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国梦,从我做起
9840200000157

第157章 郁林市长(四)

经过前面的一系列行动,市委和县市领导都非常赞同立国的经济政策和计划。

郁林市升级版的经济发展计划‘几镇一特产,几镇一产品’,轰轰烈烈的开始实行了。

建设特产食品批发市场,这个重头戏,也因此变得空前需要,立国顺势在市委会议,提出这个建设大项目:“我们郁林市计划种植这么多特产,农村经济将会在几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怎样想办法销售这些特产。我建议郁林市建一个特产食品批发市场,与周围的省市的食品批发市场连成一个网络,就能够迅速把我们郁林市的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

廖书记听了立国的建议,高兴的笑了,对于一贯严肃认真的廖书记来说,这是很难得一见的。

廖书记接过话说:“我正在考虑,我们郁林市要是一下子种植这么多特产,销售可就是一个大难题。没有想到,立国同志早有建设批发市场的打算,这样我就放心了。”

“这个方法很好,可谓是对症下药。不过呢,建设特产食品批发市场,需要很多资金,不知道周市长怎样弄到这一大笔资金?”主管经济的陀副市长,提出了一个很实在的问题。

“我在桂县的时候,已经和桂县几百个加工特产的食品厂老板谈过这个问题,他们深深懂得建设批发市场的重要性,一致要求建设这个市场,没有资金,他们可以投资建设。”立国胸有成竹的说出这些,让大家一下子充满了期待。

“估计桂县那些老板,可以投资多少钱?”廖书记很关心的问立国。

“一个多亿吧,还可以发动现在在郁林市做食品批发的老板来投资,资金就更多了。”立国微笑着说出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立国真的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建设市场的项目刚刚提出,建设市场的资金来源早就有了着落,让人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建设市场的地皮,安排在哪里好呢?”廖书记继续问立国,感觉他心里应该会有自己的打算。

“东环城路边,有一个乱石岗,方圆几里都是石头地,我已经亲自去看过了,没有人种植什么,就在那里荒着。我问过土地局的人,这些土地是市里管理的。市里划拨这些土地,专门集中建设批发市场,巨额的土地征收费都节省下来了。”

“这个想法太妙了。”廖书记称赞道。

“我想,把郁林市所有的批发市场都搬迁到哪里,原来的旧市场的土地,就可以拍卖给房地产商,开发房地产,卖给市民,拍卖所得估计有几十亿!郁林市几百个新的特产基地,就变成有米之炊了。”

立国神来之笔,画出来的这个大饼,喜得在座的人都不得不动容,个个喜笑颜开。这个大饼做好了,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好处的。农民致富了,财政收入多了,奖金也是不得不水涨船高的!这个道理,就算你不在乎,那为中国的富强而奋斗,也是很令人开心的事情。看着自己的祖国,一步步变强,变得好上加好,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受益者,哪怕你成为华侨,外国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尊敬有加,而不是处处为难,语言不敬。

……

这么简单的事情,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

开会的人,头脑仿佛给什么开了光,一下子顿悟了。这下子,我们郁林市肯定要飞速发展了,尊敬可不能拖后腿,要努力向前才行啊……

有了旧市场的地皮着抵押,银行肯定可以马上给政府贷款几十亿。有了这几十亿,郁林市各种各样的特产基地,资金来源马上解决。而且,特产食品批发市场是由农民种植的农产品供养的,现在回馈给农民,让他们种植更多的特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另外,这些增量种植的特产,最后还是这些批发商来购销,他们将会赚到更多的钱。这个妙招,让大家皆大欢喜啊。

还是立国有经济的大局观,什么都装在脑里了,方方面面的棋子都在心里下着,而且下得非常绝妙。把一盘本来是处处难下的棋,一下子搞活,变得充满生机!

“我们要在乱石岗建设四通八达的道路,主要的道路,要建设成为可以通过五十吨大货车的四车道道路,让所有装货的货车,24小时都畅通无阻。政府通过邀请原来的批发商和有投资愿意的私人老板,作为投资主力,投资建设各种新的更大的批发市场,把农民种植的特产,迅速销售到全国各地。政府计划要建设三十多个新市场,比如:特产食品批发市场,中药材市场,工业品市场等等市场,把乱石岗迅速变成黄金岗!”立国说得很兴奋,大家听得心潮澎湃。

掌声不由自主的响起来了……

“建设更美丽的郁林市,不能够靠缝缝补补,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这样搞的话,拆迁费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费用。我们要大力发展郁林市东面未开发的大片土地,一直开发到东环路,再建一个新的郁林市区!另外,要迅速建设一个立交桥,把横跨东环路的新城区和批发市场,连接成为一片。”立国把郁林市未来几年的大开发,都已经设想好了,而且是最节省钱,最容易开发,最好设计的大片空地。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加一个巨大的一条龙服务的各种行业都有的批发市场。想一想,就能够让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