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0520700000023

第23章 谷部(1)

李时珍说:太古生民无食粒,只茹毛饮血。人以吃谷为主,五谷杂粮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品,我们每天都食用,可是你了解它吗?它还有药的功效。

一、稻类

【释名】就是糯米,它的种类很多,谷壳有红、白两种颜色,有的有毛,有的没有毛。米也有红、白两种颜色,颜色红的糯米用来酿酒,酒多糟少。它的性温,所以可以酿酒。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主治温中,使人发热,大便干结。使人气血充足,通畅,可解莞毒、斑蝥的毒。有益气止泄的功能,把一碗糯米碾碎后和水服用,可以止霍乱后呕吐不止的情况。把它与骆驼脂调和后做成煎饼服食,可以治痔疮。把它做成粥服食,可以消渴。

米泔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主治】主治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食鸭肉不消化者,立即饮一杯,即可消除病症。

稻花

【加工】放置阴凉处晾干。

【主治】有白牙、乌须作用。

稻秆

【性味】味辛、甘,性热,无毒。

【主治】主治黄疸,将它煮成汁,浸洗,接着又将谷芒炒黄研为末,和酒服用。将它烧成灰,可以医治跌打损伤。烧成灰浸水渴,可以止消渴。将稻秆垫在鞋内,可以暖脚,去寒湿气。

【发明】湖南李从事马上跌下受伤,就曾用糯稻秆烧成灰,将新熟酒连酒糟放点盐,取汁过滤后,浇在痛处,立即就好了。还有一人虱虫进入耳内,头痛难忍,用了很多种药都不见改。改用稻秆灰煎成汁滴进耳内,虱虫马上死后随汁流出。

谷芒

【主治】主治黄疸病。制成粉末,和酒服用。煎成汁饮用。煎汁饮用,又可解虫毒。

糯糠

【主治】主治牙齿发黄,烧后取它的白灰,天天擦牙。

【附方】

主治鼻衄不止,服药没有效:用糯米炒成微黄,为末。新井水调服二钱,再吹少许入鼻中。

治噤口痢:用糯谷一升爆出白花,去壳,有姜汁拌湿再炒,研为末。每次用白开水服下一匙,三次即止。

竹刺入肉:用糯米三升,于端午前四十九日,冷水浸之。一日换两次水,轻轻淘转,勿令搅碎。于端午日取出阴干,用绢袋盛好,挂通风处。每次用时即取,炒黑研为末,冷水调如膏药,贴一夜,刺即拔出留在药内。木入肉亦同。一切痈肿金疮贴之都有效。

治疯狗咬伤:糯米一碗,斑蝥黄去之,再入七个,蝥黄又除去,又入七个,待米出烟,去斑蝥研为末,油调敷于患处,小便利,恶物下,就痊愈了。

【释名】有早、中、晚三季,有黏性的是糯稻,南方雨水多,适宜种植水稻。北方土地平坦,只有润泽的地方适宜种植早稻。和大米相同,是稻谷的总称。

粳米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益气,止烦,止渴,止泻痢。温中,和胃气,长肌肉。健壮筋骨,益肠胃,通血脉,调和五脏,益精强志,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

【附方】

用粳米和芡实一起煮粥食用更好。初生的小孩,将粥煮成乳汁状适量地喂食,可以开胃、助食。经常吃干粳饭,可以使人不噎。新米刚开始吃,会动风气。陈米下气,以病人尤为适宜。但不能和苍耳一同吃,否则叫人猝然心痛,这时应赶快烧仓米灰和蜜浆服用,不然可置人于死地。粳有早、中、晚三季,以晚白米居第一。各地出产的种类很多,气味必有相异,但也相差不远。天生五谷,之所以养人,得到它能生存,得不到就会死亡,是因为谷米得了天地中和之气,与造化生育的功效相同,所以不是其他东西可以相比的。

光粳米

【性味】味甘,性平。

【主治】可助胃益精。

白粳米

【性味】味甘,性寒、稍软。

黄茎籼

【性味】味甘,性温。

【主治】有养容健身,健脾调和中气。煎汤服用可以止痢疾。

天落黄

【性味】味甘,性平、软。

【主治】它益胃功效与上述的米相同,陈米养胃不滞。

红莲米

【性味】色赤,味甘,性平、软。

【主治】能健胃和脾,大补人的元气,是米中佳品。

淅二泔

第二次的淘米水,清澈可用,所以称为淅二泔。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可清热,止烦渴,利小便,凉血。

