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0520700000043

第43章 鳞部(2)

章鱼

【释名】形体都像乌贼,味都比乌贼好得多。形体比乌贼大,脚有八只,肉多。也叫章举。

【性味】味甘、咸,性平,无毒。

【主治】作用是养血益气。

鲍鱼

【释名】用盐腌压成的,称为腌鱼;未加盐者,称淡鱼;石首鱼晒干即称为白鲞。又名干鱼。

【性味】味辛、臭,性平,无毒。

【主治】用以治疗骨折、扭伤、淤血不散、女子阴道流血。煮汤可治疗女子贫血并利肠。同麻仁、葱、豉一起煎煮,可以通乳汁。

【主治】煮汁,治眼闭;烧成灰,可治疮肿及瘟疫。

【附方】

治疗产后贫血:鱼胶烧存性,用酒和童便调和,每次服用三至五钱。

海虾

【释名】它的头可作茶杯,胡须很硬。海中大红虾长达二尺多。

【性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主治】做成汤可治疗蛔虫、传染病、口腔黏膜麋烂,龋齿、头疮和疥癣病症,有止痒作用。

水母

【释名】它的腹下有物体,虾子附在它上面吞食涎沫。水母形状完全像凝结的一样,它的颜色红紫,没有口、眼。

【性味】味咸,性平,无毒。

【主治】主治疗妇女劳损、积血带下;另可治疗小儿风疾丹毒,水、火烫伤。对因食河鱼引起的疾病也有作用。

泥鳅

【释名】它体形圆身短,没有鳞,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黏液,因而滑腻难以握住。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最小,只有三四寸长。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作用是暖中益气、醒酒,解除消渴症。同米粉一起煮食,可调补中焦脾胃治疗痔疮。

【附方】

治疗异物鲠喉:用线捆住活泥鳅的头,将它的尾巴朝里,先放入喉中,然后将泥鳅拉出来即可。

黄鱼

【释名】它的形状像鲟鱼,色灰白,它的背部有三行骨甲,鼻上长有胡须,它的嘴靠近颔下,尾部有分叉。它生长在深水处。是没有鳞的大鱼。

【性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主治】功用是通利五脏,健身美容。多吃,常很难消化。

【主治】用于治疗淤血疥癣。不要同盐一起烤来吃。与荞麦一起食用,可致人声音嘶哑。

人鱼

【释名】身有四条小足,声音像小孩。也叫孩子儿鱼。

【性味】味甘,无毒。

【主治】吃了能治疗腹内包块,杀虫。

海鹞鱼

【释名】没有鳞没有脚,背部青色,腹部白色。海中多见,江湖里也有。形状如圆盘或荷叶,大的周长约七八尺。口在腹下,目在额上,尾长有节,螫人毒性很大。也叫邵阳鱼。

【性味】味甘、咸,性平,无毒。

【主治】对人没有益,男子阴茎涩痛,流白色脓液,比如性病,可以用它来治。

齿

【性味】无毒。

【主治】主治疗疟疾,烧黑后研成末,用酒送服二钱。

【性味】有毒。

【主治】可用来治疗牙齿疼痛。

文鳐鱼

【释名】它们常成群地在海上飞翔。大的长一尺左右,翅膀与尾巴等长。它的形态像鲤鱼,乌翼鱼身,头白嘴红,背部有青色的纹理,它常常夜间飞行。所以叫飞鱼。

【性味】味甘、咸,无毒。

【主治】可治疗妇女难产,将它烧成炭石研成末用温酒送服一钱。还能治疗癫狂症及痔疮。

【释名】有大而色白的虾,也有小且色青的虾,生活在江湖中。都有胡须钩鼻,背弓呈节状,尾部有硬鳞,脚多善于跳跃。它的子在腹外。味很鲜,人们喜食。

【性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主治】主治疗小儿赤白游肿,将虾捣碎后敷贴于患部。做汤可治疗包块,托痘疮,下乳汁。煮成汁,治风痰。捣成膏,敷虫疽有效。生于水田及沟渠的虾有毒,制成腌品更有害。和热饭盛于密器中腌制来吃,能将人毒死。没有须或腹下通黑的,煮后变为白色的,都不能吃。

三、鱼类

鲤鱼

【释名】有从头至尾的胁鳞一道,不论鱼的大小都有三十六鳞,每鳞上有小黑点。它味道最佳,现在处处都有生产。鳞有十字纹理,所以名鲤。死后鳞不反白。人很爱吃。但山涧水中的鲤鱼,不能吃。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煮食,可治咳逆上气、黄疸、口渴,通利小便。消除下肢水肿及胎气不安。作鲋,有温补作用,去冷气、胸闷腹胀、上腹积聚不适等症。烧研成末,能发汗,治咳嗽气喘,催乳汁和消肿。用米饮调服,治大人小儿的严重腹泻。用童便浸煨,可治反胃及恶风入腹。

