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太原历史文化
10885700000033

第33章 金元:锦绣名城(6)

关于全真七子,在徐琰的《郝宗师道行碑》中有:“重阳唱之,马谭刘丘王郝六子和之,天下之道流祖之,是谓七真”。王粹在《七真赞》中也说七真为王重阳及马谭刘丘王郝。但在石窟的主要建造者秦志安所编的《金莲正宗记》中则有五祖七真之说:五祖为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七真为马钰(号丹阳)、谭处端(号长真)、刘处玄(号长生)、丘处机(号长春)、王处一(号玉阳)、郝大通(号广宁)、孙不二(号清静散人)。且日本出版的《东洋文化史大系》和《中国文化史迹》中刊登的此窟雕像照片显示,七子中有一头戴花冠的女性形象,因此窟内七子应为马、谭、刘、丘、王、郝、孙。这七子皆师从王重阳,之后又各创派别:丘处机创全真龙门派;马钰创全真遇仙派;谭处端创全真南无派;王处一创全真嵛山派;刘处玄创全真随山派;郝大通创全真华山派;孙不二创全真清静派。是故七子为各门派祖师,此窟门额题为“玄门列祖洞”。

根据常盘大定记载,窟内“正面中央是丘,左是马,右为谭。左侧刘的头部没有了,右侧二仙人,郝没有头部,孙有头部”。石窟亦“曾有隐士居住过,煤烟熏过的造像面目已被掩盖,颇为美观的形象已受损。天顶的双龙,多处剥落,仅存破损的痕迹”。

窟内刻文:

三载洞府功毕铭

道泰时昌,洞宫载缉,伟有神仙,从石壁出,丙申应钟,祖堂功毕,勖哉披云,有光先德。

祖堂赞

石室凿玉,祖堂绘金。功超往古,德冠来今。

世与功远,年随德深。警尔后学,无忘孝志。

根据刻文,此窟应为元太宗八年(1236年)落成。

龙山道教石窟内容为道府诸神和全真祖师,在以佛教题材为主流的石窟造像中,属海内孤例。石窟塑像表情含蓄,风格朴实庄重,衣饰简洁素净。三层洞窟层叠以及洞窟顶部大量的龙凤云纹和莲花图案雕饰,与佛教石窟的雕塑艺术风格截然不同。而石窟中的刻文和写实性的全真教雕塑,更为研究我国元代道教发展史和全真教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二)不二寺

在太原市阳曲县城西南大运路东侧坐落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金代寺院——不二寺,因该寺属佛教禅宗,故又称“不二禅院”。寺庙原位于黄寨镇小直峪村南口,但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1987年经由山西省文物局和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省文物局拨专款将不二寺迁至现址,1989年竣工。寺庙于1996年获批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名“不二”,超凡出尘,其意甚深。佛家有云:不二者,即“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也即,若能悟出“一实平等之理者”,便可入佛教之“不二法门”。不二寺取此名,借此意,暗喻信徒进入此寺,便可达到“不二”境界。

关于不二寺的始建时间,1957年的文物普查资料和1985年的文物普查记录均有始建于金代明昌六年(1195年)的文字。但在寺庙拆迁时,工作人员在寺内三圣殿的明间脊榑下皮中部和两头替木遮挡处发现三条墨笔题记:“大汉乾祐九年丙辰岁建造都维那宋会徐德”,“宋咸平六年庚子岁重建”,“大金明昌六年岁次乙卯八月十七日重建法堂记””。因此,可确定不二寺的始建时间应为北汉乾祐九年(956年)。

自北汉创建以来,不二寺三圣殿又经宋咸平六年(1003年)重建,金明昌六年(1195年)大修。元代至元三年(1266年)前后,元世祖忽必烈三次钦授圣旨,不二寺亦奉旨开演三学,此外还钦授塑像、壁画,新增僧房五十余间。至元三十年(1293年),忽必烈又钦赐不二禅寺净公戒师之铭石碑一通。元至大三年(1310年)建六角五级僧人墓砖塔一座,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重修。彼时,不二寺迎来了它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寺庙占地三十余顷,规模宏大,佛教影响力也达到鼎盛。及至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新增八角三级石经幢一座,并于万历三年(1585年)重修。清康煕十年(1672年)建乐厅,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修,清乾隆六年(1741年)重建乐厅、钟楼、新建鼓楼,1948年,东西垛殿、东西配殿、山门等毁于战火,1963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第一次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不二寺搬迁竣工,占地10亩,建围墙320米。1999年,新建仿古建筑12间,共计265平方米。2004年,山西建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捐资二百万元修复三圣殿。

