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风雨
9673000000079

第79章 第七十八 功绩点

随后一名身着小贩货郎打扮,面色黑瘦的中年男子进入屋内。其来到知县近前先行扑倒跪倒在地,叩头见礼。

郭知县见状连忙唤其起身回话。那名探子起身后朗声言道:前几日铁楼寨来了一伙外地的汉人,不知与那寨主何木西商谈些什么。现在铁楼寨正在召集附近的番寨,还联系了白马寨那里的生番。现在一些生番,正携带兵刃往铁楼寨那里聚集,看情况可能会对县城不利,还望大人定夺。

郭知县和张守备闻后不由的大惊。前几个月就是这铁楼寨何木西出面,连络四方番寨后,才出兵抢掠县城的。不想此次又是这铁楼寨,再次召集四方番寨,看情况恐非幸事。

待将报信之人打发下去后,郭知县不由的沉声苦言道:“张守备,此事恐非幸事,你我要早作安排了。李鸿星那里,你随后就去探视一番,无论如何,都要让其先行留在此地,共抗生番抢掠了。只要其能够答应留下来,什么条件都可以应允,一切都要张守备多费心了。”

张守备闻此也是面带苦笑,但还是坚定的点头应了下来,随后便起身告辞,向李鸿星的军营赶去。

当李鸿星听闻张守备前来拜访,不由的有些诧异,但还是亲自率人出营相迎。

待将张守备迎入大帐中,上好茶水后,先行寒暄问候了几句,李鸿星便缓声轻言道:“不知张大人此次前来,是为何事?”

张守备闻此稍微犹豫了一下,随后面带苦笑缓声言道:

“实不相瞒,刚刚吾接到哨探来报,闻那生番又有异动,正在召聚人马,意图不轨。虽不知其意欲何为,但思来想去,其图谋此地县城之心不死,很有可能会再次出兵抢掠县城。”

李鸿星闻听那生番,准备再次出兵抢掠县城,也是不由的大惊,脱口而出道:“那生番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其竟然目无王法不成?”

张守备也是无奈的长叹一声:“哎,此地生番不宁,也是长久之事。官府也曾围剿了几回,但其一见朝廷大军围剿,便躲入深山老林之中,收效甚微。朝廷又不能久驻大军与此,以使此地生番叛乱不断。

前几个月本县就遭生番抢掠,虽打退了生番,但县内也是伤亡惨重,以至于现在都未能恢复元气。县内如今可用兵丁青壮不足千人,更是缺兵少器,实在难以抵挡此次生番攻掠。所以此次还要请李团练相助,共抗生番了。”

李鸿星闻后,稍一沉思,便满口应了下来:“既然那生番欲攻掠县城,吾既然来到此地,自不能袖手旁观,愿与张守备共御强敌了。”

张守备见其应允下来,愿意留下来共抗生番攻掠,才放下心来,连忙笑着朗声言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能得李团练相助,我文州城自可安然无恙。李团练请放心,县内自然是不会亏待李团练的,粮草等一应物资,都由县城供应。事后,吾在让县内凑些赏银,到时再发给众位兵士。你看,如此可好?”

李鸿星笑着点了点头:“如此甚好,那就多谢张大人了。”

张守备见其已然应允共抗番贼,心情也放松了下来,随后缓声笑着询问道:“李团练,汝还有何等需求,尽管道来,只要吾能办到,定当竭尽所能。”

李鸿星见其开始问价了,略微深思片刻,便缓声言道:“还望张大人知晓,吾军中火器众多,一旦生番来犯,能否由吾军来指挥城防之事呢?当然了,吾军也只是指挥五里关一处的防务,县城之防务,还是由张大人自行做主了。”

张守备听闻其只是负责,前沿五里关一处的城防指挥,哪有不愿意之说,连忙笑着点头应允下来。

李鸿星随后又继续缓声言道:“不瞒张大人,吾军中火器虽多,一旦与敌开战,火药铅弹损耗巨大。万一这火药铅弹不能及时供应,我军实力则难以发挥,如此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张守备闻听此言,也不由皱起了眉头。他也见过李鸿星的军势了,知其有一大半兵卒都使用火枪,更是随军携带了五六十门小型火炮。

据他所知,这火器虽野战不佳,但守城还是相当不错的。有这么多的火器来防守县城,定可保县城无恙。可一旦火药耗尽,这火器也就成为一堆的烧火棍而已。

张守备沉思片刻后,也只能无奈的摇头苦笑道:“李团练,县内也无多少火器可用,所以这火药方面恐怕难以接济,只能靠李团练自行谋划,从阶州城运送而来了。”

李鸿星听闻此言后,无奈的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只是从阶州至此,路途遥远,道路难行,一路上还要经过不少番寨土堡。吾欲沿白龙江水运先行至玉垒关,再从玉垒关走旱路运送物资至此,张大人觉的此举可行否?”

