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27

第27章 丰田章男美国国会山挨训记

第二十七章 丰田章男美国国会山挨训记

背后故事

2010年初,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不断发酵,美国舆论为之哗然。最后,美国国会拿出狠招,传丰田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到国会听证。

据说,在去还是不去美国国会听证问题上,丰田内部也有争论。毕竟,一个外国公司的老总,到美国国会挨骂,肯定不是一次有趣的经历。最终,权衡利弊之后,丰田章男“悲壮”出击,颇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架势。

听证会上,自然是一边倒地对丰田的批判。旁听了这场冗长的听证会后,我马上有三个直观的感觉:第一,美国的议员真狠,骂人劈头盖脸、不留情面;第二,日本人的英语实在不敢恭维,丰田章男上过美国大学,但英文似乎都还给了老师,很多英文对话都无法领会;第三,如果坐在台下的是中国企业老总,真不敢想象,他或她会遭遇怎样的责难。

中国企业家,以后即使收到了邀请,还是别赴这个鸿门宴吧。当然,最好就别收到这种邀请。

再补充一句,当时美国对丰田几乎是人人喊打,但事后证明,很多针对丰田车的指控,其实毫无根据。所谓丰田刹车的问题,不少是美国人将油门当做刹车来使唤的结果。在美国的地盘,丰田也冤哪!

正文

在我近来旁听的一系列美国国会听证会上,2月24日丰田总裁丰田章男的一场,无疑是最具有火药味的。来自美国宾州的众议员保罗·坎乔斯基(Paul Kanjorski)对这位日本老总调侃说:“你以后可以吹嘘,自己经历过(美国)国会委员会质询的考验了。”

但这可不是寻常的考验。在这长达3个小时的冗长听证会上,我发现,很多时候,丰田章男如坐针毡,有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时不得不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干脆就保持着尴尬的沉默。

每一个回合,都可能暗藏着玄机。比如,来自纽约的众议员唐斯(Edolphus Towns)发难说,丰田会不会像所有车辆提供一个“刹车优先系统”,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汽车突然加速的情况,而这正是丰田一系列召回事件的根源。

似乎没听懂的丰田章男和旁边的女翻译嘀咕了半天,然后用日语发表了很长一段看法,大概是在介绍丰田在刹车问题上的新举措,接着是女翻译开始用英语翻译。不耐烦的Towns当即打断她说:“我只想知道答案是‘是’还是‘不是’……”

女翻译不得不停止翻译,丰田章男则错愕得不知所措。

对这位53岁的日本老总来说,自己参与美国国会山的听证会,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

向他频频发问的,是一群经过美国选战机器考验、可以说是“辩才无碍”的美国议员;而丰田章男尽管留学过美国,但用美联社的话讲,讲的是“浓重口音的英语”;尽管有翻译相助,但面对刁钻甚至暗藏陷阱的问题,他仍是难以招架。

更何况,作为丰田总裁,他必须为丰田最近一系列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负责,因此他又有先天的原罪。按照美国相关方面的统计,因为丰田汽车突然加速问题,已在美国造成34人死亡。其中,去年加州的一起事故,更引发车内4人同时丧生,其中一人是尚未满一岁的婴儿。

因此,在这3个小时的听证会上,丰田章男除了偶尔对丰田安全问题进行解释,并承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外,更核心的事情,就是道歉,道歉,再道歉!对于加州的车祸惨剧,他不止一次说:“对他们我从心底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但对于他的谦卑,美国议员根本不领情,连珠炮般的问题依然抛过来。众议员加明斯(Elijah Cummings)就斥责说:“有一件事,你还必须道歉。一次又一次显示(你们的)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但一次又一次发现它们似乎根本没有得到解决。”

他然后问:“凭什么在现在的经济艰难时刻,我们美国人要将辛苦挣来的钱用到丰田汽车上?”

丰田章男不知如何回答,当然,加明斯也不需要他回答。

对这起听证会,《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美日历史上一个标志性时刻:丰田公司是全球最成功的汽车厂商,在过去25年来打败了底特律,并迫使其改正自身缺陷,而现在,丰田汽车的总裁却在美国国会面前低声下气。”

丰田沦落到这一步,很大程度上也是咎由自取。在听证会上,丰田章男也坦陈,过去几年丰田扩张太过迅速了,为一系列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他说,丰田历来设定的优先目标,“第一是安全,第二是质量,第三是数量”,但在过去几年,丰田忽视了这3个选项的优先顺序。

欲速则不达的同时,则是丰田危机公关的失败。美国汽车业资深专家麦洁文(Jamie Kitman)就撰文指出,在一系列质量问题发生后,面对美国车主接连不断的投诉,丰田采取了“令人震惊的遮盖”计划,误导政府监管者和消费者,这更犯了危机公关的大忌,导致事件愈演愈烈。

当然,美国议员在听证会上毫不留情,也未尝没有一点政治考虑的意味。收听了听证会全过程的出租车司机阿尔弗雷德就对我说,今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在许多媒体直播的听证会上,“每个议员自然都希望借此表现一把,让选民能够继续选他(她)”。

丰田章男明知道会遭到围攻,仍决定亲上美国国会山,这反映了他勇敢和果决的一面,因为回避不能解决问题,直面方能消除误解,这应该也是丰田目前危机公关的一部分。在国会山上难以招架的尴尬,对丰田章男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教训和纪念。对其他外国企业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提醒或警示呢?它告诉人们:第一,质量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马虎的后果必定是自尝苦果。第二,在美国做生意,也必须事先对政治因素有所考虑。

本文发表于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