如今,三圣殿(又名大雄宝殿)是不二寺留存于世的主要历史遗迹,它集中国古代建筑、彩塑、壁画艺术于一身。

1.金代建筑

前文所述,三圣殿始建于北汉,又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的重修,但整座大殿内部的木构架与制作技术都严守宋代《营造法式》的规定,外部风格又充溢着金代建筑特有的粗犷豪放,因此大殿是典型的金代建筑。

大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147.6平方米。殿身坐落于青石台基之上,殿顶悬山,上覆素瓦,瓦条脊,举折平缓。前檐带廊,廊深一椽半。金柱位于下平榑与上平榑间,四椽木伏头从柱头上栌斗交出延伸到下平榑处交出。明间金柱正中间置板门,次间正中为直棂窗。门额用门簪四枚,门槛两侧木制门砧,制作手法同《营造法式》图例相同。柱头收分及卷刹柔和,可谓刚柔并济。殿宇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前后搭牵用四柱,周圈柱网内倾,而柱侧角抬起,使整体建筑柱框的刚度加强,也使殿宇更为紧凑,建筑重心更趋平稳,同时更为突出建筑的巍峨之感。

在古代,高等级建筑才会安装斗栱,且建筑等级越高,斗栱层次就越多,出檐也越深。不二寺作为佛祖的礼佛场所,在佛国世界位于最高等级,所以殿前外檐置五铺作斗拱七朵。斗拱为单抄单下昂(琴面昂),里转五铺作出双抄,后尾令栱用异型拱。补间铺作后尾使用真昂作挑杆构件,昂后尾承挑一斗(即一材二契)。横拱全为单材,但上层柱头隐刻两层斗拱,并有散斗置于栱头上,俗称“隐刻斗拱”,是早期史籍记载的“扶壁拱”的实物例证,太原市诸多寺庙也仅此一例。

不二寺的梁架也非寻常。构架交接处用大斗和令拱,梁与梁、梁与榑的结点用驼峰托脚承托,使负荷均匀分布在梁上。平梁上置蜀柱、缴背、叉手及丁华抹刻拱,上平榑与下平榑均有托脚,大木构架高度为8.66米,加上屋脊高度,整个建筑高达10米,使殿宇气势更为磅礴。

2.元代雕塑

三圣殿的彩塑虽有着浓郁的隋唐风格,但从元代至元三十年(1294年)的《皇帝敕睗碑记》可知不二寺彩塑应为元塑精品。殿内共有塑像九尊。正中是释迦牟尼说法像,通高4米,突显着佛祖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佛祖肉髻,眉间白毫,身着双领下垂袈裟,迦跌坐在莲花台上,左手作“安印”,右手作“说法印”。佛祖背后为高4.7米,宽2.6米的尖拱形大背光,背光两侧由菩提树支撑,四周为火焰造型,象征佛法无边。背光两侧为二十四诸天神像,像高29厘米,左右对称,形态各异。佛祖两侧对称有动物三种:一对狮子,象征凶猛;一对白象,象征温顺;一对口含青草的小鹿,象征吉祥。佛祖法身像向下依次为金翅鸟王,日月飞天和两条龙,寓意佛教的博大精深,这种独特的构思在我国寺庙中极为少见。

释迦牟尼佛左侧站立一位从容持重,瘦骨嶙峋的老者——迦叶,右侧塑像是一尊眉清目秀,体态憨直英俊的年轻僧人——阿难。这两位释迦牟尼的忠诚弟子,外形虽对比强烈,但又如此和谐的守护在佛祖左右,耐人寻味。再向左右应为一对侍女(胁侍菩萨),但左侧那尊已经缺失。右侧的侍女高1.9米,上身右倾,臀部左扭,呈“S”型雍容地立于莲花台上。她上身裸露,满佩璎珞珠玑,左肩斜披红色胸带至右腰,巧妙地遮掩住丰满的乳房。右肩一条绿色的飘带经右手搭至左手腕,又垂至足部。一条腰间丝带,缠绕在裸露的下腹部,这条条动感十足、贯穿上下的飘带,动静结合,极富律动感,别具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