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李密没有当时的骄狂,也许魏征跟着称王的李密也会混到部级干部,再说远一点,也许还可以做上宰相也说不定。但是,历史从来就是没有假设的,如果李密真的得到天下,也就没有了关于李世民的种种。在进攻王世充的时候,李密犯了致命的错误,这一切最终成就了李世民。在打败窦建德之后,魏征做了李建成的手下,给李建成出了很多的主意,成功战胜刘黑闼就是魏征的计谋。
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魏征就多次劝说李建成要先下手为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李建成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最终,让李世民给消灭了。李世民发扬一贯的爱才如子的优良作风,不计前嫌,将魏征收到自己门下。并且,在最初魏征不信任自己的时候,不断地找魏征谈话,最终赢得了魏征的信任。
三易其主的魏征这次终于可以英雄有用武之地了。
忠臣与良臣的辩论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前往黄河以北做安抚工作,非常恪尽职守,严格执行李世民的命令,大胆地释放了李元吉和李建成的旧部。此举虽然遭到别人的怨恨,但是却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此后,魏征一发不可收,在贞观元年一年就向李世民提了二百多条建议,这其中有很多的谏言。这一年,魏征被提拔为尚书左丞。
后来,有人告发魏征提拔自己的亲戚当官,结果,查无证据。李世民觉得魏征性子太直,不懂得避嫌,应该批评一下。谁知,这下子竟然把魏征给惹毛了。
魏征向李世民上奏说,君臣本为一体,如果只知避嫌不讲公道,国家想要兴旺估计就会比较困难了。李世民一听,魏征是对自己的批评有意见了,于是赶紧道歉。谁知,魏征依然不依不饶,坚持自己是愿意做良臣不愿意做忠臣。
一番话说得李世民兴趣大起,忙问他良臣和忠臣有什么区别。
这下魏征又开始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讲了起来。他说,龙逢、比干明知道君主是昏君、暴君还要死谏,是不折不扣的忠臣,而稷、契那种辅佐明君成就一番大业的则是良臣。做良臣君臣双赢,做忠臣两败俱伤。(“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
其实仔细分析这段话,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漏洞,为什么说呢?魏征本能的缩小了忠臣和良臣的范畴,使忠臣和良臣相互对立起来。按照他的意思,忠臣只是龙逢、比干这样在昏君、暴君手下做事的人,不包括那些明君手下上班的人。在那些同时具备忠和良两种因素的人身上,他只承认良,而不承认忠。但是,事实上,良臣就属于忠臣的范畴。
魏征为什么要这样区分呢?这其中当然是有玄机的。如果拿魏征跟历史上的人物相比较的话,他无疑是唐朝版的吕布,一个不折不扣的三姓家奴。元宝藏暂且不说,先是李密,然后是李建成,现在是李世民。估计现在他自己也根本不好意思把自己往忠臣那个行列拨拉了。既然事实已经如此,魏征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做,只好为自己炮制了一个听起来高于忠臣的良臣之说。把那些历史上功成名就的人们划到良臣堆里,而忠臣堆只剩下那些被人鄙弃的愚忠之臣了。
魏征用自己舌灿莲花的功夫,为自己赶制了一件良臣的衣服,从此跟“三姓家奴”彻底说拜拜。而李世民也彻底被魏征的口才征服,不但没生气,还赏了他五百匹绢。
不过要说的是,虽然魏征跟传统意义上的忠臣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魏征通过自己后来的努力,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也算得上是现代版的忠臣——忠于国家之臣。在李世民但凡有点想要惊扰百姓、劳民伤财、大举用兵、有损公德的苗头的时候,魏征一定会站出来反对。
跟随太宗发光发热
贞观六年的某一天,李世民在丹宵楼跟大臣一起喝酒,酒意正浓的时候,李世民问身边的长孙无忌,为什么自己不采纳魏征的谏言的时候,魏征理都不理自己?长孙无忌说,可能是魏征怕跟皇上说话之后,谏言会作废。李世民更糊涂了:“那就先答应了,以后再进谏啊?”魏征这时候说话了:“舜曾经教导群臣不要当面顺从,背后嘀咕。如果我当面答应,背后再去嘀咕,不就违背了圣人的教诲了吗?”
李世民大笑道:“人人都说魏征骄狂傲慢,可我觉得他很可爱,正是因为这样啊!”
