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乱世皇后:狼烟起胭脂灭
1058100000108

第108章

轻揽过她的肩膀,奚桓平静地说:“月儿越来越会说话,也越来越懂运筹帷握。”

“我不过是趁着过节的好兴致,捡好听的说罢了。”头倚靠着他的肩膀,回顾乱了套的雾都之行,胭脂庆幸两人劫后余生,对彼此间的爱亦倍感珍惜,珍惜到不错过任何一个手势、眼神。也许只有共同经历生死的爱才最令人回味。

“月儿,如果你身为皇族中人……”

“怎么可能?”胭脂横竖觉得他的言语里有些奇怪,辩驳道:“世上没有如果。”

“嗯,没有如果。”他喃喃地道,漂亮的眸子却不自在地看向月空下的西北方向。假如那个国家也参与了战事,假如一切真相大白……

她保持着静默,双眸望向雾都方向。也许今夜的雾都,正欢歌笑语,共庆佳节,那个与桓一样深情的男子还在等候他的心上人。

很久之后,她问他:“桓,为什么这片土地上充满了血腥的战争?人们解决事情的方式为什么不可以和平一点呢?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方式了么?”

“因为每个人都有野心。”他这么回答她的话。

时间流逝,圆月有了西沉之迹,二人牵手共筑欢爱世界。不过,他们相拥而眠的梦很快就在一场慌乱中宣告结束。

“圣上,圣上……急切敲门的声音!楼下还有马啸之声。很显然,楼下正乱作一团,所有人都已经被什么事情惊醒了。

双双迅速整装而出,见临昭脸色坏到了极点:“请圣上、娘娘现在随臣下楼,立即赶路。”

“发生了什么事?”奚桓一手握住幻光,一手握住胭脂的手,大步流星地朝楼梯口走。

“赤奴城驻军发生叛乱,起了冲突;这还不算,燕陌率部已经抵达赤奴城,只怕这会儿两军正在猛烈交战。为免夜长梦多,臣不得不吵醒您和娘娘,这里离赤奴太近,需得连夜赶路,不能再耽搁了。”临昭亦步亦趋,急切切地道,

奚桓忽然停了下来,很是吃惊:“怎么可能?”

“臣收到飞鸽传书,信卷上写得很清楚,容不得不信。”见帝王不信,临昭只得解释。

胭脂亦表示难以置信:“短短时日内,燕陌何来大军调往赤奴城?就算叛乱,驻军两万余人,对付其万余人,应该无甚大碍才是。”

“为慎重起见,还是速速上路为宜。只有真正进了自家国界,臣才能安心。若情况属实,半日之内必定有信报。”临昭深知自己的使命,不敢有半点大意。

如此,奚桓携胭脂于凌晨时分匆匆上了路,径直往西。一路上,两人惴惴不安,都在猜想着赤奴城开战的可能性。果然,翌日清晨,赤奴城送来十万火急的信报。可惜那信使背上有箭伤,追上队伍后还没来得及说话即整个栽倒在地,断了气。

奚桓坐在马车内,抖着手拆阅了信件。信是军师禹浩所书,字迹极端潦草,想是时间紧迫之故。阅完信件之后,奚桓神情大变,手一松,信件掉在脚边。

胭脂手一勾,拾起信件,扫了一遍,不禁骇然,慌了神地高声大叫:“临昭,临昭……”

一直驱马于马车左右的临昭不用想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臣这就下令即刻起日夜兼程回国。”

“太慢!必须弃车骑马!你速将逐月牵来!”奚桓将车帘儿一挑,整个人钻了出来。胭脂则七手八脚地收拾着赶路用的必需品。

见着奚桓脸色前所未有地阴霾,临昭将原本想问的话都吞了回去,只道了一声:“是。”

“等等,让庄杰也换骑马。”奚桓又道。

须臾,两百多号人,弃车骑马,踩踏着晨光飞一般地驰骋。那张字迹潦草的信签随着八月的风飘了起来,在滚滚烟尘中打了几个转之后,落在地上,上面写着:军心生乱,祝将军欲擒肇事首领,反遭暗算;燕陌大军已至,恶战在即,臣定以死报国;望圣上及早回国,以图来日方长,小心修越。

最后一句,才是关键!

奚桓、胭脂均有伤病在身,各单乘一骑,颠簸于马背上,半刻也不敢耽搁。

途中,胭脂问奚桓:“桓,修越是谁?”