炒米汤

【主治】益胃除湿但不驱火毒,使人口渴。

粳谷奴

谷穗呈煤黑色即是。

【主治】主治奔跑后气喘喉痛,将它烧后研碎,和酒服用,立即见效。

禾秆

【主治】可解砒霜毒。先将它烧成灰,然后以刚打出的井水淋汁,所得汁再过滤清澈,冷服一碗,毒即可排除。

【附方】

主治米瘕,嗜吃生米,久亦毙人:可用白米五合,鸡屎一升,一同炒焦研为末,用水一升顿服。不一会便可吐出瘕,如研米汁或白沫淡水,即可以治疗。

治自汗不止:有绢包粳米粉,频频扑上。

治小儿初生没有皮,色赤,但有红筋,乃是早产的新生儿:用早白米粉扑上,肌肤自生。

治吐血、流血不止:都以陈米淘水,温服一杯,每日三次。或以麻油或萝卜汁滴入鼻孔。

治赤鼻酒齄:淘米水每日食后饮用。外以硫磺放入大菜头内,煨烂后研成末,涂搽。

【释名】和粳相似但颗粒小。现在的品种也有很多,有红、白两种颜色,和粳米大同小异。又名旱稻。

灿米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最主要的作用是能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米秕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治能肠开胃,下滞,磨积块,作为粮食,可充饥,能使人皮肤光滑,可作为疗养之品。

舂杵头细糠

【性味】味辛、甘,性热。

【主治】主治呃噎,可以刮了舂杵头细糠含之。把它烧成灰,和水服用,可使孕妇顺产。

二、麦类

小麦

【释名】是五谷中价值最高的。小麦秋季播种,冬季生长,春季开花,夏季结实。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新麦性热,陈麦性平。它可以除热,止烦渴,咽喉干燥,利小便,补养肝气,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怀孕。补养心气,有心病的人适宜食用。将它煎熬成汤食用,可治淋病。磨成末服用,能杀蛔虫,将陈麦煎成汤饮用,还可以止虚汗。将它烧成灰,用油调和,可涂治各种疮及汤火灼伤。

浮麦

【性味】味甘、咸,性寒,无毒。

【主治】主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治大人、小孩结核病虚热,妇女劳热。

【性味】味甘,性温,有微毒。

【主治】主治补虚,长时间食用,使人肌肉结实,养肠胃,增强气力。它可以养气,补不足,有助于五脏。将它和水调服,可以治疗中暑、马病肺热。将它敷在痈疮伤处,可以散血止痛。

麦麸

【主治】主治瘟疫和热疮、汤火疮溃烂、跌伤折伤的淤血,用醋和麦麸炒后,贴于患处即可。将它醋蒸后用来熨手脚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交替使用直到出汗,效果都很好。将它研成末服用,能止虚汗。凡人身体疼痛及疮肿溃烂流脓,或者小孩夏季出痘疮,溃烂不能睡卧,都可以用夹褥盛麦麸缝合来垫铺,因麦麸性凉并且柔软,这的确是个好方法。

麦粉

就是用麸皮洗筋澄出的浆粉。现在的人多用它来浆衣服。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主治】主治补中,益气脉,和五脏,调经络。炒一碗麦粉和汤服下,能止痢疾。熬成膏状,能消一切痈肿、火烫伤。

面筋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主治】主治解热和中,有劳热之人适宜将它煮吃,能宽中益气。它是麸在水中揉洗而成,是素食的主要物品,煮着吃性凉,现在人们多用油炒而食,则性热。

就是糗,是将小麦蒸熟后磨成的面。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主要能消渴,止烦。

麦苗

【性味】味辛,性寒,无毒。

【主治】主要能消除酒毒暴热、黄疸目黄。方法是:将它捣烂绞成汁,每日饮用。它还可以解虫毒,方法是将麦苗煮成汁服用。此外,可以解除瘟疫狂热,除烦闷消胸膈热,利小肠,将它制成粉末吃,可使人面色红润。

麦奴

麦穗将要成熟时,上面有黑霜的就是麦奴。

【主治】主治热毒,能解丹石毒及各种阳毒温毒,发热口渴温疟病症。

麦秆

【主治】可治疣痣,去除坏死组织。

【附方】

治消渴:小麦做饭及粥食。

治老人小便五淋:小麦一升,通草二两,水三升煮至一升,饮后即愈。

治颈上长瘤:用小麦一升,醋一升浸泡,晒干后为末,海藻磨末三两和匀,酒送服,每日三次。

治白癜风:用小麦摊在石上,烧铁物压出油,搽患处甚效。

治小便尿血:麸皮炒香,用肥猪肉蘸食。

治中暑猝死:井水和面一大把,服。

治吐血:用面粉略炒,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钱。

治衄血,口、耳、鼻皆出者:白面加盐少许,冷水调服三钱。

治咽喉肿痛,不能进食:白面和醋,涂喉外肿痛处。

治妇女乳腺炎:白面半斤炒黄,醋煮为糊,涂后即消。

治折伤:白面,栀子仁同捣,水调敷伤处即散。

治小儿口疮:寒食面,硝石水调,涂足心,男左女右。

大麦

【释名】它和小麦的功效大致相同。麦粒比其他麦都大,所以叫大麦。还有黏性的大麦,叫糯麦,可以用来酿酒,做糖。

【性味】味咸、甘,性温、寒,无毒。

【主治】主消渴除热毒,益气调中。滋补虚劳,使血脉强壮,对肤色有益,充实五脏,消化谷食,止泄,不动风气。长期食用,可使人长得又白又胖,肌肤滑腻。

【主治】能平胃止渴,消食,治疗腹胀。长期食用,可使人头发不白。用它和朱砂、没石子等药物,还可以将头发染成黑色。它还能宽胸下气,凉血,消食开胃。大麦性平凉,口感滑腻。曾有人患喉炎,吃东西难以下咽,用大麦面做成稀糊,吃后助胃气。平和三伏天,朝廷将面赏赐给下臣,也是因为它性凉,能消暑热,对脾胃有益。

