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诗三百首
1050500000128

第128章 吕南公

吕南公,字次儒,南城(今属江西)人。熙宁中,曾应礼部考试未中,即筑室灌园,勤于著作。元祐初,立十科取士,中书舍人曾肇上疏称其“不事俗学,安贫守道”,堪充师表科(十科之首),朝廷亦欲任以官职,未及而卒。

他对韩柳之文很推崇,曾效韩愈《送穷文》而作五古《穷鬼》,中有云:“随我三十载,间关不辞勤。诱我上债台,为我拥愁根。”亦见其处境之穷困。他为文力求高古,反对剽掠穿凿。他的《中山感怀》中说:“作诗解君颐,恨少月露体。”所以诗亦少藻饰而多议论,写景抒情都非其长,因而色调不足,但对社会下层生活却很关心,西家弃儿,贫妇改嫁,乞士忍辱,老樵受屈,黥徒叹苦,他都以同情的态度,朴素的语言发之于诗。

卖帚翁

霜日倒芒梢①, 篦筠劳束勒②。

断送山野村③, 参陪尘土役④。

价卑徒易售⑤, 用贵安可得⑥?

人间粪秽日以多,翁负帚秃当奈何?

【注释】

① 倒,砍。唐周朴《送梁道士》:“倒树造新屋。”芒梢,指竹的刺形细枝部分。② 篦筠,编梳竹枝。束勒,缚扎。③ 断送句,承上两句,意谓这些细竹枝都是在乡村里折断的。④ 参陪,犹言“叨陪”。诙谐的说法。⑤ 价卑句,意谓竹帚的价钱低廉,只是为了卖起来容易些。⑥ 用贵,受重用。意谓因为价贱易得,故亦不被重用。但扫帚能扫人间粪秽,作用实很重大,所以这两句含讽刺意。安可,怎可。

【说明】

借竹帚以讽世态。作者要着重说的是末两句: 完好的竹帚,尚不能尽扫日益增多的人间秽物,老翁所负售的又是秃帚,自更有“当奈何”之感了。

勿愿寿

勿愿寿, 寿不利贫只利富。

君不见生平龌龊南邻翁①,绮纨合杂歌鼓雄②。

子孙奢华百事便, 死后祭葬如王公。

西家老人晓稼穑③,白发空多缺衣食。

儿孱妻病盆甑干④,静卧藜床冷无席⑤。

【注释】

① 龌龊,亦作“握”、“偓促”,器量狭窄貌,亦含吝啬意。作为肮脏之意用的龌龊,从元曲开始。② 绮纨,犹言锦绣。雄,洪亮。③ 西家,西邻。稼穑,泛指农事。④ 孱(chán),瘦弱。干,空。⑤ 藜床,藜草铺的床。

【说明】

人谁不愿长寿?可是在作者所处的时代里,对于像西家老人那样的穷苦人来说,亦确有“寿则多辱”(《庄子·天地》)之苦。

废井

清不能常浊有余,辘轳音绝甃苔枯①。

荒凉欲就群蛙问:今有观天坐客无②?

【注释】

① 辘轳,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轴端系有水桶。甃(zhòu),井壁。② 荒凉两句,用成语“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语意。就,向。

【说明】

作者从废井想到坐井观天的典故,于是欲就群蛙发问。蛙不能答,作者心中却已有明确的回答: 今天的观天坐客正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