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世纪石嘴山
10727000000105

第105章

在发展教育事业上,加大对隆湖和企业移交学校的基础设施及教学配置的投入,缩小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推进教育公平。投资2927万元,完成了第十五小学的新建、隆湖中学、一站学校等5所学校的改造扩建和第十七中学、第二十一小学等4所学校的维修改造,实施了第十二小学的异地搬迁,第十九小学、隆湖中心小学等5所学校的撤并整合。隆湖开发区“两基”攻坚和全区教育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的评估验收。第十五小学当年建成投入使用和隆湖开发区“普九”达标验收在大武口区教育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在统筹城乡就业上,加大就业培训工作力度,成功举办了首届职业技能展示会及矿区劳动用工洽谈会,积极开发非公益性岗位和购买公益性岗位,多渠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全年培训各类人员6069人,劳务输出9987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619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690人,荣获“自治区就业再就业先进集体”称号。在低保管理和社会救助上,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行ABC分类施保,为5936户10696人次发放低保金963万元。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工作有序开展,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济,救助农村特困群众808户1906人,发放各类救助金94.3万元,改造农村危房42户,新建残疾人住房30户,为97户最低收入家庭发放年廉租住房补贴10万元。启动了大武口区中心敬老院建设,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创造了条件。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上,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制管理,实施农村“少生快富”工程,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对个体医疗卫生市场的监管,依法取缔无证经营诊所17家。在推进社区建设上,特色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区文化丰富多彩,居委会干部待遇继续提高,街道社区办公条件大为改善。在发展其他社会事业上,加大劳动用工监察力度,为农民工追讨工资290万元。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荣获“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称号。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成效,国防教育进一步深入,征兵任务全面完成,优抚、复转军人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双拥”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完成了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荣获“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的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6件,政协委员提案49件及意见、建议23件。建立健全了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等制度,政府与各群众团体和民主党派的联系更加紧密。全面推进政务、厂务、校务、村(居)务公开,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修订完善了政府工作规则,依法规范了政府议事、决策行为。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布行政许可事项74项。制定了《大武口区政府采购运行规程暂行规定》《大武口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强化了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工程招投标和项目监理程序,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跟踪检查。认真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四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全民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提高。法院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检察院技侦楼启动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平安大武口”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大武口区被自治区命名为“平安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公共场所和高危行业的监管,对年设计生产能力在10万吨以下的25个煤矿进行了停产整顿,依法消除大众家具城等单位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有效预防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被评为“自治区消防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加大信访案件调处力度,把各种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干部职工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广泛开展“知法守法、知礼向善、诚实守信”等道德实践与主题教育活动,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4个。开办了《大武口新闻》栏目,承办了全国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举办了星海湖元宵灯展焰火晚会、大武口区首届沙滩运动会等活动,大武口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05年是大武口区建区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一年来,大武口区委政府千方百计争项目跑资金,落实各类专项及外援资金1.75亿元是历年来争取资金最多的一年。完成工程项目投资2.16亿元,其中:道路建设投资8192万元星海湖南域综合整治及生态绿化投资4476万元,农业基础设施投资1035万元教育基础设施及配套投资2927万元,其他建设项目投资5001万元。办成了不少对辖区政府来说,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2006年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大武口区委、区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大力推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营造体制机制和政务环境新优势;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文明法治社会;大力加强和谐大武口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大战役”为抓手,深入推进“三大工程”,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十一五”开局良好。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6.17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财政收入2.5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30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094元,同比增长9.5%。城镇登记失业率3.4%。人口自然增长率2.36‰。

工业经济成效显著

大武口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15.2%,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6%,成为支撑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深入开展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攻坚战役,强化对工业经济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帮助企业上项目、扩规模、抓技改、增效益,重点组织实施了科迈瓷业年产60万件卫生洁具、天地奔牛集团年产1.8万吨刮板输送机技改、金和化工公司年产3万吨干法氟化铝等40个新建、续建和技改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较上年增长42%,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呈现出生产快速增长、效益大幅增加的良好态势。循环经济稳步发展。狠抓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在赛马集团、金和化工公司等8家重点企业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国能新型建材年产2×8000万标块煤矸石制砖、赛马集团一期年产5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循环利用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年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增长10%。开发区平台效应不断增强。国家发改委批准石嘴山经济开发区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其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投资0.82亿元,建成了供排水管网、通讯信息传输网络、220千伏变电所变电核心系统,完成了向阳路、自强路、欣盛路至世纪大道延伸工程,开发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展了工业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工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2个,实际到位资金10.1亿元。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