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考上公务员
987600000022

第22章 低调高调原则 (1)

春节仅有的几天假期,徐巍都用以拜年和拉关系,拜年当然少不了谢主任和黄科长,算是物尽其用了。当然,他也很想到王志明或者赵福山的家里坐坐,但自知斤两不够,勉强过去只会弄巧成拙,于是暂时按兵不动,留待来日方长。他深知“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是不行的,因此把握好过节之际,尽力让自己的庙宇香火鼎盛。

整个农历年黄金周,徐巍在充实的奔波中度过。到了大年初五,徐巍接到一个电话,是高中时候的班长林宛如打来的。她是少有的和徐巍一直保持联络的女同学,高中时期的女班长,读书最积极的女生。

“徐巍,明天晚上我们打算搞一次同学聚会,你应该会赏脸吧?”

“明晚啊?我应该有时间。”

“什么应该?好几个在外地工作的同学都回来了,总之我当你落实了。”林宛如的语气由疑问转为肯定。

“好,你说落实就落实,大班长说了算。”

林宛如又说明了聚会的地点,寒暄几句,挂了。

林宛如的来电让徐巍开始缅怀高中的生活。自从高三分班后,许多同学都没有再联系了。转眼间,又过去五年多了。时间确实不等人,难怪朱自清先生要写一篇《匆匆》。

缅怀的东西总是接连不断地出现,第二天中午,徐巍又接到了另一个电话。不过,这次的来电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对方一上来便热情地打招呼:“徐巍,好久不见了,今晚的同学聚会你会出席吧?你小子回来了都不找我。”言下之意,找他倒成了一种义务。

徐巍没有声纹识别系统的辨别能力,一时间无法断定对方的身份,但听语气应该是高中同学中的一位,为免对方伤心,他小心地附和着:“当然去,你也会去吧?真的好久没见面了!”一边用尽全部力气去想这人是谁。

对方听到徐巍的话,大为感动,遂开始回忆高中生活的点滴,说得相当投入。徐巍则仿佛侦探小说的读者,总是盼望着在故事结束前猜出凶手的身份。无奈事与愿违,直到谈话结束,仍无收获。

此君一番长篇大论之后,终于回到现实,他再次强调同窗之中,和徐巍感情最深,听得徐巍甚是惭愧。又说晚上开车来接他。直到挂线,徐巍都不知对方是谁。

未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徐巍给林宛如打了个电话,咨询那位开车来接他的司机的身份,一问之下,才知对方是董卫。

严格来说,他和董卫不算什么深交,虽然他俩曾是同桌,但因为兴趣相去甚远,话题不多。

董卫不学无术,当时在班上成绩倒数几名,最爱的事情就是睡觉。他经常说,老师的讲解是最佳的催眠曲,以致他寒暑假经常失眠。到了毕业那年,他硬是走了狗屎运,勉强考上了第四批的大专院校。

如今,他竟然主动来电话要接徐巍去和同学聚会,实属罕见。

徐巍当天下午去探望了一位老师,算是完成了所有的探访计划。傍晚时接到董卫电话,作为之前忘记对方姓名的补偿,徐巍开口就说:“老董,你终于来电了。”经此一说,他们两人的交情由点头之交一跃成为生死之交。

董卫受到感染,回话:“老徐,我现在过来接你,你准备好了没有?”

“早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好,我马上就到。”

放下电话,徐巍开始慢条斯理地梳头穿鞋换衣服。

董卫深受官场风气的影响,过了半个小时,终于到了徐巍楼下。徐巍刚好也到了楼下。

董卫开了一辆红色的凯迪拉克,生硬直拔的线条,方方正正的身材,透露出一种大气的华丽。副驾驶位已经坐了一人——林宛如。坦白说,第一眼看她时,徐巍差点认不出来。几年时间,她的变化很大,岁月在她身上只留下了几许成熟和风韵。她曾经是徐巍暗恋的对象,当然,只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尚停留于幻想阶段。暗恋的起因也很纯洁,就是因为她学习好,以至于在徐巍的意识里,没有留下多少关于她的相貌记录。

