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大清霸王宠妖妃
10745900000056

第56章 圣神之亭

觉着时间差不多了,五阿哥慢慢的道,“阿嫂,了然很想知道那是一个怎么样的传说,会引得你们如此的向往?”

兰花娘笑笑道,“你们可真是贵人啊,今天里来的可正是时候啊?若是在平日里家务活还忙不过来的,哪里有着时间陪你们闲聊啊?正好这几天兰花他爹带着孩子们去集市了,之后是住在姑婆家一段时间,否则孩子们总会缠着我了。”

五阿哥不懂这些事情,这是淡淡的笑笑。

此时的兰花娘已经站立了起来了,看着五阿哥和身边的很多人道,“你们如果想知道这个传说啊,先去陪我看一个地方,看了地方之后,这个故事就好讲了。”

五阿哥笑笑,其他人也跟着乐呵呵的看着兰花娘,其实他们本就是玩的,即使是不在这里玩,也会在别处玩的。

既然有讲解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很是乐意前往。

一行人跟着兰花娘出了这个院子,因为这个农舍本来就在村头,兰花娘没有往村子里头去,而是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山峰道,“你们看见了吗?我们去的地方就是这里了。”

几个人点点头,看着崇山峻岭、山峦重叠处的那丛稍微出了头的建筑物,心里豁然开朗起来,在这个地方还有这么雅致的建筑物?真是煞费心机了。

兰花娘看着几个人开心,便指着不远处的建筑物道,“我带着你们去的地方就是这里了。你们去了自会明白。”

几个人点点头,跟着兰花娘超前走去。

这里是弯弯曲曲的山路,但是看上去很平滑,大概是平日里来的人不少。

山路的两边都是重重的山峦叠嶂,还有着不同的树木。偶尔山风吹过,飒飒作响。几个人在山路上走着,丝丝的山风吹过他们的脸颊,此时不仅是五阿哥,每个人的心里都舒服极了。

兰花娘看到此时每个人脸上洋溢的幸福的笑容,道,“看着你们高兴,我心里也高兴了,我今天的付出也值了。”

大家哈哈的笑着。

山路弯弯曲曲,已经通向了一个亭子的门口处。

这个亭子立在这里,立在苍翠山岭之间,似是哪里下凡的仙女正在俯视这个村子。

小亭子若是在京城,似是最普通不过了,但是在这普通的山村之外,这个亭子似是有一种仙气一样,总是给人一种不凡而神秘的感觉。

亭子有六根柱子,上面的亭子尖尖的。每一个柱子的颜色都是红色的,亭子的顶部的颜色是红白相间。

总而言之,在这苍翠的山里加了这种颜色,总会给人一种特别明快鲜明的感觉。

只是在亭子的底端处有个香炉,炉子里的烟火袅袅,香气萦绕鼻尖。在京城的时候经常会闻到这种檀香的味道,从来觉不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闻到这种香味,总是给人一种特别的神圣的感觉。

兰花娘看着这里,看着每个人的脸色,继而道,“这里每天香火缭绕,来祈福的人数不胜数。开始的时候是年轻人来祈求婚姻,时间长了,这年龄大的原来祈求家庭和睦、幸福美满了。到了后来就是不论男女老少都会过来祈福了。这里就成为了我们整个村子的圣地,也就成为了我们心中的圣土了。关于这个故事的版本也就一再的修改加强,其实最后我们都不知道是真有还是我们杜撰的了。”

没有人说话,大家只是仔细的注视着兰花娘的脸,听她说下去。她继续道,“其实每逢风雨交加的夜晚,在这个亭子似是可以听到一对男女在窃窃私语聊天呢。只是天气好转以后,人们似是又可以看到天边的那道晚霞。”

几个人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兰花娘,静静地听着这个故事,似是真的吸引了他们。

看着此时来的香客们依然不少,兰花娘道,“我们到那边坐着。”

