唐军又成了薛仁果的磨刀石,不过薛仁果倒是留下了刘感,他要用这个人去打开泾州的城门。然而薛仁果还是想错了,他以为刘感是一把开启泾州的钥匙,却没有想到刘感用自己最后的勇气为泾州又加了一把锁,而这把锁又胜过了千把万把。薛仁果押着刘感到了泾州城下,命令刘感告诉守军:“援军来不了了,大家赶紧投降吧!”刘感答应得很痛快,没想到到了泾州城下,喊出来的话却变了味。

在泾州城下,刘感用最大的力气向城上高喊:“秦王率数十万大军已经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不要担忧,只管坚守到底!”喊完这句话,刘感解脱了,在他看来,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泾州城出一份力,死又何惧!薛仁果疯了,他没想到有人会贪死怕生到这个程度,不是想死吗?薛某成全你!刘感被绑在泾州城下,土埋到了他的膝盖,薛仁果亲自骑马来回对着刘感射箭,薛仁果的箭不停,刘感的骂声不停,渐渐地刘感没有了声音,然而他却把信心留给了泾州城。无论什么时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几乎与此同时,李世民率军抵达了高墌城,这里将是他与薛仁果的决战之地。这一次李世民的战术很简单,一点含金量都没有,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字,“拖”。无论薛仁果的部队怎么叫板,李世民就是不出战,反正大营内的粮食有的是,拖几个月一点问题没有。李世民没有粮食问题,可薛仁果顶不住了,他的粮食储备根本没有那么多,再加上李世民把高墌城与外界的联系切断,外面的粮食运不进来,里面的粮食又长不出来,六十余天之后,薛仁果的部队断粮了。

比断粮更可怕的是,薛仁果的部属也跟他不一条心了,当初当皇太子时,薛仁果跟大将们关系就很僵,现在当了皇帝不仅关系没有好转,反而更僵了。这时忠诚于老薛家的卫尉卿郝瑗又因为过度思念老薛皇帝薛举哭坏了身体,一命也归了西,剩下的所有问题只能薛仁果自己一个人扛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无粮,一天就慌。这时,断粮的薛仁果部队有人开始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知道,复仇的时间到了!不过这次复仇还是很有层次感,李世民先派出行军总管梁实驻军浅水原,任务很简单:挨打,务必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关起营门当缩头乌龟就行,只要没被打死就接着挨打。碰上这样的便宜,薛仁果的部将宗罗睺自然不能客气,连续几天对着梁实的大营大打出手,可无论怎么打,梁实就是不出来。就在宗罗睺疑惑时,李世民又出了一张牌,右武侯大将军庞玉,他的任务是列阵浅水原,既要挨打也要打人。要说庞玉这个活也很苦,李世民给他的兵不多,而宗罗睺又集中兵力向他开打,这一顿打让他终生难忘。

就在庞玉快支撑不住的时候,李世民从浅水原北突然出现,冲击宗罗睺的部队,形势瞬间急转直下,而李世民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在了最前面,他就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唐军的复仇之战。这一战很快有了眉目,宗罗睺的部队崩溃,被杀数千人,残余部队向高嗻城里撤,显然他们想尽快退出这场战斗。然而战争一旦开始,就成了双方的游戏,宗罗睺想退出,而李世民根本不答应,他集结两千骑兵,目标高嗻城!不带步兵,没有攻城工具,李世民疯了?秦州行军总管、李世民的舅舅窦轨死命地拉住了战马的缰绳,他不能让这个外甥去送死,否则没法跟姐夫交代。此时的李世民倒是一脸的坦然:“此时已成破竹之势,只要追击,一切迎刃可解,舅父不必多说!”高嗻城下,薛仁果城下列阵,李世民在泾水旁扎营,两军相对,比的是士气,比的是信心。正如李世民所料,薛仁果的部队信心已经崩盘,此时的薛仁果就是一头看起来吓人的纸老虎,只要吹几口气,这只纸老虎就倒了架。薛仁果手下的勇将浑斡等人率先吹出了第一口气,这几个人也不顾薛仁果的面子,就在阵前上演了投降李世民的真人秀,见过气人的,没见过这么气人的。

薛仁果没有办法,一盘算还是先回城坚守吧,隔着一道城墙,至少投降的人没有那么多。然而这一退,薛仁果就注定了老薛家的败局。当夜,李世民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赶到,李世民一挥手,围起来,让薛仁果知道围城的滋味。这一夜,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拼了命地想出来。薛仁果的算盘打错了,城墙尽管可以挡住投降士兵的身体,却挡不住投降士兵的心。城门关了,从城门出城的路断了,然而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很快城墙就成了投降士兵的路,守城的士兵源源不断地从城上顺着城墙溜下来,然后一溜小跑投了唐军。这一夜高墌城成了被水泡过的蚂蚁窝,逃命的蚂蚁源源不断地跑到了唐军的大营,而蚁王薛仁果除了一声叹息,再无办法。十一月八日,小薛皇帝薛仁果出城投降李世民,老薛皇帝想到没有做到的事情,他的儿子替他做到了。然而等待投降皇帝的结局却没有褚亮说得那么美妙,投降的薛仁果没有等来父亲生前期待的荣华富贵,等来的却是刀斧手的一刀。薛仁果终于验证了父亲薛举的预言,真是知子莫若父!与薛仁果的悲惨收场不同,忽悠薛举的褚亮却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

对褚亮闻名已久的李世民在投降的人群中到处寻找他,最后在人堆里找到了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褚亮,从此褚亮受到李世民的礼遇,当上了秦王府的王府文学,由此也引出了日后的托孤重臣褚遂良。在太宗的晚年,褚遂良能得到信任担当托孤重臣,其实这段君臣际遇从父亲褚亮就开始了。起义对薛举父子来说是一场悲剧,而对于褚亮这些读书人来说却是机遇,那些遍地都是的山寨,其实是读书人从茅庐走向庙堂的桥梁,有些人走通了,比如褚亮、魏征、岑文本,有些人却走断了,比如李密。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何处理薛举残余势力的问题上,李世民和时任光禄勋的李密发生了分歧,李密主张一网打尽,李世民却主张网开一面,只诛领头!事实证明,李世民的主张是正确的,而李密则犯了矛盾扩大化的原则,毕竟参与起义的人大多数都是良民,只要招降得体,世上就没有乱民,只有良民,隋炀帝杨广如果学到李世民的这一点,隋末农民起义的火焰绝不会蔓延到救无可救!西征薛举,大获成功,李世民也拉开了他平叛天下的大幕。从此李世民也在路上,同隋炀帝杨广不同,杨广巡游天下,李世民平叛天下。然而,在李世民平叛天下的同时,太子、秦王、齐王的兄弟之争也在不经意中酝酿,在李世民为李唐天下洗牌的同时,兄弟三人也在酝酿着兄弟三人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