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48

第48章 樱花飘飞华盛顿

第四十八章 樱花飘飞华盛顿

背后故事

在华盛顿的时候,傍晚时分,我时常会驱车到市内国家大草坪旁的潮汐湖,在樱花树下散步。

如果是春天,清风拂面,绿水微澜,樱花烂漫,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看到万千醉心于樱花的美国人,更可感受到日本文化输出的成功。柔弱胜刚强,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正文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象征是什么?白宫、国会山、林肯纪念堂、国家大草坪……庄严,大气,但却似乎缺少点生气。许多美国人更喜欢华盛顿的樱花,每年春天,樱花如潮汐般盛开,铺满了华盛顿的心脏地带。

华盛顿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也就是每年春天持续两周的樱花节。这不仅带动了华盛顿的旅游,也牵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在今年4月初的两周中,远自美国西海岸,甚至加拿大、欧洲的游客都赶过来,一睹樱花风采。

樱花成了华盛顿人的最爱和荣耀,自然也提升了美国和日本的关系。最早一批3000棵樱花树是1912年日本东京市长赠给美国的,头两棵树苗由当时的第一夫人海伦·塔夫脱栽种在现在罗斯福纪念堂的对岸。婆娑老迈的树身,显示了岁月的沧桑。而在这些老树下,还有两个日式的石塔,许多游人至此,都会合影留念。

尽管有“樱桃好吃树难栽”的俗话,但日本的樱花树似乎特别适合于华盛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樱花树植满了市中心的潮汐湖沿岸。在这华盛顿风光的最核心地带,每到春天,樱花树下,游人如织,轻风吹过,花落如雨,真有“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

春天的华盛顿风景如画,一边是湖边樱花如雪飘飞,一边是巍峨的华盛顿纪念碑倒影,远处是洁白无瑕的杰斐逊纪念堂,湖中轻舟荡漾,雁鸥掠影……许多来此游览的美国人都忍不住惊呼:“真是一个童话的世界!”到华盛顿看樱花,成了华盛顿春天旅游的象征。

赏樱花、荡轻舟、灯笼夜游、焰火表演……但樱花节中的压轴大戏,则是每年一度的日本文化节。借着樱花的喜人效应,日本官方也趁势出击。于是每年总有一个周末,白宫旁的宾夕法尼亚大街成为一个文化的走廊,介绍日本美食,展示日本服饰,表演日本艺术,推广日本文化。

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着各种展示日本文化的表演,我有时难免有一种恍惚之感:这到底是美国,还是日本?其实很多表演者也不是日本人,而是喜欢日本文化的美国人,樱花给他们提供了表演的机会。当然也不乏一些“忘本者”,一些耍酷的美国年轻人,头扎着“神风”字样的白色布条,招摇过市——他们可能不知道,当年日本的“神风武士”正是美国人浴血奋战的对象。

历史的仇恨早已淡漠,留下的只有樱花的淡淡红迹。华盛顿的樱花节最早始于1935年,在二战中中断,1947年恢复,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或许,在所有国家对美国的文化输出中,少有一个国家像日本这么出色,就借着这柔弱的樱花,将许多纠葛化为无形。

徜徉在樱花丛下,感受着樱花的洁净和妩媚,当然,还有一点淡淡的哀伤。春天是短暂的,更短暂的是樱花的花期,蓦地一场春雨,就谢掉了一半的樱花。剩下的樱花,零落在枝头,仿佛是离人的泪,让人神伤。潮汐湖周围的桥都是西式,缺乏东方拱桥的起伏和雅致,但行在桥上,仍能想起近代诗人苏曼殊的吟唱:“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本文发表于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