几个人看着这个神秘的地方,早已经产生了兴趣。此时看着兰花娘指着的那片空地,就在亭子的不远处,想必是坐下来细听她的这个故事吧。

几个人几步跳到了不远处的空地上。兰花娘紧跟着。

在找到合适的位置坐下来以后。

兰花娘也找了个合适的位置坐在最中间,眼看着远方,声音悠悠的到来,似是在从记忆里寻找一个故事;也似是早已经沉浸在了那个传说中了。

兰花娘的声音飘渺而悠远。

当年在姻缘村住着一个书生,叫做陈缘,陈书生。父母早亡,只是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但是这个人很好学,也很勤奋。

平日里不仅读书,有时候还会自己种地,这是读书人中少有的一种,大家看他如此的努力又如此的勤奋,都特别的尊敬和心疼他。

他也为了避免自己打扰乡亲们,就住在村子的后头,稍微的离村庄远了一些。这样既可以读书,不影响乡里,乡邻的其他的生活也不会干扰到他,他闲暇之余还可以种种地。

日子倒也休闲自在。

只是这一带村子本就少,读书人更少。陈书生如果想探讨或者是切磋学问,只得跑到山的那一边去,这样来回的时日就长了一些。

一日,陈书生又去山的那边探访好友,由于好友的热情,加上好久不见陈书生,便盛情款待。

即是盛情款待,席间自是少不了酒的。

陈书生因为不胜酒力,朋友也就没有使劲的灌,但是陈书生喝的也不多,一杯子的酒,相当于女人喝酒的水平吧。

朋友看的这里,觉着不会有问题,这么点酒过山或者是走路都不会有问题的。自是他的朋友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陈书生从来没有喝过酒,自是头晕晕的。不胜酒力他自己都不知道。

朋友觉着陈书生喝了这么多不会有问题的,自是不必的相送太远,所以在出了村子以后,朋友就道,“陈缘兄,刘兄不再相送,你慢一点啊?晚上出月亮之前,你即使慢打小摇也可以家的。”

陈书生高兴的点点头,和朋友挥手而别。

陈书生没有如同他的朋友刘兄说的那样,没有在月亮出来之前到达自己的家里。他一路上晃晃悠悠、摇摇晃晃,再加上走了很多的弯路,自是时间延误了很多。

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他才刚刚的爬上山,往前的爬山的时候是在午后的傍晚,此时却拖到了月亮升起时分。

不过也没有问题,晚点就晚点吗。陈书生历来胆子大,不然不会一个人离村子那么远独自的住着。

此时的月亮正好爬上了山头,月光下的一切都好似是铺了一层水银一样。一切都是朦胧的,一切都有一种玄乎的美。

这样的夜晚陈书生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笑了,道,“怪不得人家夜晚爱出来踏月呢?没想到月亮升起的时候,万物是那样的迷人。”

