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世纪石嘴山
10727000000104

第104章

以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为目标,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推进政府采购向纵深扩展,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在区划调整、管理区域扩大、企业学校移交、辖区财政供养人员增加到4200人的情况下,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努力抓好增收节支,通过库款调度、超收安排、向区、市争取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等措施,使大武口区财政收支总额突破亿元大关,其中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各类专项资金达到1868万元。兑现了机关公务人员移动话费补贴,对大武口区属全体干部职工新增发1个月的基本工资,对离退休职工增发了生活补贴。正视和解决遗留问题,积极化解各方矛盾,清偿政府历年债务1720万元,维护了责任政府、诚信政府的形象。提高了城管、建设和园林等系统临时用工人员的工资标准,为一线作业的所有员工办理了团体人身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在融资管理方面,组建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公开拍卖万商市场,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强化依法行政,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组织大武口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分期分批接受专题培训,开展面向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大武口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依法规范了政府议事、决策等行政行为。把各部门行政许可及公开办事事项汇编成册,明确了行政许可的办理依据、程序、时限和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建立了大武口区政府网站,通过网络详细介绍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职责、重大事项等内容,增强依法行政的透明度。认真开展“公务员素质提高年”活动,公务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效率不断提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由政府统筹安排的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均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规定,履行了规范的公开招投标、拍卖和挂牌程序,并邀请人大、政协、纪检等方面全程参与,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执行人大的各项决议、决定。密切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2004年,是大武口区改革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区委、区政府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诸多困难和挑战,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与时俱进中寻求突破,在艰难困苦中谋求发展,用心想事、用心做事、用心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005年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也是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大武口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大武口区委六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基本要求,紧扣发展这一主题,以实施“三大工程”总揽政府工作全局,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切实改进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全力建设西部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工业结构调整和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完成了大武口工业园区与宁夏新材料工业科技园的合并整合,一批重点新建、技改和扩建工程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一是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施了贺工路延伸、荣园路续建和“三纵一横”三条主干道路450亩绿化铺设了3公里供水管网,实现了“西气东输”天然气与园区的对接,完成了11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站建设以及铁路货运站改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园区招商引资、议事、服务和管理等制度,园区硬件和软件环境不断改善,对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二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西北奔牛集团综采机械技改、挪威埃肯(中国)公司年产5000吨硅镁微合金、日本可乐丽公司年产5400吨高档煤质活性炭一期工程、大荣公司年产1.8万吨电子级双氰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大荣公司年产10万吨正肥丹、赛马集团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项目在抓紧建设之中。三是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大。抓住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搞推介、觅商机,加快引进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东方有色金属集团与宁夏电力投资公司合作的3万吨干法氟化铝和5000吨微合金钢炉料、宁夏铸峰特殊合金材料有限公司5000吨多元金属合金、大荣公司热电联产等一批签约项目开始启动。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8个,协议资金12.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1亿元。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针对隆湖开发区并入后,经济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积极调整农业发展思路,克服严重干旱、口蹄疫、禽流感等自然灾害和生产要素短缺等不利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及时兑现粮食、化肥、良种等涉农补贴资金61万元。抓住大武口区被国家列为农业综合开发县(区)的机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47万元,完成了7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888万元,组织实施了潮湖村人畜饮水、隆湖开发区5000亩土地开发整理、十四斗渠砌护和六分沟改造等工程项目,开展了秋季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新建枸杞示范园2000亩,新增酿酒葡萄生产基地1000亩,水产养殖面积200亩,家禽饲养量达111.51万只,家畜饲养量达7.28万头(只)。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有效预防和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入。高度重视农作物安全生产,继续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肉羊、油桃、鲜食玉米等9个产品和大武口区畜禽养殖基地通过自治区认证。深化农村水费改革,组建了10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实现了农业用水村民自我管理。政府补贴资金64万元,启动了“塞上农民新居”工程,新建兴民村农居40户,改造潮湖村、长胜村旧庄点102户。出台了政府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实行补助的办法,已有97名农村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技术学校接受培训。举办了3期冬季农民技能培训班,全年共培训农民600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594万元,同比增长13.6%。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抓住加快城市核心区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窗口效应”,扩大规模,拓展领域,提升水平。启动了贺兰山商厦、华欣商场整体改造等工程建设,肯德基连锁店、浪潮酒店、美佳铭城和红柱子街一期改造等一批商贸流通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传统服务业和社区便民服务项目加快发展,服务内容不断扩大。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中介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由点到面,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加快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7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59.1万平方米,住宅竣工面积38.2万平方米。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拉动消费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力度加大,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北武当庙为支撑,以贺兰山文化为底蕴,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康体健身、科考探险、宗教朝圣于一体的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通过自治区AA级景区验收,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凸现。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管理水平提高

