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建议,不同的感受
小陆是公司最年轻也是最热情的商品房销售业务员,每卖出一套房子,他都会感觉特别兴奋,有一种成就感;而每当失去一个顾客,他都会感到很沮丧。在销售实践中,小陆越来越觉得由于业务员没有降价权,会丢掉许多本应成交的业务。他自信如果公司能给业务员一定的降价权利,公司的销售业绩会显著提高。于是,他跑去和销售经理谈他的建议。
销售经理一听小陆说完他的建议,就面带讥笑地对小陆说:“小陆啊,你真天真,如果你们每个业务员都能降价卖房,那公司还要我们这些销售经理干吗?老老实实干你的活吧,别动这些歪脑筋啦!”小陆听经理这么说,自知没趣地走了。心想,我好心好意替公司着想,为什么反倒认为我在动歪脑筋呢?如同满腔的热情却被从头浇了一盆冰水,真是凉透了。
后来,小陆越想越不服气,一天下班前,他悄悄地来到老板的办公室,试探性地跟老板反映他的建议。老板很热心地招呼小陆坐下,并给他沏上热茶,很认真地聆听完他的建议。然后,老板微笑地夸奖起小陆来,老板说:“小陆,作为公司的一员,你能有如此关心公司的热情和衷心,我要表示感谢,很难得。作为一名年轻的员工,你能在工作中去努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很好,说明你很有进取心,前途无量啊!你的建议很好,我会认真考虑的。不过,小陆,我得提醒你,对你们业务员而言,销售业绩决定了你们的待遇,我完全理解你们渴望提高销售业绩的心情,销售额对公司也同样重要。不过,靠降价来扩大销售历来是商业竞争的大忌,因此,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要把增加销售的希望主要寄托在改进服务上。那样,更能增加客户的信任感。你说是吗???”
小陆从老板办公室出来,感觉浑身轻松。
同样的内容,与不同的人交谈后所获得的感觉和评价完全不同,所受到的礼遇也完全不同。恰恰是这种不同体现出了不同层级的管理者的素养和水平的差异。
一、谈吐的语言规范
沟通离不开语言,沟通中需要使用文明、礼貌、准确的语言。交谈过程中,如果语言粗俗、不通礼仪,甚至满嘴脏话,就会使对方感到不快,继而产生厌恶心理。如果语义模糊,词不达意,逻辑混乱,让人摸不着头脑,就必然会影响双方的交流。所以,谈话首先要求的就是语言规范。
语言规范大致可以归结为:语言礼貌、用词文雅、表述准确、注意禁忌。
1.礼貌语的种类和特点
常见的礼貌用语通常有如下几类:
问候语——
标准式:大家好、您好、各位好。
时效式:早上好、晚安、新年好、圣诞快乐。
迎送语——欢迎光临、请慢走、一路平安、再见、请多保重。
请托语——
标准式:请、请稍候、请让一下。
求助式:劳驾、拜托、打扰、借光、请多关照。
组合式:请把袋子给我、请您帮我抬一下等。
致谢语——谢谢、多谢、有劳您了、给您添麻烦了、万分感谢等。
征询语——您需要什么?您不介意我帮把手吧?有什么我可以帮到您的?
应答语——
肯定式:好的、一定照办、请放心我一定尽力。
谦恭式:过奖了、请不必客气、请多指教、这是我应该做的。
谅解式:不要紧、没关系。
赞赏语——很好、真棒、真了不起。
祝贺语——恭喜恭喜、节日快乐、生日快乐、祝您成功。
推托或解释语——抱歉、对不起、不好意思。
其中,“您好、谢谢、请、对不起、再见”是最为通用的五句礼貌用语,要学会经常使用,用得越多,你的语言文明就会得到越多人的肯定。
语言的礼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主动性,即首先使用、主动而自觉地使用。比如,见面时与人打招呼非要等别人开口,你才回应,有时就会显得失礼。二是约定性,即用语要约定俗成,人人皆知,不宜独创或强调个性。比如,在日常生活里你也像孔乙己那样回答别人“多乎哉?不多也。”人们会觉得你扭捏作态,显得另类。三是语言的亲密性,应让人觉得暖心、亲切而自然。常言道:“要想多捉到苍蝇,使用蜂蜜比使用醋要好。”比如,遇见一个陌生的小孩,他突然叫你一声“叔叔好”或者“阿姨你今天真漂亮”,你会是什么感觉?你立刻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你会觉得这小孩真可爱,真懂事。因此,语言礼貌是人际沟通中最好的“特别通行证”。即使别人开始不怎么愿意搭理你,但一声礼貌的称呼或暖心的问候等,顷刻会把沟通障碍融化。
2.语言文明的基本要求
用词文雅是区分“文化人”与“大老粗”的基本依据。语言文明也是谈吐礼仪的基本要求。一个有教养的人,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其语言的文明性,而区分语言“粗俗”与“文明”的基本“标的”就是用词是否文雅。
语言文明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恰当地称呼他人,你的称呼要让人感受到尊重和敬佩。与人交谈,如果你一开口的称呼就不恰当,接下来的沟通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一位小女生受聘到一家百货公司的化妆品柜台作现场推销,她看到一位中年女性走了过来,看外表这位女性跟她母亲的年龄差不多,于是她迎上前去,并热情地说道:
“这位大妈,请您免费试用一下我们公司新出的化妆品好吗?”