【发明】丹溪说:大麦刚成熟的时候,人们因缺粮所以多将它炒着吃,因它炒吃性热,所以会使人发热。另一种说法:长时间食用会伤肾,应戒掉。

大麦苗

【主治】将其捣汁每天服用,能治各种黄疸,利小便。冬季手脚长冻疮,可将大麦苗煮成汁浸洗。

大麦奴

【主治】它能解发热疾病,消除药毒。

【附方】

主治刀剑椎戳,腹破肠出:可用大麦五升,水九升,都以取四升,棉布过滤取汁待极冷,令患者卧席上,含汁喷肠,肠渐入,再喷他的背。不要让病人知晓病情及外人探看,否则肠不入,就抬席四角轻摇,使肠自入。十日内,进少许流质饮食,慎勿惊动。

治麦芒偶入目中:大麦煮汁洗,即出。

荞麦

【释名】南方种植较少,只能做成粉或做成糕饼吃,是农家冬季的粮食。苗高一二尺,红茎绿叶,开白色的小花,繁密点点,果实累累,立秋播种,七八月收割,磨成面食用,不如麦面好。

【性味】味甘,性平、寒,无毒。

【主治】主要能充实肠胃,增长气力,提精神,除五脏的滓秽。做饭吃,能解丹石毒,治疗效果非常好。用醋和粉调好,可涂治小孩丹毒红肿热疮。它能降气宽肠,消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止泻。用砂糖水调和炒面二钱服食,能治痢疾。将它炒焦用热水服,能治肠绞痛。

【主治】能下气,对耳目有好处。吃多了,可使人轻微腹泻。

【主治】将它烧成灰淋汁用碱熬干,用等量的石灰和蜜收炼,治溃烂的痈疮,去除坏死组织和面痣,效果最好。

【附方】

主治水肿喘满: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做饼,烘熟研末,空腹用茶服,以大小便利出为度。

治男子白浊,女人带下:用荞麦炒焦研末,鸡蛋清调和制成丸。每服五十丸,盐汤送服,每日三次。

治噤口痢:荞麦面每次服二钱,砂糖水调下。

治背部痈疽,及一切肿毒:荞麦面、硫磺各二两,研为末,再用井花水和做饼,晒干收藏。每吃一饼,磨水敷,很快止痛而痊愈。

治烫火伤:用荞麦面烽黄,研末,水和敷之。

治颈淋巴结结核: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研为末,白梅浸汤,取半量的肉,和丸呈绿豆大,每次服六七十丸。饭前服用,每日五服,它的毒便从大便泄去。若与淡菜连服尤妙。忌豆腐、鸡、羊肉、酒及面。

治痘疮溃烂:荞麦粉反复敷涂。

治痘黑凹陷不起:荞麦面煮食,即发起。

治肠绞痛:荞麦面一撮炒后,加水调服。

雀麦

【释名】就是燕麦。苗和麦相同,但穗细长得稀少。它的苗叶像小麦但比小麦小。它的果实比麦细。

【加工】雀麦去皮,做面蒸着吃,也可做饼吃。现今的人们在正月、二月间,用刚生的青叶捣成汁,和米粉做成饼,蒸着吃,颜色青翠味道香。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要能充饥滑肠。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将它煮成汁饮用,主治女人难产。

【附方】

主治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用雀麦一把,水五升,煮为二升,温服。

苦荞麦

【释名】苦荞生长在南方,春季前后播种,茎青而枝多,叶比荞叶尖。开绿色的花,结的果实跟荞麦很像,它的味道苦涩,很少食用。

三、稷粟类

菰米

【释名】生于湖泊中,结的果实像米,很稀有。九月抽出茎,开的花像苇。果实长一寸多,秋霜过后采摘,皮呈黑褐色。它还有一名叫雕菰。又名就是茭白。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止渴,解烦热,调理肠胃。

【释名】有黏性的稷,就是黍米。它有红、白、黄、黑几个品种。白黍米黏性次于糯米,红黍米黏性最强,可以煮粥。可以包粽子吃。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主治益气,补中。长时间食用使人发热,心烦;引发旧病,搅乱五脏;使人瞌睡,筋骨乏力。小儿不适宜多吃,否则会使他行走能力延迟。小猫、小狗吃了,可使脚弯曲。将黍米和葵菜、牛肉同食,使人易患寄生虫病。将它烧成灰后,用油调和,涂抹于棒伤处,可以止痛。还可以将它嚼成浓汁,涂治小孩的鹅口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