就在陈书生投入地想着问题,慢慢的踏着月光走路的间隙里,忽而传来了淡淡的低叹的声音,那个声音非常的微弱;非常的凄惨。

不像是人,到似是什么小动物的微弱的呼吸,而是受了重伤一样。

陈书生是一个特别心善之人,不仅自己不能听到人的哭声,即使是动物的哭声,他也会难受,也会潸然泪下。

此时既然传来了哭声,陈书生是说什么也不能离开的;也不会离开的。她必须找到那个动物,必须要救治它。

清清楚楚的叫声微弱但又渺茫,一时半会的陈书生不知道是在哪里,只是在这个附近仔细的听着。

陈书生转悠了很久在这个有着圆形花园的地方。当然所谓的花园不是人工的,都是天然的,天然的花园。

终于在一个荆棘林中有着微微的颤抖之声,惨叫声悠悠的传来。

陈书生慢慢的走了过去,拨开荆棘林,慢慢的向里看着,借着柔和的月光,他发现了一只受了伤的狐狸,一只雪白雪白的美丽的狐狸。

陈书生的怜爱之心油然而生。

刚才的哀鸣和凄惨的叫声就是从它的口中发出来的。陈书生心疼地看着它。似乎看着的不是一个小动物,而是一个人一样。

陈书生慢慢的走进了荆棘林,刚才的很多的高大带着长刺的荆棘扎破了他的皮肤,他全然不知。此时在他满眼的世界里看到的就是这一只狐狸。

狐狸是他整个世界的唯一的物品。

他走过去,蹲下,轻轻地抱起它。发现它的前爪和后爪都被凶猛的动物抓伤了,他深痛,此时才在这里躲藏着。

他抱着它走出了荆棘林,一边走一边摸着,一边嘴里道,“狐狸啊,狐狸啊,你可知道这条道上渺无人烟啊?若是没有人发现你,你会不会就这样的在里面有了生命危险?你在荆棘林中别人怎么会发现你呢?为什么不在路上啊?”

陈书生正在抱着狐狸往家的方向走,忽而后面窸窸窣窣的声音,似是又有着大声说话的声音,只是这个声音不是耳语,期间夹杂着粗声说话的声音。

陈书生一种感觉和意识,觉着后面的人是朝着自己的方向来的,为了怕万一或者是别的什么事情的发生,便身子一闪,快速的躲进了不远处的丛林中,这里的树林异常的茂密。再加上现在是月光下,即使是有多少人躲了,外面的人也看不见的。

一会的功夫,两个人影影影绰绰的走来了。

一个道,“大哥,我明明看见我们的猎狗抓伤了那个狐狸的,伤口是很严重的,一时半会的也好不了的,它肯定跑不了的,不知道为什么此时不见了呢?”

另一个粗声的声音传来,道,“我也觉着它跑不了,可是就是找不到啊?它那满身的白毛可是我见过的狐狸中最好的一个了。拿到京城里去卖,肯定可以售出一个好的价钱的。”

两人边走边说,也边边找。陈书生只是隐在树林里,憋着不说话。这只狐狸很是奇怪,似是通人性可以听懂外面的话语一般,在陈书生的怀里,一声也不叫唤,老老实实的呆着。

当时陈书生还吓坏了,若是这个狐狸叫,他可就完了,他就真的救不了它了。没想到这样的安慰了。

等到两人远去的脚步声消失了;等到他们的谈话的声音都消失了。陈书生才抱着那个白色的小狐狸从树林里走出来。

他感觉小狐狸伤的太重了,时间也有些长了,故意加快了步子,走得也很快。

这样陈书生就把美丽的小狐狸带回了家,帮它包扎好伤口,精心的饲养,半月之后,小狐狸已经完好如初了。

看着这只美丽的小狐狸,陈书生很是奇怪,若是别的动物或者是禽类,再或者是人类,受了伤之后,无论如何也要养个一两月才能完好如初的。

可是他却为什么会好的如此的快呢?

想想就觉着奇怪,可是想这些干嘛啊?只要完好如初即好了。

这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据说春天总是恋爱的季节,总是和恋爱扯上联系的。可是此时的陈书生还是一个人,总也找不到相伴的佳人。

他便有了充足的时间把这只小狐狸送到山上去,送到发现它的地方。就这样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小狐狸离开了书生;离开了那间茅舍。

看着这大好的景色,想着自己正值美好的年华,人家都成双成对,只有他独自对月叹息,不免伤感起来。

其实即使是陈书生住在了这里,远离了大家;远离了他所谓的烟尘,可是大家没有忘记他,这里所有的人们都知道在这个村子的后面,山的另一边住着一位勤劳、善良、读书、长相俊美的公子。

大家不仅没有忘记他,也记着他的年龄,他应该是二八年华,该是找对象的年龄了。

只是远近的几个村子里没有和他更能匹配的姑娘,所以他们有时候干操心,但是也是无用的。

有时候,他们领的姑娘,陈书生看也不看。他自己也不知道找什么样的,只是觉着不合适。

似是心中有着姑娘的影子,但是要是真的说出来,或者是画出来,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