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商务礼仪简明教程
10737200000039

第39章 其他洲主要国家的礼俗与特殊禁忌

大洋洲是世界第七大洲,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及20多个小岛国组成。16世纪前,这里人烟稀少,仅有少量土著人居住。后来随着大量欧洲人迁居,这里就成了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殖民地。而非洲则是一块古老的大陆,像埃及、南非、扎伊尔、坦桑尼亚、苏丹、赞比亚等,因自然气候条件等相对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富悬殊很大,绝大多数人目前仍处于极度贫穷的生存状态,但有的已跨入文明社会,有的则几乎停留在原始人生活状态。

一、澳大利亚的主要礼俗与特殊禁忌

1.概况及文化背景

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美正好相反,其四面临海,介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国土面积约768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处于热带地区。人口约1800万,其中九成多是欧洲移民后裔,华裔约20万人左右。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极少数人信奉犹太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另有10%左右的人宣称无宗教信仰。澳大利亚盛产羊毛、铁矿等金属矿产,素有“牧羊之国”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其首都在堪培拉而并非悉尼,但以悉尼最著名。

澳大利亚人的性格和文化与其民族根源密不可分。澳大利亚(简称澳洲)原属于英国的殖民地,目前仍属英联邦成员国。一方面,作为欧洲移民的后裔,英语是官方语言,约有九成以上的人说英语。称呼及生活习俗与欧洲人极其相似。另一方面,最初作为英国流放犯的殖民地,这些囚徒对作为上等人的英国管理者充满仇恨,刻意追求某种改变,以求脱去原有的根源性耻辱。所以,澳大利亚英语是英式与美式英语的混合体,他们比欧洲人更质朴,更强调友善与公平,更重视人道主义,乐于保护弱者,特别注重平等待人,讨厌以居高临下的命令口气指使他人。澳洲人的这种情结至今仍在其后裔的骨子里打下烙印,比如,许多政客拒绝被授予英国爵士称号,担心会与选民产生距离。就整体而言,直率、谦逊、开放和不拘小节是澳大利亚人最明显的性格特征。

2.主要生活习俗

初次见面适宜用全名相称,并在其后加上“先生”、“太太”、“小姐”之类的大众化称呼即可,熟了之后可直呼其名,甚至可称小名。“Sir”是尊敬的称呼语。

澳洲人的见面礼丰富得很,握手礼、拥抱礼、合十礼、鞠躬礼、拱手礼、钩指礼等,多种多样,无奇不有。但最普遍的还是习惯于握手,女性之间通常不握手,而是轻吻面颊。熟人之间见面一句“Hello”或“Good day”即可,非常随意和轻松。许多澳洲人没有名片,所以,当你递上名片时,不要等候对方回赠名片。

澳洲人的服饰通常很随意,时尚潮流,追随北美风格。无论男女都爱穿牛仔裤。正式场合多穿深色西服套装,打黑色领结或领带。女性多穿裙子和白衬衫,或穿套装。达尔文市则流行穿达尔文服饰,十分简便。

澳洲人平时习惯英式西餐,口味清淡,不喜油腻,忌食辣味。大都爱吃牛肉、羊肉、鸡、鱼、禽蛋和蔬菜。一般不吃狗肉、猫肉、蛇肉、动物内脏和动物头、爪,特别反感在菜肴里放味精。爱喝的饮料包括牛奶、咖啡、啤酒和矿泉水。他们还喜欢外出野餐,以烧烤为主。

他们酷爱体育,若没有体育,会觉得很空虚无聊。游泳、冲浪、打高尔夫、日光浴和赛马是他们的癖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赛马场,赌赛马也是人们最喜好的业余生活之一。

澳洲人喜欢交朋友,也喜欢邀朋友去家中做客,人情味浓厚,朴实无华是其基本特性,切忌过分地拘束和客套,否则,会令其不快。应邀赴宴时,可带上葡萄酒、鲜花、巧克力或家乡的工艺品,但不要太贵重。

节庆及时间习俗:元旦、元月26日国庆节、4月20日复活节、4月25日军人节、6月8日女王诞辰、圣诞节等。他们有周日上午到教堂做礼拜的习俗,雷打不动,常年如此。所以,切忌在周日安排约会。澳洲有三个时区,分东、西和中部,除西部和昆士兰州外,大都有采用夏令时的习惯。

