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闻风拾水录
987300000080

第80章 逆门拾骨 (3)

“他们要找的应该是刘基生前写下的那本《阅世奇门》。”耿婆头也不抬地说道,“你这个傻小子……”

按耿婆的分析,韩笑他们是为了寻找这本记载着奇门遁甲精髓的古书。从时间上推测,村里发生怪事的时候,韩笑恰好在城里布局陷害我入狱。

耿婆让晖儿在网上查询了一下,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个时间段内,城市附近的县市地区同样有着类似的事件发生。

“他应该不是一个人来的,”耿婆道,“而是顺道带了一个研究队。”

“我知道下一步该去哪里了!”

“老凡,咋啦?想通了啥道道?”

“浙江文成县,去拜访一下刘老前辈。”

耿婆带上门,领着我们抄小道走了五里路,一家农贸货运站出现在眼前。

简朴的办公室内,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粗犷汉子笑脸相迎,耿婆跟他说了几句,那汉子立刻招呼来一辆双人座的厢式货车,爽快地把钥匙交给了我。

“嘿,您老还真有路子。”林岳瞅着车子咂嘴道,“大几万的车就这么送您了?”

耿婆没搭理林岳,自顾自上了车,四平八稳地坐在了后排座上。

“您这是……”我有些不解道。

“我有二十多年没好好走动了。”招呼晖儿和S上车后,耿婆悠然地说道,“老婆子也出去见见世面。”

“您老帮过那个大胡子吧?”林岳一路不死心地八卦道,“要不咋这么爽快地给您车呢?”

“他一家五口翻车在山沟里,碰巧我采药经过顺手救了他们。”耿婆闭着眼睛道。

文成县,石圃山中支,夏山之麓。

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追赠太师,溢文成,为明开国元勋。

无论之前在史书典籍上看到的记载有多么的神奇,刘基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刘伯温”这个名字或传说的范畴内。我也是这大多数人之一,直到亲眼看到这座诚意伯墓。

诚意伯墓占地大约有八百多平方米,墓前有石碑一方,上刻“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墓”。

站在墓前环视四周,附近的九支小山脉延伸至此,宛如九条自各方而来的神龙,在墓葬风水中,这种山势被称为“九龙朝会”。

墓前,离我站立处不远,有块形似墨砚的地块,正中隆起一个小小的土丘,乍一看去仿佛一颗半露在地面的龙珠。“龙珠”和九只“山龙”恰好结成了一处气脉汇集的穴,而诚意伯墓的位置正处于穴眼。

不过很奇怪,以刘基的身份地位,在明朝应该算是位极人臣了,但这墓穴前既无石兽也无石像,更是没有那些王侯将相墓前常见的石条石板围砌。

“这刘基也够惨的,帮着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算得上劳苦功高了。”林岳摇头道,“到头来被朱皇帝疑神疑鬼不说,死了也没个像样的排场。”

“呵呵,傻小子,这话让刘基听到,非骂你个不学无术不可。”耿婆笑骂道。

“刘基是风水大家,这么做应该是有他的用意吧?”晖儿思索道。

“丫头说得对,当年刘基的两个儿子弄了个三进三圈坟墓图,被他一把撕碎了。”耿婆娓娓道来,“他说,墓字上草下土,若用石铺,怎么生草?古人造字,大有讲究,人不能靠造坟墓立牌坊流芳百世。”

石砌封土,事实上是对地气的一种封阻,这在很多王侯将相的墓葬里屡见不鲜。作为一个深谙风水奇门的堪舆大家,且不论刘基生前的是非功过,单从其墓葬格局的独到之处便可见一斑。

不过,刘基的墓穴在清末和民国初期便被盗墓的无良贼群光顾过了,虽然他下葬时并没有什么珠宝玉器陪葬,但声名在外的刘伯温毕竟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聪明的刘基很清楚自己死后容易成为这些盗墓恶徒的目标,所以他自然有他的办法。

“这里有三个墓穴?!”我难以相信,无论我的听风还是林岳的遁木入地,都确确实实地探明地下只有一个墓穴,更何况“九龙朝会”争“龙珠”的这个穴眼并不大,怎么可能再在别处开穴安葬呢?

“听话听半边,凡事都这么曲解你俩怎么能有长进?!”耿婆板着脸道,“三奇掩衬,怎么就理解成三个墓穴呢?!”

三奇,奇门遁甲中将乙,丙,丁称为三奇,代表着天空中的日、月、星。

白天我们看不见月亮与星辰,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只因强烈的阳光遮掩了它们,加之地月转动的关系而已。夜间月圆明朗的时候,很多星辰也会看不见,道理依然。

之前被我认作“龙珠”的土丘事实上是个障眼法的骗局。

夏山之麓海拔近一千一百四十米左右,山势地形的变化较大,那块墨砚形的地块恰好利用了一个视觉误差,使人误以为其中的土丘就是九条山龙争的“龙珠”,却不知道真正的“龙珠”是刘基的这个坟山。

我绕过墓前,约步丈量,在北面的一处位置停了下来。

“山龙汇集,七步结穴。”风水格局篇上如是记载,我忽然明白诚意伯墓为什么一反常态地坐西向东,原来作为墓前龙珠案砂的假坟正好位于南面,两侧的笔架山峰恰好形成了“左青龙右白虎”的案砂格局。

“看来还算孺子可教。”耿婆看着我站立的位置,不住地点头道,“三奇掩衬,真假难分。”

“不过有一点我还是不清楚。”我沉思道,“为什么这里感觉不到刘基的墓室存在呢?”

“三奇环衬是墓葬中的奇门假穴法,很容易被虚布的格局影响。”耿婆用手在地面上叩了两下,“所以就要用沉土实葬,让墓穴与地脉完整结合起来。”

沉土实葬,便是将棺椁完全封埋,不建造中空的墓室,这种葬法一般多为民间百姓所用,而富贵王侯往往不会如此。

“整了半天在这儿啊。”林岳蹲在地上望着我脚下的土地,一脸无奈道,“这个刘基还真会折腾。”

“我们应该是来晚了。”S抹了抹地上的土说道,“这里有二次挖掘的痕迹。”

耿婆一愣,俯身捻起地上的浮土,放在鼻间闻了闻,又用舌尖尝了下味道,眉头立刻竖了起来。

“这帮家伙还是老把式。”耿婆有些气恼,转而向S问道,“丫头,你怎么看出来的?”

“这里是高山,土质中参杂了很多细小的碎石。”S抓起一把泥土道,“建筑挖掘中很容易将原本留在地下的这些细小碎石翻到表面上来。”

泥土中果然夹杂着一些细小的碎石,而周围地域的浮土里却没有。

“三天前有个摄制组来这里取过景。”晖儿在一边的电脑上飞速操作着,“从时间记录来看很可能是他们动的手脚。”

晖儿在城市论坛中找到了一些网友发布的信息,有人还上传了手机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一群人不知在忙碌着什么,照片的边角处一个斜靠在导演椅上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但因照片太小无法仔细分辨。

“可以把这块放大处理一下吗?”我向晖儿问道。

“位图放大失真比较厉害,我用图像动态补偿试试。”晖儿继续忙碌着。

照片的局部被放大了,处理后虽然不是十分清晰,但那人的面目却已经可以分辨。

“陈子浩!”照片上的人正是陈子浩,他的手中正拿着一本书。

那书的样式很像古代的线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