“我都大妈啦,还试什么化妆品啊?”中年女性瞪了小女生一眼,没好气地回答。
接下来的沟通自然难以为继。如果小女生把对中年女性的称呼改为“这位女士”、“阿姨”等更恰当的称呼,也许结果就完全不同了。小女孩把与其母亲年龄相近的中年女性称为“大妈”似乎并没什么错,在有些场合(比如,食堂或别人家里)可能会产生敬重感,但在化妆品柜台这种“追求年轻化”的场合使用“大妈”这种带有老龄化的称呼却是不恰当的。因此,恰当地称呼他人,既要区分对象、区分场合,又要照顾习惯,尽量使用敬语、谦语、雅语,如“请、您、贵方、阁下”等这些让人觉得倍受尊重的称呼。
其次,尽量使用谦恭、高雅、脱俗、有内涵的文明词汇。日常生活中,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去吃饭”、“撮一顿”、“有饭局”三种说法,“吃饭”最平民化,“撮一顿”最粗俗,而“饭局”则相对时尚些。再如,“干活”、“忙乎”、“工作”意思差不多,但给人感觉是有文化差异的。所以,商务人士在与人沟通中应尽量使用相对文明的语言,避免使用粗俗的词汇。比如,将女士称为“小妞”或“小娘们”就显得很流气。再如,把“同事”称为“拍档”,把“名人”叫作“大腕”等都会显得有些低俗,不够文雅。
日常交往中彰显文明礼貌的惯用词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客人到来说“光临”,等待客人说“恭候”。
招待客人说“洗尘”,陪伴朋友说“奉陪”。
探望别人说“拜访”,起身作别说“告辞”。
中途退出说“失陪”,请人别送说“留步”。
求人指点说“赐教”,请人让道说“借光”。
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说“拜托”。
夸人见解说“高见”,麻烦别人说“打扰”。
请人改稿说“斧正”,请人谅解说“包涵”。
向人道贺说“恭喜”,受人夸奖说“惭愧”。
收人礼物说“破费”,送人礼物说“笑纳”。
询问年龄说“贵庚”,询问职业说“高就”。
受人之托说“效劳”,伴人受益说“托福”。
再次,忌说脏话、怪话、粗话、黑话、谎话、风凉话和一切低级趣味的玩笑话。比如,张口就骂骂咧咧,动不动就挖苦讽刺别人,或是聚到一起就热衷于讲桃色新闻、“荤段子”,成天怪里怪气,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或者成天只知道夸夸其谈,牛皮哼哼,没几句实话,胡说八道。这样的人即使能说会道,也与语言文明格格不入。
3.表述要准确
在沟通过程中,语言表述要准确,这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本要求。表述准确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吐词清晰,发音正确。如果结结巴巴、语音含混不清,或是读错音、念错字,轻则让人取笑,重则产生误会,必然会影响沟通效果。
其次,内容要简明扼要,不宜废话连篇,没话找话,或是拐弯抹角,绕来绕去,任意发挥,不着边际,让人理不出头绪。言简意赅,是表述准确的基本要求。
再次,措辞准确,逻辑严谨。如果词不达意,逻辑混乱,甚至东一句西一句,让人不知所云,必然会产生沟通障碍。
最后,语速要适度,语气要适宜,语音要适中。语速太快,跟连珠炮似的喋喋不休,让人听起来很费劲,不利于沟通。盛气凌人,语气僵硬,或是端起架子、甩官腔等都会不利于沟通。
此外,沟通中要尽可能避免使用方言土语,尤其是听众众多时,如果某个人或少数几人听不懂,就可能产生被排斥、被冷落的感觉。
4.注意禁忌
沟通过程中,语言禁忌多种多样,视沟通环境和沟通对象而定。有的场合不宜高谈阔论,有的场合不宜交头接耳或轻声细语,有的人忌讳谈论某事,有的人忌讳提及某人。如此种种,各有所忌。一般而言,人际沟通需注意如下禁忌:
切忌窥探他人隐私,年龄、婚恋、收入、经历、健康等不宜主动打探。
切忌非议他人,背后非议、拨弄是非、传播谣言属于庸俗无聊之举。
切忌触及令人伤心、愤怒或不快的话题。
切忌信口雌黄,无中生有,欺骗和故意误导他人。
切忌使用“不尊重”对方的言辞,比如带有蔑视、侮辱、诽损他人之意的用语。
