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如果这是宋史3
961700000057

第57章 士兵们的潜台词 (1)

史书记载到这里,刘平的反应是对部下高喊——现在战斗正急,你们先自己记着,战后我重赏你们!多么忠勇,但又多么可惜,他一心只想着战斗,没有发觉士兵们的潜台词。士兵也是人,需要休息,近六七天的急行军,再加上刚才的剧烈战斗,每个人都快到了极限。这时天黑了,将军我们是不是应该……没有人说撤退,可主将必须得能醒悟,必须迅速抉择。对面的敌人是自己的15倍,真的要一拼到底吗?历史没有给刘平犹豫的机会,不仅是他自己斗志的坚强,而是他根本就没那么想过。河对岸的李元昊也突然发起了进攻,他先打破金明寨,掳掠大批生力军,再让李士彬的母亲、妻子逃进延州城,刺激范雍,让他不顾一切地招集援军,甚至再派假探子要刘平分散军队,一批批地进城,这些所有的招数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要宋军疲于奔命,劳累不堪,直到在延州城外被他围城打援,一击全歼。现在时机到了,西夏人突然派出轻骑兵,快速渡河,突击宋军。宋军措手不及,被迫后退20余步。区区20步,最多不过30米,却变成了这次战斗,甚至大宋西北疆界的噩梦。

慌乱中刘平猛然觉得身后不对,回头一望,正看到自己的部队在溃散中!是谁?军中有懦夫,他看到了逃跑中的黄德和。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战斗中阵地前移后撤,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黄德和会逃跑?却不知懦夫不是在片刻间炼成的,黄懦夫在开战之后就一直躲在阵后,几乎没有参与战斗。而之前他和他的军队并没有像刘平、石元孙那样赶赴土门,去迎击李元昊。他本是生力军,却在战斗稍微有些凶险时选择逃跑!说什么都晚了,逃跑就像瘟疫,在宋军中迅速波及,战局在一瞬间崩溃,刘平所能做的,就是派出自己的儿子刘宜孙去追赶逃兵,无论如何要拦住黄德和。他本人始终都坚守在最前沿,他不逃,他命令手下的亲兵把刀都拔出来,砍向后退的部下。为国而战,后退者死!一时之间人马奔涌,谁能拦得住?西夏人也绝不会再给宋军机会,他们源源不断地冲过冰河,胜利已经在握,宋军败了,就算是疯子都能看出这一点。但西夏人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世上真的会有人疯狂一般地选择攻击,在这种时刻,完全不计生死胜败,单枪匹马地冲向他们!勇将郭遵。

他冲向西夏人的时候只有孤身一人(独出入行间),那不是去追求胜利、荣誉或者金钱赏赐,他知道自己必死(期必死),但一定要战斗,给身后的刘平以喘息的时间!战斗中郭遵扔掉了铁杵,以铁枪冲阵,史称其“所向披靡”。西夏人稍微退却,他换了更沉重的铁槊,再次深入敌阵,这时西夏人的招数很阴险,他们暗中布下了绊马索,要活捉他。郭遵有如神助,几条长索都被他一一斩断,跟着更加深入重围,把敌人牢牢地吸引在身边。但暴雨不终朝,这样的冲击没办法长久保持,他的死亡终于来临。西夏人乱箭齐发,他连人带马死在了敌军丛中。在他的身后,刘平终于成功地留住了一千余人,宋军重新整军列阵,再次挡在西夏人面前。战斗仍然没有结束!还要战斗?当年的西夏人肯定在摇头,他们摸不清对面的这些宋军在想什么。要是能,他们就不是傻大兵,而是心理学家,而且是汉民族的特有心理学家了。一千多个人站在15万人面前是什么概念,还想再打,是找死还是疯头傻掉了?至少在他们以往的那些敌人,比如,回鹘、吐蕃人的身上,从没见过这一点。

但并不妨碍他们杀过去,他们兴高采烈地杀了过去,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到嘴的肥肉随便啃了!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这一千多个宋朝人和他们一共缠斗了……3天!难以想象这3天是怎么度过的,不必分析都可以肯定,根本没法正面交锋,只有边打边走,而在游牧民族的庞大骑兵阵容前缠斗3天,那是怎样不可想象的难度。可是刘平、石元孙他们做到了,而且3天之后,是西夏人后退了。西夏人直接撤回到冰河的东岸,很明显,不跟你们玩了,这些宋朝疯子,打不死拖不垮,那就放过你们,我们去办正事,去攻下延州城,打通杀进宋朝腹地的通道。这时刘平的军队再也无能为力,你可以和15万人为敌,但没法把他们包围,限制15万人的行动吧?军队已经被挤干榨尽,再也没法支撑了。西夏人退走,刘平率军后撤到西南方一个小山头,立下7座营栅自保。暮色苍茫,终于又到了夜晚。突然间栅栏外面有人问,你们的主将在哪儿?西夏人又回来了,这些卑鄙的东西仍然在打鬼主义,就是不敢像条汉子那样闯营劫寨。愤怒之余,刘平告诫手下别回答。

于是一片沉默,但是没一会儿,居然有人叫门!来的人自报身份,说是延州城里的使者,范雍范大人派来传令的……不知道他说着说着是不是突然发抖,因为宋军满寨的将士也都在发抖,是气乐的。混账东西,就算骗人也得有点起码的技术含量吧?这招儿你们3天前才用过,当宋朝人都是白痴?!刘平二话没说,拉出去,砍了。接下来营寨外面就像开了个夜市大集,一下子人声鼎沸,不知道有多少党项人围了上来,从夜里四更天开始,不停地大呼小叫。第一次喊——如许残卒,不降何待?营寨里面的回答是——狗贼,你不降,我为什么要投降?明天救兵就到,就是你们的死期!第二次喊话发生在黎明前,党项人再没有耐心,他们直接说——到底降不降,不降,你们全都死!刘平的回答很正规——你想议和吗?我倒是可以替你带个话。谈判破裂,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再劝降就是自取其辱。天亮了,李元昊从河东调来大批人马,四面围山,开始进攻。跑不动的宋军注定了只有一个命运——坚守。但奇迹再也没法发生,凌晨时分营栅倒塌,宋军鄜延路刘平、石元孙所部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宋、夏战争的第一幕,至此结束。宋军在延州城外的战场上一败涂地,不管过程怎样,结局是西夏人赢了。但奇怪的是,西夏人却没有乘胜进兵,攻打延州城,把宋朝的西大门一举打开,反而突然间退兵了。李元昊撤退,这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说他是第一次攻打像宋朝这样的超级庞大的帝国,心理上还不成熟,所以见好就收;有的归结为当年漫天的大雪,说游牧民族也是人,他们来打仗,带的御寒设备不够,怕雪后太冷,人马冻伤,所以退走是上策;更有人说是某些战报误导了李元昊,说宋朝已经再次派兵,像上次一样杀进了他的老巢,他怕后院起火,才不得不回家。这都是错的,第一,既然进饭店,还怕饭太多?李元昊已经灭过回鹘、打过吐蕃,事实证明了他是个以灭国为目标的征服者,区区宋朝的边境城市就能让他心虚?开玩笑。第二就更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