【发明】李时珍说:按丹溪朱氏所言,诸鱼在水,一刻不停地游动,所以皆能动风动火,不单独指鲤鱼。鲤脊上两筋及黑血有毒,食用害人,山涧溪水中的鲤鱼脑中有毒,不可以食。凡烧烤鲤鱼,不可让烟入眼,否则损害视力。流行病后,痢疾腹泻后,皆不能吃,服天门冬、朱砂者不能吃。也不能与狗肉及葵菜同食。

【性味】味咸,性平,无毒。

【主治】主治杀虫,不可和豆藿同食。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主治目热红痛等症状,还可治青光眼,有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的作用。久服使人强悍健壮,益志气。点眼,可除红肿疼痛,视物不清。滴耳,治聋病。

【主治】食服,治小儿惊厥和抽搐症状。

脑髓

【主治】主治各种抽搐症状。煮粥食,治突然耳聋。和胆等分,点眼,可治青光眼。

【主治】主治小儿红肿疮毒。涂于患处立即见效。

【主治】主治小儿皮肤生疮。同醋捣烂,棉布裹后塞入耳内。治疗痔瘘时,切断鱼肠烤熟,棉布裹后坐贴于患处。

齿

【主治】主治结石症及小便不利。

【主治】主治女性白带多、带血、阴部疮疖。又治鱼鲠不出。

【主治】主治瘾疹。烧研成灰,用水服,治鱼鲠六七日不出者。

【主治】烧研成灰后酒服,治产妇滞血腹痛。又可治吐血,崩中漏下和痔疮脱出。

【附方】

治水肿及妊娠水肿:用大鲤鱼一尾,醋三升,煮干食用,即愈。又可用鲤鱼一尾,赤小豆一升,水二斗,煮食饮汁,一顿服完,即愈。

治咽喉麻痹疼痛:用鲤鱼胆二十枚,和灶底土混合后涂抹在咽喉外,很快见效。

治阳痿:鲤鱼胆公鸡肝各一枚为末,成雀蛋和豆子大的丸,每次吞一丸。

鳟鱼

【释名】形状似必鱼但小些,鱼身圆而长,有一条红色的脉纵贯全骨止于鱼目,鱼鳞细小,颜色方青底赤纹。就是必鱼和赤眼鱼。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它的作用是温补脾胃。多食易引起风热和疥癣。

鳙鱼

【释名】鳙鱼在所有的江河湖泊中都有,它的形状像鲢鱼,颜色呈黑色,它的头最大,有重四五十斤的,味道不如鲢鱼好。这种鱼的眼睛旁有一种骨头称为“乙”,食鳙鱼时去除乙骨。今俗称皂鲢,又称为皂包头。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它的作用是温补脾胃强身,消除赘疣。食多易引发风热和疥疮。

鲢鱼

【释名】它的形态像鳙鱼,鱼头小而形体扁,有细小的鱼鳞和肥大的肚腹。它的色彩最白,现在到处都有。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它的作用是温中益气,多食会使人的中焦酿生温热,出现口干症状,又易生疮。

鲻鱼

【释名】有爱食泥的习性。它生长在浅水里。又名子鱼,体形圆而头扁。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有开胃,通利五脏的作用,令人肥健。与任何药物同用无妨。

嘉鱼

【释名】此鱼因常在丙日游出洞穴而得名。形状像鲤鱼而鳞细如鳟鱼,肉肥而味美。这种鱼四川很多。又名丙穴鱼。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食后令人体健容美。用于治疗肾虚消渴,身体劳瘦虚损。因此鱼食乳水,所以此鱼的营养强于乳汁。

金鱼

【释名】金鱼的味道鲜美,肉也坚硬。金鱼有鲤、鲫、鳅、餐鱼数种,金鲫易找,鳅、餐鱼难寻。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治疗久痢,敷涂火疮。

青鱼

【释名】是一种颜色青的鱼。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同韭菜一同煎煮,可治疗脚气和下肢弱无力,又能补气,解除烦闷。

头中骨

【主治】用水磨成粉服,可治心腹忽然气滞作痛,平抑水气。有解毒的功效。

眼睛汁

【主治】滴注入眼中,能夜视。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腊月收取阴干。点眼,能消除眼睛赤红肿痛症状。又能治疗恶疮,吐出因咽喉痹引起的痰多及鱼骨鲠喉。

【附方】

治疗乳蛾喉痹:用青鱼胆含化咽下。

治疗红眼及视物不明:用青鱼胆频频点眼。

鱼胆丸:治疗一切视物不清。用青鱼胆、鲤鱼胆、羊胆、牛胆各半两,熊胆二钱半,石决明一两,麝香少许,研为粉末,制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空腹用茶服下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