现实中,再见到曾经倾慕的人不一定让人欣喜,因为现实是残酷的,对方可能已被岁月摧残得难以入目又或者身材臃肿得难以辨认;正如伏尔泰笔下的老实人,流浪数年后再遇上曾经倾慕的男爵小姐,可惜对方已经变得又老又丑。

林宛如显然比男爵小姐漂亮,可见徐巍比老实人要幸运很多,因为他并不老实。

徐巍没有理会林姑娘,先和豪气的董卫见面寒暄。徐巍继承了电话里生死之交的称呼,把本应用在林宛如身上的话对他说:“老董,几年没见,变化很大啊,真的认不出来了。一个成功男士的模样。”董卫也过来拍了拍徐巍的肩膀,说:“老徐,别说笑了,上车吧。”

到了车里,徐巍才对林宛如说:“还是宛如厉害,这么多年都一如既往地漂亮。”林宛如连声回敬徐巍,赞他“这么多年都一如既往地会说话”。

徐巍于是把两人扯在一起攻击:“老董发达了,就相中我们的大班长了,真有眼光啊!”

林宛如慌忙辩白,董卫也附和着解释:“我是顺路把她带上,就算我愿意,人家也看不上我啦!”说话时口手并用,尤其是左手,仿佛徐巍是个聋子,必须靠手语才能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徐巍自然知道董卫的真正目的,无非是让他看到手腕上戴着的金色Longines。其实那块表徐巍老早就发现了,现在人家明摆着要炫耀,无非是要你称赞几句。徐巍上班一段时间,学会了观人于微,于是顺其意愿,恭维道:“老董,你的表很漂亮啊!又是好车又是名表,看来你真是发达了。”这话他说得言不由衷,毕竟金色的表实在俗不可耐,只有暴发户才会如此急功近利。不过董卫听着十分受用。

其后为了显示对同学的关心,董卫又接了两个同学,一副情深义重不忘旧谊的样子。

这两位仁兄,徐巍观之非常面善,但怎么也想不起对方的名字;反而是他们一上来就喊出了徐巍的名字,让他尴尬不已。此情形好比对方在暗处向你开了一枪,你却傻乎乎不知怎么回事。

两人上车后,董卫照例在他们面前晃动自己的新表,哪知这两人都是乡下人,见识浅薄,说董卫的表之前在地摊见过,卖两百多,真他妈贵。

另一个则说,董卫开的车空间很大,很豪华,跟他们厂长的桑塔纳3000有得一比,气得董卫连话都说不出来。其实,董卫不能怪他们,是他自己用错了方法——向无知的人炫耀,一定要用最简单明了的方法,比如打开钱包让人数里面的票子,或者拿着存折让人看上面的数字,否则,就是对牛弹琴。哪怕叫上钢琴诗人肖邦去弹,牛也不可能听懂。

聚会在西城区最著名的恒久饭店举行,来了20个人,包了一个大房间,开了两张台。这一回董卫学精了,待人到齐了便宣布,这一顿饭由他来埋单,让大家放心吃、开心吃。这一招的效果显然强于凯迪拉克加Longines,众人交口称赞董老板慷慨。名车名表再好,毕竟是别人的;饭菜则不同,起码是吃进自己肚子的。

聚餐时,董卫当仁不让,连连向众人敬酒。适当地吹牛能够令饭桌上的气氛更活跃,董卫深知以为然,几杯下肚以后,开始大谈自己的人生经历,说什么“一入警校发奋图强”,“精英干探屡破奇案”,吹得自己的嘴都快麻木了。徐巍此刻方知董卫考上了公务员,而且还和自己做同一行,心生鄙视。部分见风使舵的人也马上改了口,称其为董警官。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众人既然吃了董卫的饭,自然要接受他的口水摧残。这是游戏规则,只要心态摆正就没有问题了,正如但丁所说:吃自己的饭,让别人去吹吧。

董卫极尽夸张炫耀之能,越说越投入,终于有人忍受不住,说道:“有些警察看上去人模人样,一本正经,实则上不敢恭维,就靠一身制服耀武扬威!”这位同学说了句老实话,但说完之后又觉得有些不妥,马上补充道:“董卫,你别介意,我不是说你啊!”