2005年是大武口区突破“市建区管”的传统体制,直接组织实施工程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一年。

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7745万元,组织实施城市道路建设项目10个。完成了工人街拓宽延伸改造一期工程和香港路的新建,完成了黄河街、前进路、裕民路等街路的硬化绿化改造,完成了人民路、文明路、朝阳街中心转盘等道路的改扩建和亮化,完成了青山路、工人街的拓宽延伸改造和亮化。新建改造道路9.2公里,硬化人行道13.1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820盏,亮化市区居民巷道41条,实现了街路巷道灯亮、路平、地绿的目标。建成通车后的青山路和建设街路灯成排、道路宽阔,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共同称赞。投资465万元,实施了潮湖村、兴民村和果园村3条乡村道路建设,新增农村柏油路11.2公里,农村交通状况进一步改观。

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上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建市45周年庆典,广泛开展了以创建“样板街”,整治中心商贸区、城市出入口、城郊结合部、流动摊点、户外广告、违章建筑等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和市容监察装备的投入力度,投资108万元,购置市容监察及环卫车辆9台,新建了公厕、垃圾转运站(房),增设了垃圾箱,在中心区街路配备使用流动垃圾收集车,实行垃圾定点收集,市容市貌和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实行城管执法人员统一着装,提升了执法形象。依法组织实施了工人街、建设街、香港路、山水大道南侧和世纪大道延伸段、星海湖中域、石嘴山火车站等区域的征地拆迁任务,征地面积171万平方米,拆除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投入征地拆迁资金3618万元,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依法对山水大道两侧9家污染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和搬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对电厂灰渣场附近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郊结合部进行集中整治,摸清了基本情况,成立了芊园社区工作组,纳入街道社区正常管理,有效治理了该区域“脏、乱、差”现象。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面貌上全面完成了集防洪调洪、蓄水补水、调节气候、改善生态为一体的星海湖南域综合整治和南沙窝生态建设工程,疏浚土方500万立方米,建成5平方公里湖面、8.4公里航道和防洪坝、沉沙池等蓄洪行洪设施,修建5.2公里环湖游览道路、天然浴场、停车场、沙滩足(排)球场等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完成4座抽水泵房、62公里供水主管网、206公里滴灌管道和2公里引水支渠的建设,种植经果林2000亩、景观草地1500亩、草坪8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树木6.65万株。经过1年的苦干实干,星海湖南域从沙丘林立,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洪水肆流初步建成山、水、沙、苇相映,沙岛环绕、林阴草茂、鸟飞鱼游、景色宜人的南沙海生态景区。加大对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投入,完成了蓄水10万立方米的武当池和喷泉、码头、景亭、曲桥等一批旅游景观设施建设,铺设游览道路1.5公里,安装各类景观灯85盏,种植草坪4万平方米。完成了韭菜沟泄洪沟道的改造整治,建成450米长分级景观水道。山洪通过拦截和沉积处理,经分级水道有序下泄,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开展了春秋季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加大城市绿化美化力度,实施了“见空植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工程,初步形成以辖区大环境绿化为中心、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道路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地绿化为基础的城市绿化格局,实现了新建道路一街一景的景观效果。全年共栽植各类树木35.8万株,种植草花20万株、草坪99.8万平方米。

体制创新继续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全面实行单位预算管理。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正视和解决遗留问题,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清产核资,按程序依法核增资产843万元,核销呆、坏账资产712万元。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健全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全年共组织政府采购75批次,实现采购金额951万元。完善财政、国税、地税相互协作机制,实现了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完成了隆湖开发区移交后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为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园林系统东方广场、森林公园等5个区财政拨款的非事业单位进行了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农技畜牧中心,调配34名专业技术人员。轮岗交流干部90名,理顺了120名借调人员的隶属关系。在深化教育改革上,完成区属14所学校校长、副校长的公开竞聘,面向全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40名,选调骨干教师20名。合理划分城区小学就读范围,有效整合了企业移交学校和隆湖开发区学校。在推进企事业改革上,完成了隆湖铁合金有限公司和宁夏亿荣铁合金有限公司2家国有控股企业的“承债式”改制,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成功拍卖了渌园绿化管护和卫生保洁权,实行生活垃圾清运管理社会化,降低了运行成本。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