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风雨
9673000000058

第58章 桃 源

这方外势力盘根错节,跟各方势力都有所牵连,千年以来历尽各种风雨,而矗立不倒。况且李鸿星的‘天机策’真要是流传开来,可真是功德无量之举呀,光凭此,这些寺庙、道观还不趋之若鹜呀。

王主薄思虑后,不由的朗声赞道:“大人此举,可谓是深谋远虑呀。得此些方外之人相助,此书必可行传于天下,更可得无量功德。”

“正因为这天下各州府县,皆有寺庙、道观存在,为了让此书更快的传播与天下,我也只能先行依靠这些方外之人了。”李鸿星言毕后,不由的轻叹了一声。

前世的李鸿星虽说是个职业股民,但为了磨练心境,也算半个修行之人。对于一些佛经道典也多有涉猎。

对于寺庙、道观其虽不排斥,但从历史上也知晓,寺庙、道观等方外势力的壮大,对于统治者而言,却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

即使是朱元璋出身寺于庙,取得天下后也不敢让佛教势力壮大。朱棣得道衍和尚(即姚广孝)之谋,方取天下,也同样没有让佛教壮大。各朝统治者对于方外势力,都是有所提防警觉的。

李鸿星现在人孤势弱,权宜之下,也只能先倚重于寺庙僧院了,日后恐怕还要生出些事端来,但权衡轻重之下,目前也只能如此行事了。

这几日,李鸿星也是不断的忙碌着,对于兵士的训练也是更加严格了,还不断的强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由于不远之处就靠近城镇,对于军纪上的要求也抓的更紧,军法官们也是不断的在营地和镇中出没,对于一些违犯军纪之人,处罚起来更是好不手软。

此外李鸿星也将原来的石家堡改名为桃源堡了,也希望此处能够成为一片世外桃源。另外为了稳定地方,他下一步就是准备剿匪了。

他先派人去通知四方山寨匪堡,只要十日之内向其投诚,以往之事概不追究,日后只要安分为民即好,同样也免其田赋丁税。但有那不思悔改之人,十日后定派遣大军,行那霹雳之举,一举铲灭那土匪山贼。

这一日,阶州知州耿应烈独坐厅中,正在那长吁短叹之中。去岁阶州大旱,随后又遭蝗灾肆虐,更使岁无余粮。这虽快要入春了,可距收获之际还有几月之遥,城外灾民更是嗷嗷待哺。

州库中的粮食也快要见底了,再这样下去,可真熬不到收粮之际,到时可要饿死无数百姓呀。如此情景,不由的使他心急如焚。

正在此时,从厅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就见‘同知’张朝忠手拿一物,兴冲冲的闯了进来,后面还紧跟着院中的一名管家,正在行拦阻之意。

耿应烈见状,微皱起了眉头,先冲着后面的管家挥了挥手,示意其先行下去。随后便没好气的朗声斥责道:“何事使汝如此失礼,竟不待人通禀便闯入厅中?”

这时,阶州同知张朝忠也意识到此举不妥,连忙施礼告罪道:“下官失礼了,还望大人恕罪。”

随后他又将手中之物扬起,高兴的继续朗声言道:“大人,今日下官收到一份文书,有望解城中灾民之困扰,还请大人一观。”言毕,便将手中的文书递上前去。

耿应烈听闻后,也不由的一喜,难道是朝廷准备发粮赈灾了?但即使朝廷准备发粮赈灾,恐怕时日也会漫长无比,即使到时真正发下银粮来,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吧。但不管怎么说,有赈灾总比没有的强。

知州耿应烈接过文书,抽出信瓤,打开后仔细观看起来。看到一半之时,他不由的激动起来,“此人竟然有如此担当,尽然要修建道路,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好,好。”

但当耿应烈全部看完后,却面带犹豫之色。他沉思片刻后方缓声言道:“此人虽说欲行包税之举,此事也利于朝廷,可吾唯恐其行那收刮之举,一旦闹的底下百姓民怨沸腾,到时你我之间也不好向上差交代呀。”

阶州同知张朝忠听闻此言后,却只是淡然一笑:“大人不用如此顾虑。吾也因此问过来人。那人坦言道,李鸿星不仅行包税之举,更是免去了下面百姓所有的田赋丁税,唯一要求的就是百姓不得将手中余粮卖与旁人,只能卖与李鸿星,他以市价八成五到九成的价格购买百姓手中余粮。并且听闻那李鸿星已经将那石家堡改为‘桃源堡’了,意欲打造出一片世外桃源出来。”

知州耿应烈听闻此言后连忙问道:“果真如此?”见张朝忠肯定的点着头,他才放下心来。

接着又不住的喃喃低语起‘桃源’二字来。好一会才长叹一声言道:“哎,‘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陶渊明早已在诗中点明了桃花源的真谛了,只要无赋税之扰,处处皆可成桃源。可叹世人千年来,却无人做到,哎!”