3.特殊礼仪禁忌

与欧洲一样,澳大利亚人对数字“3”、“13”和星期五非常反感。

酷爱动物,尤其是袋鼠和琴鸟,但讨厌兔子,认为碰到兔子是厄运的征兆。

忌讳与英国扯上联系和进行比较。

忌讳谈论种族、宗教、个人私生活、等级地位等话题。

忌讳炫耀家族及个人的头衔等先天优势。如果某人张口闭口谈及或炫耀个人的履历会惹来嘲笑,他们认为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学术上的头衔都不能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敬意,每个人仍然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赢得别人尊重。

对公共场所的噪音非常忌讳,喧哗和高声喊人等都是令人厌恶的。

二、新西兰的主要礼俗与特殊禁忌

1.概况及文化背景

新西兰在1907年独立前是英殖民地澳大利亚新兰威尔士州的一部分,国民绝大部分是英移民的后裔,目前仍属英联邦成员国。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端,属典型的岛国,国土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主要由三大岛组成,北岛拥有肥沃的农田和茂盛的森林,牧业发达,绝大部分居民生活在北岛。南岛包括一条狭长的山脉,有冰川、海滩和平原以及浓密的林带,非常适合于运动和旅游。斯特瓦特岛(Stewart)是南面的一个小岛,居民不足1000人。其他小岛基本无人居住。

新西兰人口约360多万,其中八成以上是英移民后裔,约有不足10%的土著人,即毛利人。首都惠灵顿是政治和经济中心及重要的海港城市,英语是官方语言,但毛利人仍使用毛利语,也说英语,故新西兰英语有鲜明的口音和大量的俚语。国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新西兰于1907年1月26日宣布独立后,很长时间内与欧洲的联系都不是直接的,需要通过澳大利亚转接,故免不了在许多方面要受澳大利亚的控制,过去新西兰人对这种间接的控制非常愤怒。如今,虽然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结成了军事同盟和贸易伙伴,但出于历史的情感隔膜和市场的竞争需要,两国人的内心仍然存在难以融合的“距离”。因此,商务交往中忌讳把两者联系起来对比或混同起来对待。

新西兰气候温和,绿草如茵,牛羊遍地,是举世闻名的“农牧业王国”。因其与各大洲路途遥远,且环境十分优美,故人民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生活极其悠闲,生活质量相对较高,普遍对衣、食、住、行都很讲究。因地理环境独特,多数新西兰人较为沉稳和独立,性格上偏于拘谨和内向,不习惯与陌生人接触,但对朋友和合作伙伴非常忠实,很讲信誉。

2.主要生活习俗

新西兰的交际礼仪具有鲜明的欧洲风格。

新西兰人在人际交往中奉行“平等主义”,极其讨厌讲身份和摆架子,几乎谁都可以约见市长、部长等高官。初次见面习惯互相称呼“姓氏+先生/女士”等,熟人见面,直呼其名会大受欢迎,而称呼职衔或官衔会令人惊讶或不悦。

新西兰人的见面礼主要有几种:首先是握手礼,这是最常见的见面礼节。其次是鞠躬礼,主要用于对尊长行礼,但他们的鞠躬不是低头弯腰,而是昂首挺胸。再次是注目礼,主要是路遇他人时使用。当地毛利人在迎接客人时则行“碰鼻礼”,见面双方彼此用鼻尖互相碰两三下,以示亲热。碰鼻次数越多,则礼遇越高。

新西兰人的服饰风格与北美接近,一般情况下讲究随意和舒适,但商务或其他正式场合比美国人更讲究,男性着深色西装打领带,盛大集会等会穿礼服。女性则穿连衣裙或裙子、衬衫外加夹克衫。

