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983600000010

第10章 (2)

军平妈在一个晚上亲眼看到了欧阳晔送碧儿回来,两个人亲亲热热地话别,还清楚地听到欧阳晔说:“明天这个时候,我等你。”碧儿居然没有拒绝。军平妈疑惑了。这件事情在她的心里纠缠了很久,想亲口问问媳妇,但终于没有问。她跟军平爸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是搭同事的顺风车,回来也没听她提起过,军平好像也不知道的样子。还有,前一段时间,她经常晚回来,回家也不吃饭,说在食堂吃过了。这件事情很奇怪。”军平爸说:“可能是她的同事,看她不方便,带她一路。你不要乱猜。”想了想又嘱咐军平妈,“你不要去跟军平说什么,这种事情不能够乱说的。碧儿是个好孩子,我们要相信她。她不跟我们说,一定有她的原因。老太婆,年轻人的事情,我们不要管那么多。你只管好他们吃饭就行了。”军平妈一想也对,碧儿是有点不懂事,有时候会没大没小地顶撞,但她对军平的感情是很深的,这一点,她做妈的看在眼里,很欣慰。

军平妈认为,她的军平是很优秀的男孩,不论是长相还是家庭都是优中选优的条件。当初谈女朋友的时候,军平妈更喜欢另一个女孩子,是军平爸爸在组织部时的同事介绍的,某个省厅领导的女儿,叫做季晓晴。要长相有长相,要学问有学问,家庭条件当然也很好。难得的是人家也喜欢军平,为了军平还特意陪她这个老太婆喝茶吃饭逛街,那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气质,军平妈是非常欣赏的。可是呢,儿子自己不喜欢,非要喜欢碧儿。在以前的种种事情上,儿子都听自己的,唯独这一次,人生最重大的事情,儿子自己做了回主 ,而且,坚决地拒绝自己的正确意见。最后,她也只好同意。

碧儿除了长得比较讨喜,在军平妈的心里,可是没有一样比得上季晓晴的。

先说买东西的品位,军平妈打心眼里就有点看不上。军平没成家前,她给儿子准备的衣服从来没有杂牌货,随便买件衬衣,也要几百块。儿子喜欢打篮球,篮球鞋都是女儿女婿从国外带回来的。可是看看媳妇给儿子买的那些东西,都是商场过季的打折货。有一次买了一身西装,自己怎么看都不对劲,后来才知道,买的是国际品牌国内生产的,这怎么可以穿出去。自己心疼儿子,掏钱给儿子买点好衣服,媳妇还要不高兴,不但不高兴,还拒绝自己的资助,非要儿子穿着她买的那些打折货。季晓晴的品位就好得多,给自己挑的衣服和鞋子,样样都满自己的意,给军平选的两条领带也是高雅大方。真是什么样层次的家庭出什么样的人。

再说做饭的本事。碧儿会做两个菜是不错的,口味也还可以。可是做来做去,就是那两个菜,清清淡淡的,一点油星都不见,再不然就为了省事,买些羊肉、鱼片和青菜什么的吃火锅。火锅也叫菜么,乱七八糟地煮在一个锅里头,那羊肉涮一下就吃了,想想都不卫生。煲汤就喜欢放些红枣桂圆,一股子药味。有一次,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些紫苏来,加了黄瓜烧鳝段,那么一股子怪味道,结果他们全家一口没吃,都被碧儿一个人给吃了,还吃得津津有味的。军平吃惯军平妈做的淮扬菜,哪爱吃这个。这样,军平的营养怎么能够保证呢。季晓晴会不会做饭军平妈不知道,但看她点菜的口味,军平妈就喜欢,全是淮扬菜的口味。淮扬菜营养丰富,口味适中,多好,季晓晴的老家本来就是扬州的。

说到收拾家里家外,军平妈对碧儿的意见就更大了。军平结婚后,她和老头子因为外孙没人照顾,所以搬去了另一套房子住,但偶尔还是会回来看看。每次回来,家里都是乱七八糟的一大摊子,床上被子摊着,早上吃的饭碗摆满了桌子,洗衣机里衣服也不晒。每次回来,她都要忙里忙外地替她收拾。这一点,军平妈对碧儿尤其不满。虽然说是上班,但你早起个一个钟头,不就什么都来得及了。还是家里娇生惯养的给惯坏了。

这些事情琐琐碎碎的,军平妈没少在老头子面前叨叨,军平爸一开始还觉得老太婆要求太高。他经常劝军平妈,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觉得好就好,做老人的不要跟着瞎操心。另外,军平爸也觉得碧儿还是不错的。虽然家里不如自己家的地位和实力,总算也是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算得上知书明礼。对军平也不错,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总是先就着军平。

这一点,碧儿比军平好。军平从小被他妈和两个姐姐给宠坏了,什么好的都尽着他先,结了婚以后,军平和碧儿相处的时候,似乎也没有多少改变,他也许觉得碧儿什么都尽着他先是很自然的。军平爸不糊涂,他明白,他的儿子的确是个品质很好的孩子,但在这方面是有缺点的,他不如碧儿。他不是故意地不知谦让,他根本想不到。军平爸很了解自己的儿子,因为,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样,多亏了军平妈对他的照顾和忍让,他年纪越大,越体会出军平妈的好。从这个角度看碧儿,军平爸觉得,在自己妻子身上的很多美德,碧儿身上也都有。

