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空中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10573600000017

第17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

古时候,人们面对着绚丽多彩的广阔天空,向往着飞往蓝天探索它的奥秘。在他们的想象中,天空只不过是一顶坚固的棚盖——天穹,宝石般闪闪发光的天体就镶在上面。天上有无数层的宫殿,宫殿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神仙和玉皇大帝,由此引出许多神话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在中国,早已流传百世的“嫦娥奔月”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神话故事,便是人们对于天界的理解和“飞上天宫”幻想的寄托。古希腊人在神话时期,也有让天支托在擎天神的肩上的传说,他们也并不觉得滑稽,因为他们毫不在乎地认为,天空比山高不了几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天的高度就是大气层的高度。通常说来,大气层大约有2000~3000千米高,也就是说天有2000~3000千米高。大气层之外就是黑洞洞的宇宙深处了。又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整个大气层的质量的9/10都集中在16千米以下的大气层里,而到了260千米以上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就只有地面大气密度的百亿分之一,超过500千米以上的高空,空气就极其稀薄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上的空气密度,也只有海平面空气密度的二点六分之一。因此,科学探险家们又根据各高度上大气的不同特征,将大气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最下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距地面高度在12千米范围内,集中着大气全部质量的3/4。这层空气有强烈的上下对流,雷、雨、风、电等自然现象均发生在这层里,其突出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第二层为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以上,顶端离地面约50千米高。在这层里的空气质量约占大气全部质量的1/4,空气只有水平方向的流动,没有雷、雨以及上升气流的干扰,是飞机飞行的好地方。平流层的下半部离地面约20~30千米处,有一个臭氧层,它的存在,恰似在大气中张起一张网形的巨大网筛,它筛掉了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灼伤而死亡。

从平流层往上到约85千米的地方,称为中间层,这层空气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密度已大大降低了。从85千米往上,温度又回升了,至120千米以内,上升较缓慢,超过120千米以后,温度迅速增加,在距地面400千米的高空,温度竟达3000~4000摄氏度,所以称之为热层。热层以上就是大气的外层了,上限约3000千米,为地球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非常稀薄的高速气体分子拼命摆脱地球的束缚,逃逸到宇宙太空中去,所以又称之为“散逸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中的空气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三千分之一左右,热层以上的外层空间是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行器航行的地方。

根据围绕地球的这层大气在不同高度上的种种特征,现代意义上所说的大气层的含义通常是指距地面100或120千米的高度之内的大气,而120千米以上的高空则视为外层空间了。

大气的变化造成了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所以很早以来,人们就想尽办法飞上天空,以其探索大气的奥秘,征服空间。人类在步入大气层范围之内的探索,走过了借助风筝、气球、飞机、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升空器具和高空飞行器的冒险性尝试的道路,给人们留下许多惊险曲折的难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