切忌使用“不友好”的语言,比如带有挑衅、讽刺、攻击性意味的言辞。
切忌使用“不耐烦”的语言,如抱怨、拒绝、呵斥等责怪对方的言辞。
切忌使用“不客气”的言辞,如生硬的话语、命令、威胁、谩骂等。
切忌居高临下,自我炫耀。
切忌直接质疑或纠正对方。
二、谈吐的行为规范
人际沟通中的一些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往往是人们真实想法的流露,表明其对交谈产生了兴趣或厌倦。无意识的肢体语言有时会比有声语言更真实,所以,沟通中应当特别留意这些形体语言的反映。
一般来说,交谈中的肢体语言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表明对方对交谈产生了浓厚兴趣,后者则表明对方对交谈产生了厌倦。
交谈中积极的肢体语言通常有如下表现:听者的脸颊微微向上,对感兴趣的话题都希望听得一清二楚。眼睛眯起变细,是边接收信息边思考的一种面部表情。嘴角向上扬且呈半开半闭状,表明其兴趣已被调动。身体向前倾,这是专注倾听的代名词。睁大眼睛,且眨眼次数很少,表明已被话题所吸引。频繁用眼神、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与说话人交流和配合。
交谈中消极的肢体语言通常有如下一些表现:打哈欠,伸懒腰;频繁看手表;看指甲、挖耳朵、抠鼻孔或摆弄手指;双手抱在脑后;揉眼睛、搔头皮、摆弄头发;不停地东张西望;跷起二郎腿,并将脚尖跷起不停地摆动;搔首弄姿或挤眉弄眼;双臂交叉于胸前,环顾左右等。
人际沟通中,不仅要讲究语言文明,更要讲究行为礼貌和必要的礼节。因此,交谈过程中不仅要尽可能保持积极的肢体语言,更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不乱用手势;不随意插话;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宜太靠近对方;不宜过分矜持或沉默,以致冷场;不宜只顾自己滔滔不绝,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应双眼注视交流对象,以示专注;不做出漫不经心或傲慢无礼的动作;不宜边干活边与人谈话。
日常交往中谈吐的八大禁忌
一忌男女无别,低级趣味或令人难堪。
二忌长幼无序,没大没小,长幼不尊。
三忌不分亲疏,冒犯他人。
四忌揭人短处,取笑或羞辱他人。
五忌不讲分寸,有失身份。
六忌不顾场合和环境,随心所欲。
七忌不顾对方的情绪和性格,一吐为快。
八忌心不在焉,答非所问。
三、基本的沟通技巧和谈话艺术
交谈的过程是人的知识、智慧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具有很强的临场即兴发挥的特征,语言运用、思维逻辑、幽默感、精神状态和礼仪修养等都会在交谈中有所体现。因此,面试往往是测试人才综合素质的最有效方式。虽然谈话艺术没有标准可言,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环境,同样的话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怎样使谈话内容迎合对方的心理
某豪华国际游轮在海上突然遇险,船长立刻吩咐大副:“赶紧安抚游客,千万别让大家恐慌,设法说服游客们穿上救生衣准备跳海!”几分钟后,大副跑回来向船长报告:“游客们都不敢跳海,怎么办?”没办法,船长只好亲自出马去说服游客。
没多久,游客们都顺从地跳海了。
待事故平息之后,大副请教船长,“您是怎么说服游客们跳海的呢?”
船长微笑着说:“我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跳海变成一种人们感兴趣的活动。我对英国游客说跳海是一种很有趣的运动方式;而对法国游客说,跳海是一项别出心裁的游戏,浪漫而有趣;对于德国游客,我警告他们跳海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别冒险;对俄国客人,我告诉他们,跳海其实是伟大的革命壮举。”
“那您是怎么说服那些美国人的呢?”