这位同学此地无银的补充让董卫十分恼火,正要开口反驳,徐巍抢先发言了:“说实话,的确有些人耍特权欺负群众,但也有很多人凭着良心做事,起码我们这里就有一位充满正义感凭着良心干活的好警察,是吧?”徐巍说的“一位充满正义感凭着良心干活的好警察”其实是指自己,董卫却以为徐巍在拍他的马屁,得意非常,连声说“是”。

徐巍一边说一边庆幸自己没有表露真实身份,以局外人的角度替警察说话,显然更有说服力。

那位抢白的同学说话以后也觉得后悔了,毕竟同学一场,就算有怨气,也不应该在此时发泄。看到徐巍给他的台阶,连忙顺势而下,说:“是是是。”跟着扯开来深入探讨:“打开电视就是警匪片,哪部没有那么个刑警队长,长得风流倜傥、威风凛凛的,而且身旁总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警察陪着,最后案子破了,坏人被抓了,遗憾的是女警察身不由己地爱上了那个刑警队长……”

董警官等的正是这一话题,连忙为众人释疑:“一般基层公安局的刑警队很少有女警,更不要说有那种能文能武、长得又漂亮的,即使有,都是放在办公室搞搞内勤、收收文件、打打开水、做做报表什么的。不过话说回来,之前单位的确有个姑娘暗恋我了。”

董警官开始吹嘘自己的感情史,说单位里有个漂亮的女警暗恋他,他却全然不为所动。他的描述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内容极为相似——宋玉先大赞东家之子的美色,然后话锋一转,扯到自己身上:“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人因此纷纷猜测宋玉是个大帅哥,和潘安并列。以董卫的学识,自然不可能读过《登徒子好色赋》。由此得知,自古以来男人吹牛的逻辑都是一样的,而且内容单调。一个牛皮吹了两千多年都没有破,将来还会一直吹下去,其保鲜能力比之南极冰层还要强大。

席中风光的不止董卫一人,唯一能与之相比的,就是贵妇般的李美静。李美静当年的读书成绩跟董卫不相上下,毕业时凭着家庭的资助顺利进入某民办大专院校,毕业后顺利嫁给一位同班同学。高贵的学校果然与众不同,班里的学生非富则贵,李美静丈夫是一家民营企业老板的独子,算是入了豪门。结婚不久,即宣布怀孕,且有着梁洛施水平,一索得男。今日出来参加聚会,也把那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带上;孩子母亲忙于应酬朋友,自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也把保姆带上。

在二人的唱和下,聚会上尽是名车、洋房、名表、时装、旅游等高尚名词,听得众人又是羡慕又是厌恶。话少的同学并不是老成持重,而是因为经历平淡且混得不好。大家谈论的新潮名词或根本不懂,或掌握不熟练,怕说错了出丑,便索性不开牙。

大家开始聊月薪,后来再聊房子,然后是车子、股票,最后还聊家里的工厂。去了趟美国的一定会找机会说出来,谈资本,谈纽约,最后来一句:“其实也就那样。”

有钱有势、混得很得意的同学巴不得天天开同学会,而比较落魄的同学则害怕同学会上见面,精神上受到摧残不说,还要作为得意的同学炫耀财势的一个比较道具。有些人心里也许有个小小的奢望,那就是那些混得好的同学能不能帮上自己一把。其实这是幻想,那些混得好的同学之所以乐衷于开同学会,就是来看你的落魄和女同学们的艳羡呢。同学会是又一次的表演罢了。

然后又开始聊工作,董卫逼着让在座各人讲自己的职业。找到好码头的自然争着表演,找不到的只能垂头丧气。更有一些仍在待业,其中包括无需工作的李美静,也包括当年班上成绩最好的柳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