奚桓似未听见,并无回答,心里是极清明的。修越乃褚旭国禇旭国玉伯侯世子,堂堂雾烈附马之尊!军师何以单单提及这个人?除了寒山一战,似乎还在哪与此人打过照面,而且还不止一次。

胭脂发觉奚桓异样,又问了一次。奚桓仍是未答,一边骑马一边回想,究竟在哪里见过此人。眼见问不着,她只好便驱马接近临昭,问了同样的问题。

临昭自然不能说实情,只说修越为褚旭国人,亦是雾烈国惠宁公主的驸马。

胭脂将‘修越’两字重复念了好几次,越念越感觉熟捻,自言自语地道:“我怎么觉得这个人的名字特别熟悉?”

临昭一听这话,忽然感觉不太对。难道她想起了什么?

“临昭,军师为何让我们小心这个人?”胭脂接着又开问。

恰巧前方士兵折返回来报:“禀告团主,前方发现可疑人物!”

临昭神经绷紧,吩咐下去:“注意警戒!”又对胭脂道:“娘娘与圣上莫慌,臣带些人前先行一步。也许只是些山贼毛寇。”

话是这么说,胭脂依然提心吊胆,靠回奚桓边上,抻手搡了他一把。“桓,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在想军师为何提及修越!”奚桓转头,左右不见临昭,便问:“临昭呢?”

“说是发现可疑人物,带人亲自查看去了。”

“是应该谨慎。咱们还得有整整两天时间才能抵达玉霞关。只要一过玉霞关,一天路程便可到达漕州。”说到这儿,奚桓往赤奴城深深一望,不禁热泪盈眶。

“你怎么了?”胭脂轻轻地问。

“没,没什么!风沙迷了眼睛而已。”奚桓掩饰着情绪。他是伤感,甚至有些颓丧,计划了几代人的征服计划就这么没了,死伤将士如此众多,损失惨重,却落得个一切必须重来的结果。

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于他,胭脂只能装作乐观:“桓,大不了一切重来。统一大业,如果这一代不行,那就下一代继续;如果下一代还不行,就下一代的下一代再继续……”

二马齐头并进,奚桓伸手与胭脂击掌为誓,忧郁的脸有些许好转。

“圣上……”临昭归队,道:“适才让娘娘担心了,前边是有一些人,不过是来自墨绚的一个商队。”

“商队?”奚桓怔神道。

“圣上。是这样,自从交战后,雾烈本土的粮食匮乏,民生所需物品大多是墨绚国商人通过丹城运进来贩卖,偶尔也有褚旭国的商队。臣过去奉命追查燕陌,见得不少。”临昭带着下属行走四方多年,对各国了解都不少。

“没事就好。”奚桓宽了心,然后招过临昭一起策马至队伍前端,与胭脂拉开距离,然后相互攀谈起来。

胭脂并未追上去,只跟着大队人马朝西一直行近,时不时抹抹汗。

渐渐地,大队人马从官道上接近了临昭口中所说的商队。那商队约摸有三、四十人,好几辆骡子车,正与一些雾烈民众进行些零散的交易,分装物资。

可能是常年走货经商、风吹雨晒的缘故,这些人的皮肤都长得挺黑,身材看起来结实健康,穿着服饰都是很本份的商人模样。

这些人见大队带着兵器的人马杀了过来,赶紧规规矩矩地弓着身子退到了路旁,像生怕惹恼了谁一般。

胭脂没有细看,只是大略过了一遍,就将注意力都移到前方奚桓的矫健身姿上,面带爱慕的微笑,浑然不觉这商队之中,还有人对她注目不已。那人的目光一直若有似无地绕在她身上,直到她的身影彻底于视线中消失,才从人群中直起腰,黑炭似的脸上写着万分不解。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行进,未有遭遇到过多阻力。偏偏天公不作美,眼见接近玉霞关,天气却大变特变,忽然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像瓢泼似的。宽大好走的路一下子变得泥泞不堪,地上的水成片成片地划分出无数条溪流。万物一片混沌,即使人近在咫尺,也看不清对方的脸。

这种境况,全带赶路的队伍不得不停下来。谁知这一停,大大地坏了事。赤奴城的追兵追上了他们,两方遭遇之下,产生了一场激烈的拼杀。幸好这股追兵人数不多,仅百余人。经过一个时辰的打斗之后,成了落汤鸡的奚桓一行人才得以脱身,冒着大雨,缓慢地向玉霞关靠近。

玉霞关算不得巍峨,却是苍隐、雾烈两国间的第一道军事屏障。出了玉霞关,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千百年来,弯曲绵延的漕江日夜奔腾不息,由北向南贯穿这片肥沃的土地。江的西面,即是漕州。

苍隐攻入雾烈后,玉霞关就一直为苍隐军在把守。按理说,应该是安全之境。不过,在大雨中遭遇追兵后,奚桓一直担心玉霞关是否还在苍隐手中,因而先行派了一小队士兵前去查看。可他们吃尽苦头,在大雨中跌跌撞撞地前进了许久,已经很接近关口,派去的士兵却一个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