“那就太简单了,我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帮他们每人都买了巨额保险。”
“哦,原来是这样。”
故事其实只是一则笑话,但其蕴含着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沟通的内容和方式要尽可能迎合对方的心理需要。
沟通技巧和谈话艺术,也许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就一般意义而言,以下几方面是共同的要求:
(1)尊重对方。尊重对方是起码的沟通礼仪,也是重要的沟通技巧。尊重,包括语言尊重和行为尊重,因此,说话语气要谦和,目光专注对方,不时表示对谈话的呼应,保持积极的肢体动作,及时表示赞同和欣赏等都是尊重的基本要求。相反,语气傲慢,精神萎靡,打瞌睡、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东张西望、边谈话边干其他事等都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2)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的谈话气氛。诚恳的态度、必要的寒暄、热情的问候、恰当的赞赏、甜美的微笑等都是创造融洽气氛的基本技巧。相反,严肃的表情、生硬的态度、命令式的语言、唐突的发问、直白的要求、当面的批评和指正等都容易破坏谈话气氛。
(3)把握好语言的分寸。把握分寸是一种艺术,靠的是经验和修养。沟通中,要把握好分寸,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地位”,对你是什么样的身份,该以何种语气和态度说话是一定要心中有数的。此外,分寸把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是否充满诚意和善意。“好言一句三分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怀好意的话,说得再漂亮也让人心里不舒服。同时,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无中生有、无视客观事实的说话是谈不上分寸把握的,通常会令人生厌。
(4)选择适宜的话题。双方是否都对话题感兴趣对沟通能否顺利展开重要。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一般是约定的、轻松的、时下最引人关注的、双方最擅长的主题等。常言道“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有一方对话题不感兴趣,即使你口才再好也没用。
(5)幽默是打破陌生、尴尬、冷场和僵局最好的选择。交谈过程中,因为某人“说漏嘴”或其他突发原因而置人于窘迫境地,这时,幽默可以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在一次朋友聚会的餐桌上,某人向其邻座的女士说起他公司某位经理如何讨厌,他对这位经理如何不满,毫不留情地攻击了那位经理一番。突然,这位女士问他:“你知道我是谁吗?”“不知道。”男的回答。“我就是他的老婆。”男的一下愣住了。但他突然灵机一动反问女士:“你认识我吗?”“不认识。”“哦,那太好了!”一句幽默的话惹得大家一笑了之,窘迫即刻消失。
(6)避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切忌在众人面前说“你错了”、“你不行”之类的话。人都有自我肯定的欲望,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直截了当地说“你错了”之类的话,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使人难堪,很容易引起“斗嘴”之类的争端。
(7)毫不吝啬你的赞美。赞美是一种“无成本”的交往艺术。心理学家把赞美比喻成“仙人的魔棒”。但赞美不是简单的甜言蜜语、阿谀奉承和“拍马屁”。赞美要讲究自然和恰到好处。“好”、“对”、“你真棒”、“太好了”、“幸好有你”、“真美”、“你真行”等赞美之词,如果使用得当,会使沟通氛围变得轻松和愉悦。
(8)巧妙地诱导和委婉地拒绝。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主观上不愿意或客观上不能满足对方要求的情况,这时如果仍然给予对方肯定的承诺,其结果可能是勉强应付、后悔莫及、言而无信等。因此,学会如何拒绝是沟通艺术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一般来说,用生硬的语言拒绝对方的请求,不仅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伤害彼此的友谊,也会使自己内心产生某种不快或不安。所以,必须拒绝时,应先说明原因、摆出困难、求得对方的谅解,并表示出抱歉和同情,以及愿意尽力的意愿。较好的方式是诱导对方采取“替代”办法解决问题。
“给人台阶”避免难堪的沟通艺术
某星级酒店的一位客人在离店时把一条浴巾放在提箱内准备带走。服务员查房时发现了并及时报告给大堂副经理。按酒店规定,少一条毛巾需向客人索赔50元。如何既不得罪客人,又维护酒店的利益呢?大堂副经理胸有成竹地采取了巧妙暗示、诱导客人找到“台阶”下的沟通方法,让客人既避免了难堪,又体面地交出了毛巾。
大堂副经理来到收银台找到正等待结账的客人,礼貌地请她到一处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并客气地说:“夫人,很抱歉,服务员在整理房间时发现您住的房间里少了一条浴巾,您能帮忙查找一下吗?”客人面色有些紧张,反问道:“你们想我怎么配合?”大堂副经理又说:“请您回忆一下,是否有朋友来过您的房间,顺便带走了浴巾?”客人很肯定地说:“我住店期间没有朋友来过!”大堂副经理又进一步引导她:“从前我们也有过类似情况,客人后来回忆起来是把毛巾放在毯子下面盖住了。您是否能上楼看看,看浴巾是否也放在什么地方被遮住了?”客人总算醒悟了,拎着提箱上了楼。大堂副经理示意服务员帮助开门后别跟进去。
一会儿客人从楼上下来,不高兴地说:“你们服务员检查也太不仔细了,浴巾掉在沙发后面也没发现!”大堂副经理很礼貌地说:“对不起,夫人,谢谢您的合作!”
小小的浴巾风波就此顺利地解决了。
客人保住了面子,避免了难堪,酒店也挽回了损失。大堂副经理自始至终没有提过客人“带走”、“拿了”浴巾等字眼,只是巧妙地暗示,给人台阶下。如果直截了当地指出客人的过错,客人可能会跳起来,死不认账。这时问题就难解决了,因为酒店是无权检查客人的行李的。可见,沟通艺术有时能使难办的事变得很轻松,反之,轻松的事也可能变得很难办,差异就是说话的技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