但慢慢地,军平妈的叨叨有了效果,让军平爸觉得,碧儿缺点还是不少的。有时候脾气不大好,只要有点个不高兴,全挂脸上。他就亲眼看见过碧儿给脸色给军平看,虽然这样也没什么,军平妈年轻的时候,也经常跟自己生气。夫妻嘛,就是这样的。军平爸觉得这点上,老太婆有点不了解年轻人的方式。但是,上次,碧儿居然为了她弟弟的什么事情和军平妈大吵大嚷起来,军平爸就觉得,这就有点过分。当时他很想拿出老公公的权威来教育一下儿媳妇,但左思右想,还是没有这么做。因为他觉得,这么做,只会激化矛盾。总算碧儿还算知道点礼数,老太婆也不真糊涂,这事情就过去了。

他心里最介意的一件事情是军平毕业以后的工作问题。他是三代单传,到了军平这一代,连生了两个女儿,才有了军平。这个儿子有多么宝贝就不得而知了。从他和军平妈的想法,是要儿子留在身边的。他有能力把儿子安排得好好的。可是,就是因为碧儿一时的心血来潮,一门心思地要出国留学,军平也不知道怎么那么没有主见,也要和她一起去。出国留学有什么好,真的到一个好单位,想出国还怕没有机会吗?更可笑的是碧儿还想到要出国留学以后定居国外。这个女孩子,心可是太野了。整个大学的后两年,都是她鼓动着军平考这个考那个,他和军平妈那时候做了军平多少思想工作啊,偏偏就没有这个冯碧儿的几滴眼泪管用。

要不是快毕业的时候,军平还是没有申请到碧儿考上的那所学校的奖学金,只怕,现在他和军平妈想儿子也只能给军平打越洋电话了。谢天谢地,军平没有考取,这是最大的好事,但同时也耽误了他为儿子找工作的好时机。

军平毕业那年,军平爸按照早已设计好的方案着手给他找工作,市里两个办公厅的领导他都预先打了招呼,进了办公厅,军平的前途可以说一片光明。也就在那个时候,组织部的老同事又给介绍了省政府副秘书长的女儿季晓晴,多好的机会。如果不是军平的自身条件这么好,人家季秘书长的女儿怎么会反过来追求军平。可惜他这个儿子,一门心思只有爱情,只认碧儿一个,拒绝了人家。当然,这是军平的厚道之处,他觉得,这是儿子的优点,钟情重义无可厚非。但是,晓晴这孩子确实不错,样样比碧儿好。这个傻儿子怎么就看不到呢。军平爸有时候会畅想,如果,当初军平娶的是晓晴,那么,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呢。也许,他可以在退休前再上一个台阶,从副职变为正职,也许,军平能够顺顺利利地进某个省级机关,已经得到提拔重用了,又也许……

这个世界上,没有发生的也许实在是太多了,这种也许,让军平爸在某些时候,对碧儿也慢慢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军平爸觉得,军平为碧儿牺牲得太多。碧儿很应该为这种牺牲负责和感恩,所以,碧儿应该对军平好,因为,一个家庭里,女人本来就应该多照顾家庭和这个家庭的男人,这是女人的责任。这一点,军平妈做得很好,那碧儿也应该做得好。在这一点上,军平爸和军平妈是一致的。不一致的是,军平妈认为碧儿做得很不够好,军平爸认为,碧儿在年轻人里还算好的,但年轻人还需要慢慢地引导。

说回到军平当年找工作,军平爸是耿耿于怀的,碧儿的任性破坏了他的全盘计划,本来呢,他还劝着军平妈说,他们小两口出国也很好,军平二姐军莉就是两夫妻一起出了国又回来的,现在也挺好。可是碧儿完全不考虑军平的发展和需要,自顾着自地选择了自己适合的学校,军平只好硬起头皮也去考,结果可想而知,一个考上,一个考不上。本来他和军平妈把留学的钱都给军平准备好了,这下子一个措手不及,再去给军平找工作,办公厅早已经进了人,好不容易,凭着自己原来在组织部的那点根底,才把军平硬插进一个部门。要在机关好好发展,军平这入门的第一步,就已经不顺利了,他原本可以很顺利的。

军平妈在这件事情上还有一个不满意的,就是给碧儿找工作。军平考不上,碧儿理所当然要留下来,她的工作,碧儿父母是一点力都没有出,全是军平爸爸在那里忙。好不容易才放到了建委下属的事业单位,收入稳定,工作轻松,女人么,这不是挺好的嘛。可是碧儿妈还不满意,明里暗里地放话说,碧儿为了军平连出国都放弃了,结果找工作还进不了机关,放到个没有前途的事业单位。军平妈很是不以为然,进机关不是那么容易的,多少学生毕业,连这样的事业单位都进不去,都是去公司打工。碧儿父母在他们当地也许还有点能力,但那里毕竟是个地级市,和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不能比。对于碧儿妈,军平妈更有点不以为然。碧儿妈在事业上争强好胜,好好的当着中学老师,给提拔了当副校长还不够,又当处长。其实当了处长又怎么样,一个女人,还是应该以家庭为重,照顾好男人和孩子。可碧儿妈工作比男人都忙,家里的事情全部交给保姆,搞得这个碧儿,刚进门还为自己家里没有保姆大惊小怪的。家里这点事情,捎带手就做了,还用得着找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