新西兰人的口味较为清淡,喜食羊肉、野味、三文鱼、龙虾、牛排等荤食,爱喝浓汤,也爱喝烈性酒、啤酒和咖啡。他们对中国菜也很感兴趣。用餐时多数人习惯使用刀叉,但毛利人有时也用手抓食。当地的一种“烧石烤饭”很有特色,将食物装入铁丝筐内,先盖上湿土,再用泥糊严实,放在火上烤数小时后取出,撒上盐和胡椒之后食用,用其招待客人是较高的礼遇。新西兰人受英国人爱喝红茶的影响,养成了“一日六饮”的习俗,即早茶、早餐茶、午餐茶、下午茶、晚餐茶、晚茶。

新西兰人喜欢在家里招待客人,被邀做客时不要觉得惊讶。做客时应准时赴约,因为他们的时间观念较强。且需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给男主人带上一瓶威士忌或巧克力,礼物不可太多,也不可太贵重。做客时注意不要在用餐时畅所欲言,他们很忌讳在饭桌上谈论公务或滔滔不绝。

新西兰的毛利人能歌善舞,欢迎贵宾时常会宾主共舞。他们大都很喜欢户外运动,尤其偏爱赛马和橄榄球。

节庆及时间习俗:1月1日到2日欢庆新年,2月6日国庆日,4月14~17日为复活节,4月25日为澳新军团日,6月第一个星期一为女王寿诞日,10月最后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最隆重的当然是圣诞假期。每年12月到1月为新西兰的炎夏,许多人出外度假。

3.特殊礼仪禁忌

与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对数字“3”、“13”和星期五非常反感。

忌讳谈论种族、宗教信仰及政治立场等问题,他们奉行“不干涉主义”,即不干涉他人的个人自由。尤其忌讳将新西兰视为澳大利亚的附属。

新西兰人很爱动物,尤其是狗,当地流行着“勤奋的牧羊犬创造了新西兰”的说法。如果你谈起狗肉如何好吃及狗肉如何营养等,极可能触怒对方。

新西兰人对英国人用来表达胜利的“V”字形手势很反感,认为那代表淫秽,因而很忌讳。

在男女交往上,新西兰较为拘谨和保守,男女同场活动会遭禁止,即使看电影也要分男女专场。

新西兰人比较寡言少语,很讲绅士风度,当众闲聊、剔牙、紧腰带等会招来白眼,属极不文明的令人反感的行为。

毛利人信仰原始宗教,相信灵魂不灭,对拍照、摄影之类的事不喜欢,忌讳与之合影之类的举动。

三、南非的主要礼俗与特殊禁忌

1.概况及文化背景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其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00万,共有黑人、白人、有色人和黄种人四大种族,其中黑人约占四分之三。黑人主要由祖鲁、科萨、斯威士、茨瓦纳、北索托、南索托等部族组成,黑人多使用班图语。白人主要由荷兰人、阿非利上卡人和具有英国血统的人组成。黄种人主要是印度人和华人。南非共有11种官方语言,但英语通用。白人、有色人和大部分黑人信奉基督教,少部分黑人信奉原始宗教,黄种人多信奉印度教。

南非实行多党竞选的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政府管理体制,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三军统帅于一身。南非有三个首都,开普敦为立法首都,人口约有300万;比勒陀利亚为行政首都,人口约150万;布隆方丹为司法首都,人口约50万。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GDP总量约占全非洲的四分之一,最高时曾占三分之一左右。南非盛产黄金和钻石,是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和出口国,其人均GDP约为3000美元。

历史上,南非人民饱受种族隔离制度的煎熬。自17世纪英国人和荷兰人入侵以来,南非一直处在白人统治之下。1910年成为英联邦属下的自治领地,1961年退出英联邦成立共和国,但仍实行种族隔离制度,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直至1994年曼德拉当选总统,黑人才正式登上执政舞台,种族隔离制度才寿终正寝。

漫长的白人统治历史,给南非人的文化和性格上带来了三点最明显的特征:一是统治者的文明习俗和社交礼仪逐渐广泛地流行于南非社会,形成了以“英式为主”的文明礼仪习俗风尚;二是长期的抗争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对白人的某种敌视心理和内在的顽强个性风格(在这方面,曼德拉就是他们的典范,他被关在一间不足4平方米的牢房里整整27年,依然能坚守自身的信念,其顽强的意志力非同一般);三是黑人占主体的群体优势,使其得以保留着黑人种族的传统宗教和文化习俗。作为一个群体中占多数的种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服饰、信仰和习俗等个性与尊严,因此,南非社会呈现“黑白分明”的交际礼仪也就不足为奇。相对而言,黑人感情外露,肢体语言十分丰富,为人处事非常大胆和直爽,且大多身处社会底层,热情奔放,喜欢群体集会和交往。而白人则大多显得矜持、内敛,从不喜形于色,交往谨慎,偏于保守,注重维护形象和社交礼节。