阶州同知张朝忠听闻此言,也是默然无语,好一会才缓声笑着言道:“大人不用介怀。大人治下能够出现如此人物,流传出去,也是段佳话。何况日后我等得闲之余,也可以去浏览一番,看看能否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媲美。”

耿应烈听闻此言后,脸上也不由的露出憧憬之色:“的确如此,日后闲暇之时,你我可一同前往一游。”

张朝忠点了点头,随后又笑着轻声言道:“大人,那李鸿星要修建道路,兴修水利,需要大量的人手。其想要招收一批灾民前去那里劳作,还望州府能够通告一下,也好让其招募灾民前往。大人,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置方好。”

耿应烈听闻后,先苦笑了一下,无奈的言道:“州里的粮食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再过两月就要断粮了。现在李鸿星愿意招募灾民修路,也是一法,毕竟可以活民无数,另外也可以缓解州府的困境。这件事情还是大力支持的好。张同知,此事便由汝来负责好了。有什么事情了,就由吾来担当。”

张朝忠听闻耿知州愿将此事承担下来,也就安下心来,连忙点头应下。随后二人又闲聊了一番,张朝忠便起身告辞离去。

待张朝忠离去后,耿应烈也不由的轻松了许多。现在有人愿意接受灾民,那么剩下的粮食也就有望熬到夏收之际,对于州府来说可是件好事。毕竟一旦州内出现饿死大批民众的事情,对其而言都是场祸事。此状祸事有望弥散,其心中也算放下块石头。

随后他又快步来到书房,找寻了一番,将载有陶渊明之诗作的书籍取出,待翻到《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后,又缓缓的朗声读出。

读完后,其又翻到了王安石写的《桃源行》一诗。待读到诗中‘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一语后,沉思无语,半响后方长叹一声。

随即又取来笔墨,找了张帖子,仔细的将李鸿星三字书于贴上,待墨干后,挂于书架之上。

李鸿星这两日还在不停的忙碌着,待将一些事物打理妥当后,便领着王主薄往平洛驿赶去,去主持此次召集寺庙、道观的聚会。

其之所以将召集地点设在平洛驿,一来此处周围寺庙众多,距离较近,另外就是李鸿星也想赶来看看,铁矿和煤矿的生产情况。

随着距离平洛驿越来越近了,路上聚集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起来,无数的百姓都在努力的忙碌着,奋力的挖土开渠,整修道路,修建水利。

其中还有不少的老人和小孩,也在力所能及的运送着一些泥土、石块。在空旷靠近河岸之处,还搭建了无数的木屋、帐篷。无数的妇女、老人也在其中穿梭忙碌着,帮忙做饭弄菜,浆洗衣物。

李鸿星见到没有那些手挥皮鞭,高声怒喝打骂的监工,便欣慰的点了点头。只要肯劳动,这里就会每天管两顿饱饭的,而且青壮每日发粮一升,老弱发粮半升。

虽说让些老弱妇孺们,也同样要干活劳动,但李鸿星目前还处于艰难时期,再说了,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呀,李鸿星可不想免费救济,最后还弄个里外不是人。

待李鸿星等人来到了平洛驿站外,驿丞李云聪早已带人等候多时了。

他见李鸿星等人到来后,连忙快步迎上前去,待李鸿星跳下马后,他激动异常的朗声言道:“多谢大人此次铲除了那恶霸石寿德父子三人,替我报了血海深仇。云聪此生无以为报,只有一条薄命交予大人,此生只愿追随在大人身侧,已报犬马之劳。”说完后,就跪倒于地,给李鸿星磕了三个响头。

李鸿星见状,连忙将其搀扶起来,不住的安抚道:“那石寿德父子三人作恶多端,犯下如此多天怒人怨之事,正义之士闻之,无不义愤填膺。吾也是顺天应人,铲除此贼,当不得汝以自身性命相酬。日后只要多多用心办事,给百姓带来实惠,便是报答我了。”

作者说明:

本文所说的阶州知州耿应烈,和同知张朝忠也是历史上真实出现的人物。书中的一些地方官员,会尽量选择历史上所记载的,实在找不到了,在替代了。

耿应烈是云南九滇举人。崇祯二年,知阶州。当时阶州兵卒周大旺发动兵变,朝廷派兵剿叛。当时,秋禾方熟,官兵军纪不整,纵马践踏农田。阶州知州耿应烈率士民数百号哭于辕门。帅闻之,肉袒谢罪。此后自是秋毫无犯。

当时派兵进入阶州剿灭乱兵的将领,应该是明副总兵贺虎臣。

以上记载来自《武都阶州直隶州乡卖志卷之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