张守备听闻其欲先走水路,后走旱路,觉的也是一法,不由的称赞道:“此举当然可行。不仅运送迅速,还可以绕过番寨土堡,安全上也更加便利。”

李鸿星随后微微一笑,缓声轻言道:“吾欲在临江关,和玉垒关内设置辎重营地,以便存放和押运物资。另外吾还缺少货船,准备在玉垒关下游寻一地段,打造货船,此事还望张大人能够应允,在下定然是感激不尽。”

张守备听闻其欲在临江关,和玉垒关设置辎重营地。虽说那临江关河玉垒关离县城还有百余里之遥,驻军也不多,但毕竟此二关属于文县的北边和东边的交通要道,被外人入驻,终有些不妥。

看到张守备默然无语,李鸿星端起案上茶杯,先抿了口茶,随后笑着缓声言道:

“此次生番聚乱,吾恰巧在此。若日后再有生番聚乱,张大人何以拒之?有吾的兵卒驻守在临江关和玉垒关,一来可为文县守护北边和东边之地,另外日后万一文县有事,也可迅速出兵救援,如此两利之事,有何不可呢?”

张守备听闻此言,觉的也是在理。毕竟那两关离此较远,也仅有几十名兵卒而已,真正要是有事,也难以守护。

而此次也是恰好李鸿星带兵来此,要是其离去后,日后再要有事,可就再无援军可唤了。毕竟对其而言,关防只是小事,县城安危才是大事。一旦县城失守,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虽然其心中有些意动,但其嘴上还是推托道:“但此事毕竟有违军规,另外吾也不好与知县大人交代呀。”

李鸿星随手将茶杯置于案上,然后笑着朗声言道:“事成之后,吾在送张大人五门虎蹲炮,已做城防之用。另外吾在每年送上纹银五百两,做为占用船厂之地的地租。如此一来,张大人也可向知县大人有所交代了。张大人,你看如此可好?”

张守备听闻其愿意送上如此重礼,立马眼睛就眯起来了,随后更是笑着朗声言道:

“既然如此,吾也好向知县大人回复了。李团练放心,此事定无问题。吾回去就去书写公文,随后就给你送过来。下游之地,你圈好后,就让县里面给你备策,定不会误了李团练的大事。”

李鸿星见其应允了下来,也放下心来,接着又与张守备寒暄了一番,张守备便起身笑呵呵的告辞离去了。临走之际,李鸿星还让人取来二百两纹银,让其带回,已为定金。

待将张守备送走之后,李鸿星便命人将众将召集到帅帐议事。

待众将都已聚集到帅帐中,见过礼后,便侧坐在两旁。李鸿星将生番欲袭县城之事告知与众,大家更是兴奋不已,特别是张海和刘志勇二人,更是喜笑颜开,恨不得那生番立马来此攻城。

李鸿星见此情景,稍微愣了一下,随即一想便已知晓其中缘由。

李鸿星手下军卒,每月只是发放少量的粮饷,也只能够勉强度日。还好李鸿星每日管军卒,和其家小饱饭,还不断可以见着荤腥。

虽每日操练辛苦,但大家也都能够咬牙坚持下来。毕竟在现在的年月,连全家老小都可以吃上饱饭,还不断的可以尝到荤腥,这可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呀。

另外李鸿星还让丘健设置了‘功绩点’制度。不光出战打胜仗有功绩点可拿,即使平时日常的训练、巡逻、守城也有功绩点拿。当然了,功绩点的获取也跟任务的难易和功劳的大小有关。

像一般的一场胜仗,一等功绩就可得一百功绩点,二等功绩为七十,三等功绩为四十,四等功绩为二十。

而平日的训练、巡逻、守城等任务,一个月也可得十个功绩点。目前功绩点的主要用处,一是可以换取田地,一亩上好的水田也只需一百功绩点而已。

另外就是职位的升迁,优先提拔那些功绩点高的人了。当然了,以后李鸿星也会用功绩点来换取更多的东西,而不只是局限于田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