2.主要生活习俗

南非人在社交场合一般都行握手礼。但他们的握手礼有两点很特别,一种是先用左手握住自己右手手腕,然后再用右手去与人握手。通常用于对受尊敬的人握手。另一种是先双方手掌的虎口相接,握对方的手掌,再由握掌变为拉掌,双手指掌部位相扣,最后又再两手相握。这种握手礼在祖鲁族男性中较流行。有些黑人见面时也会行拥抱礼或亲吻礼。有的黑人在与尊贵的客人见面或分别时,还常送上一支孔雀毛,所以,有的人帽子上插满了羽毛。

南非各部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当地黑人以善于加工皮革和用其制作衣服而闻名于世。一种叫“卡洛斯”的外套服饰就是用羚羊皮制成,非常柔韧和挺括。黑人的服饰大多色彩斑斓,非常艳丽。南非的印度人服饰则依然保留着传统的东方特色。白人则依然讲究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凸显出上流社会人群的尊贵特征。正式场合,一般都很讲究着装端庄和整洁,商务场合普遍严守国际通行的礼仪准则。

南非黑人的主食是玉米、薯类和豆类,喜吃牛肉和羊肉,一般不吃猪肉和鱼。新鲜的牛奶和羊奶、如宝茶、啤酒是其最爱喝的饮料。和其他非洲国家不同的是,南非黑人爱吃熟食,而不喜欢生食。白人则以吃西餐为主,依然保留着欧洲饮食习俗和风格,鸡蛋、牛肉、鸡肉、面包是主体食物,咖啡和红茶依旧是其最喜欢的饮料。

到南非人家里做客,主人喜欢给客人奉上鲜奶或用高粱自制的风味啤酒,客人最好一饮而尽,如果客套或推辞,都会引起主人的不快。迎送客人时,许多地方的黑人喜欢集体出动,列队相迎、载歌载舞、欢呼狂啸。

南非人的庆典习俗非常奇特。比如,在庆祝新年到来时,他们会集体围成半圆形进行长达数小时的祈祷,待月亮升上中天时,部落首领便头顶南瓜,徐徐起舞,依次掠过屏息以待的人群,祝福每个人来年顺顺利利。他们也会在婚丧嫁娶、建房、酋长继位及各类纪念日举行独特的仪式和活动。

3.特殊礼仪禁忌

南非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先,特别忌讳外人对自己祖先和长辈的言行失敬。故切忌非议黑人的古老习俗,也切忌评论不同黑人部落或派别之间的关系及矛盾。

因历史造成的仇恨白人统治的压抑心理,切忌赞赏白人或为白人炫耀增光。

南非黑人不承认白人的宗教节日和传统习俗,切忌按白人的宗教礼俗对待黑人。

在许多黑人部族里,妇女的地位低下,神圣的地方禁止妇女接近。

南非黑人性格直爽和坦诚,与其交谈时,忌讳过分地委婉和兜圈子。

四、埃及的主要礼俗与特殊禁忌

1.概况及文化背景

埃及的全称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位于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南角,横跨非、亚两大洲,北临地中海,东靠红海,国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人口7000万,穆斯林约占九成,故绝大多数是伊斯兰教逊尼派教徒,少部分信奉基督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中、上层通行英语。首都设在开罗,人口约700多万,开罗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所在地。埃及在非洲和阿拉伯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时期的阿拉伯文明,像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等都为世人所熟知。但现今的埃及与古埃及文明不可同日而语,它是1971年才从英国“保护地”独立出来的“以劳动人民力量联盟为基础、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年轻国家。埃及以农业为主,目前,人均GDP约1300美元。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

