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刘副教授
10735200000002

第2章

的确,刘志鸿的劣势就是不能在国际科研刊物上发表论文。他其实和林教授一样,也都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只不过他上大学的时候年纪稍大了些,二十七八了,能考上本来就不简单了,多少年都没摸过书了。听说恢复高考了,到处找复习资料,其他的还好,借得到。英语复习资料那时候在他们那里是最难找的,跟开后门似的,偷偷摸摸地找有关系的人,若是借到了,知道来不及看完,有些人不吃饭不睡觉地手抄一份,来不及,家里人都帮忙。这还是有门路的,没门路的,只好两手一抓黑,抓到什么看什么。刘志鸿一直没有系统地复习过英语,都是零零碎碎地找几张讲义来看看。也不大看得懂,所以考英语的时候,刘志鸿没有一道题有把握的。就像apple这个词前面是加“a”还是“an”,现在你看了简单,可那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不是他一个人不知道,很多人都说难。

他填了“an”,也不是说他知道为什么,是他猜的,他猜既然是考试,肯定不是叫你填正常的答案,他就选了不正常的。好多答案他都是那样选出来的,居然英语还通过了。据说那一年如果英语考试按照正常的标准,没几个人能通过的,所以这个通过本来就含了不少的水分。上了大学激起了他对科学的巨大兴趣,数理化成绩好得不得了,在整个年级都是名列前茅,就是英语不好,他也没怎么在意。谁知道这一辈子就栽在英语上面。无论是职称考试还是文章影响因子,没有英语都不要谈。他也曾经想过,既然其他人当初跟我一样不知道a apple还是an apple ,现在也都能五能六地通过了一关又一关的英语障碍,为什么我不可以?他的确花了不少时间,应该说也有了进步,跌跌爬爬地通过了副高职称。不过,从那以后,刘志鸿彻底地反感这种资本主义的文字了,他自己觉得如果再这样折腾下去,肯定没等英语好起来就去见马克思了。

马克思不是说英语的吧?他说德语,也没听说见他的人都要学德语。的确,对刘志鸿来说,见马克思也比学英语爽快些。他本来就不是个有语言天赋的,连中文说起来都不大顺畅。小时候语文课上作文是最头疼的。比如写一篇《记一个助人为乐的同学》作文,他当然知道助人为乐的意思,平时也挺助人为乐的,但有什么写头呢?两节课结束了,他才写了半张作文纸,他觉得几个事例几句话就解决了,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补充的。平时说话也是,总觉得脑子里管语言的那个区域根本跟不上嘴,常常一紧张就结结巴巴或者张口结舌,要不就是说错话。所以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教学效果一点也不好,常常被学生取笑。现在积累了些经验,不至于那么当场尴尬了。但是,他总想着什么时候来点即兴发挥。他完全可以即兴发挥,他脑子里有不少东西,但就是倒不出来,所以不敢随便试,怕弄巧成拙。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管语言的那块总是不听使唤,经常出现问题。何况是别的国家的语言。你说,能怪刘志鸿英语不好吗?

可是,谁管你这些,大家都看结果,结果就是跟刘志鸿一起进来的老师现在都是教授了,有的还是博导了,他们活得特别滋润,常常出去开国际学术交流会,出国进修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科研成果斐然,表现在一篇一篇用刘志鸿憎恨的语言写出来的论文。当然后来就未必是他们亲自写了,他们手底下有的是博士或者进修学者。现在的博士其他的不敢说,英语肯定磨得比他们那个时候好,写那些虽然影响因子也不大高,但总算是国外科技刊物论文的本事,总还是练得出来的,否则你怎么博士毕业?如果运气好,碰上个优秀的学生,发一篇论文在比较著名的国际刊物,这个导师近十年的资本也有了。

不像刘志鸿,刘志鸿是副高,只有带硕士的权利,硕士用不着那么高的要求,只要有文章,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就可以毕业了。现在的硕士,有不少不过是为了混个文凭,想要真正搞研究或者考博士的都不大会选刘志鸿做导师。刘志鸿也不怪人家,自己兢兢业业地带好自己的学生,保证他们顺利毕业。这么多年,也就这么过来了。不是教授就不是教授。看他平时的样子,似乎也不大那么在乎,在校园里遇到熟人,不管老师还是学生,他总是一脸的笑,他大概也知道一些小人在背后对他嗤之以鼻吧?不过,人家也没有当面打脸,人总会有些势利,他也不放在心上。家里最近几年应该说安安稳稳,安稳就是幸福。不像前几年,前几年他被他的前妻搞得筋疲力尽。

也不能怪啊,谁让自己这么无能呢,而偏偏前妻是个少见的能干人,原本是一个工厂的宣传干事,离婚的时候已经离妇联主任的位置一步之遥了。现在想起来,也是刘志鸿想不开,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不肯签字。她早也忙,晚也忙,成天不着家,忙得连孩子都没空生。不过也难说,也许是人家不愿意生。

刘志鸿记得刚开始恋爱的时候,钱惠的确是个小鸟依人的姑娘。那年他三十五了,她也二十八了。刘志鸿的弱点在那个时候还不是特别地明显,相反,当时他春风得意,大学毕业后分到了这个理工大学做讲师。大学老师,他自己都觉得挺骄傲。三十五岁了还没有女朋友,他也不着急。凭良心说,刘志鸿长得真的很不错,不说大学里有不少女学生都对他私下里钦慕,凡是认识他的人,家里或者亲戚朋友有待字闺中的,也都为他操着这份心。但就是没有特别来电的,那时候刘志鸿特别地相信爱情,希望哪天碰到一个能让他一见钟情的,两个人爱得个死去活来。没想到碰到了钱惠,钱惠是谁?八十年代的女人,二十八了还没有出嫁,理想大着呢,人又聪明。刘志鸿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情,就上了钩了。现在想起来,也难怪,钱惠连大学都没上过,却能从一个国营工厂的宣传干事一直爬到了市委宣传部下面的文书,后来进了妇联,跟刘志鸿离婚的时候已经快做妇联主任了。这样的女人,刘志鸿只能放在她肚子里摇摇。有时候刘志鸿觉得,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真正地了解过这个女人,她比刘志鸿小七岁呢。开始的时候,那么个柔情似水,柔情蜜意、柔若无骨。至今他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他们“伤风败俗”的第一次。

那时候刘志鸿有个同学是成人夜校的负责人,央求刘志鸿给他们学校代基础化学课。刘志鸿经不住朋友的情面,一个星期三个晚上都泡在夜校,反正他也没有女朋友,在哪儿都一样,还能挣点外快。钱惠呢,本来不是他的学生,她在成人夜校报考的是秘书专业,不要学化学。可是,钱惠有朋友在刘志鸿班上,那个朋友常常说起刘老师,正牌大学的讲师啊,人又帅,听说还没有女朋友。钱惠听着上心了,只要钱惠上心的事情,她就一定会有办法做到的。正好有一次那个朋友晚上有事情,钱惠就自告奋勇地说要代她去听一节课,虽然她不大懂,但是她保证会将老师讲的详细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