埃及人以正直、爽朗、宽容和好客著称,他们往往以幽默和宽容来应付严酷的现实。

2.主要生活习俗

埃及人很注重礼貌,无论在什么场合,熟悉的人见面肯定要互致问候。见面时一般是男士握手,女性亲吻。亲友相逢,总是先握手,再行拥抱礼或亲吻礼,然后手拉手互致问候。“祝你平安”、“愿真主保佑你”、“早上好”、“晚安”等是常见的问候语。埃及的亲吻礼有因交往对象不同而亲吻的部位不同的礼俗。亲友之间,尤其是女性之间,行吻面礼。向尊长表示敬意或向恩人致谢时行吻手礼。情侣之间则行飞吻礼。

埃及人所使用的称呼语很特别,为了表示亲密和尊敬,老年人会将年轻人叫“儿子”或“女儿”,学生会管老师叫“爸爸”或“妈妈”,穆斯林人之间会互称“兄弟”或“姐妹”,并不管双方有无血缘关系。此外,他们惯用的尊称还有:“赛义德(先生)”、“乌斯塔祖(教授)”(可用于称呼有地位的人)、“莱文斯”(主席)、“笑喀突拉(博士)”(可用于称呼政府官员)。若能用这些尊称称呼埃及人,会令其更感亲切。

埃及人的传统服饰是大袍,衣袖宽大,袍长至脚。男性穿白色大袍,女性穿黑色大袍。

埃及人的主食是阿拉伯大饼、面包和炒米饭,喜欢将“福尔”(一种煮豆)、“克布奈”(即白奶酪)、“摩酪赫亚”(一种汤)一起食用。副食主要是牛羊肉、鸡、鱼、蛋和蔬菜。柠檬汁和葱头是餐桌上必备的调味品。埃及人偏爱甜食,正式宴会,最后一道必为甜食。他们也习惯以自制的甜点待客。埃及人还酷爱酸奶、咖啡和茶。饮茶聊天,是埃及人的一大乐趣。在咖啡摊上买一杯咖啡,再加几块甜点,也就是一顿便餐。埃及人用餐多用手取食,正式场合多用刀、叉和勺。用餐之后他们一定要洗手。

埃及人非常好客,贵客临门会令其十分高兴,会一再表示欢迎。但登门做客必须注意几点:一是事先要预约,通常晚上六点后及斋月期间不宜进行拜访。二是女主人不接待客人,切勿打听或问候,且客人不能随便与女主人搭话,因为男女间存在明显的界限。三是就座之后,切勿将足底朝外,更不要朝向对方。四是对主人奉上的点心,不要婉拒,茶水一定要喝光,用餐要尽量多吃,否则,会被视为瞧不起主人,令主人不高兴。

节庆及时间习俗:穆斯林人在周五前往清真寺做礼拜,故政府规定周四为周末,周五休息,周六开始上班。每年4月中旬为莎姆纳西节,人们着盛装到尼罗河边迎接夏天来临。每年6月中旬举行泛滥节,感谢尼罗河水的恩泽,8月中旬会再次举行泛滥节庆祝活动,人们聚集在河畔祭祀河神,高颂祷词,祈求吉祥。此外尚有7月23日的国庆日,以及穆斯林的开斋节等重要宗教节日。

3.特殊礼仪禁忌

埃及人偏爱绿色、红色和橙色,忌讳蓝色和黄色,视蓝色为恶魔、黄色为不幸的象征。遇丧事皆穿黄衣服。

埃及民间把葱看得很重,认为它代表真理,但忌讳“针”,针在埃及是贬义词,每日下午3~5点是严禁买卖针的时间,以避贫苦和灾祸。夜间女子也忌做针线活,并严禁借针,因为他们认为这会给母亲带来灾难。

忌讳夸赞他人物品。在埃及人家中若称赞其某件物品,会被理解为索要此物。

与所有穆斯林人一样,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龟、鳖、虾、蟹、鳝类,也不吃动物内脏、动物血液、整条的鱼和带刺的鱼类。

忌用左手取食,忌用餐时与人交谈。

忌讳熊猫,因为其形状酷似肥猪。

喜欢金字塔形莲花图案,禁止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也忌讳有星星图案的包装。

进入清真寺前,必须脱鞋,禁止穿短裤及无袖衣服,禁止戴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