可以说在贞观前期,李世民谦虚的时候,魏征的进谏基本都可以被采纳,但是即使是这样,毕竟伴君如伴虎,也总会有把皇上惹毛的时候。有一次,魏征在朝上把李世民弄得相当不快活,于是跑到长孙皇后那里去告状:总有一天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那是谁?非常适合做和事老。早年李渊对李世民心存戒备的时候,一般都是长孙皇后在一旁为李世民说好话,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帮了李世民。现在,长孙皇后发挥一贯的优良作风,劝说李世民:有英明的君主才有正直的大臣敢于进谏,因为这个大臣知道,君主英明可以听得进去。一番话说得李世民眉开眼笑,也就忘记刚才说的要杀魏征的事儿了。看来,皇帝身边要多几个这样明智的妃子,这样的话,也可以少很多杀戮和冤屈了。
这边李世民不再想着要杀魏征了,但是,你想,身边有这样一个大臣在,经常直言不讳地否定你或者批评你,也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所以,李世民对于魏征也是有几分怵的。
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鹞子,玩得正高兴的时候,魏征来了。李世民一看,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魏征那是什么眼?这点小情况还不尽在掌握。于是他故意在李世民面前罗里八嗦、磨磨唧唧的说个没完没了,然后才走。魏征是走了,鹞子也回不来了,因为已经被憋死了。还有一次,也很有意思。长孙皇后死了以后,李世民很是悲伤,毕竟这个女人曾经陪伴自己走过那么长的路,在自己身经百战的时候,不离不弃。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把她埋在昭陵,为了能够在宫里看到昭陵,李世民就下令在皇宫内修建一座高楼,有时间就上去凭吊一下。这还不算,还总是把魏征拉上去一块眺望。魏征本身就对这件事不太满意,就说自己是近视眼,看不到远方的什么东西。
李世民一听,很着急,就指着昭陵的方向说,那不就在那儿吗,怎么就看不到呢?这时候魏征说了一句话,不光让李世民不再上楼眺望昭陵,还把专门看昭陵的高楼拆了。魏征说:我还以为陛下是眺望献陵呢,哪知道是让我眺望昭陵啊!
绝了!
因为献陵埋的是李渊,而昭陵埋的是长孙皇后。那个时代人人重视孝道,太过明显地重视媳妇儿是会被人鄙视的。
晚年锋芒见低
但是,跟李世民掐了很多年后,在魏征晋升为侍中,也就是宰相之一,左光禄大夫,并被封为郑国公的时候,魏征开始以眼睛有病向李世民递交辞职报告。李世民知道没有魏征,自己这么些年不会这么顺利,很舍不得,就对魏征说:“金在矿里的时候不珍贵,等良匠做成器皿就值钱了;朕现在就是金子,你就是良匠。你眼睛不好,但还不老,怎么能就这样离职呢?”
这招无效,魏征就当面向李世民请辞。李世民无奈,只好同意他辞去侍中职务,但是门下省的事儿还要管。同时也给魏征封了个特进的官职,李靖当年也是特进。
这事儿暂告一段落。时间流逝,国力越来越强盛,但李世民也变得越来越听不进大臣的劝谏。魏征一如既往地讽刺李世民,说李世民越来越听不进大臣的劝告,惩罚也越来越多。后来,李世民要去泰山封禅,就是祭拜天地,但凡成就卓著的君王一般都会这样做。魏征又出来反对。李世民有些生气,就说:“我的功劳不高吗?我的功德不厚吗?四方的民族不太平吗?远方的部落不仰慕我吗?五谷不丰吗?怎么不可以呢?(功岂不高耶?德岂不厚耶?诸夏未治安耶?远夷不慕义耶?嘉瑞不至耶?年谷不登耶?何为不可?)”
一大段排比,看来李世民不是不高兴,是相当不高兴。
可是李世民面对的是魏征,不是别人。尽管这时候的李世民可谓是功高德厚,四方臣服,百姓安康,国力强盛,政治清明,国家的外来使者络绎不绝,历史上这样的局面一般很少出现。魏征仍然拿得出不去封禅的理由。魏征说现在虽然国富民强,但是百姓得到的实惠并不多;四方臣服,但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五谷丰登,但是仓库还没有满。言外之意就是国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这还不算,魏征又接着说,现在表面上看上去也许我们的国家是比较健康,但是一旦“做重活、走远路”就会暴露出内部问题来。封禅不但惊扰百姓,还会被人家看出我们的真实实力。
最终李世民没有去封禅,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天文问题,这样才有了后来征战薛延陀的胜利。
但是我们不得不为魏征捏一把汗,这样的直言不讳,放在很多君主身上,估计早就拉出去枪毙五分钟了。遇上商纣、夏桀,早就死无全尸了。还好他比较幸运,遇上的是李世民。
李世民对于魏征的评价很高:贞观之前,跟随我打天下,历经艰难险阻的是房玄龄,堪称第一;贞观之后,为我献计献策,直言犯谏,纠正我的过失,魏征堪称第一。这二人就算是跟古代的名臣比起来也是完全不逊色啊!为此,他还把自己的佩刀赐给了他们俩,可以说是至高的荣誉了!
贞观十六年,在李世民为太子的事儿焦头烂额的时候,李世民把魏征选为李承乾的太子太师,用来辅佐太子。但是,就在这一年,魏征病故,享年六十三岁。李世民对此非常伤心,不光亲自到他家哀悼,还亲手为魏征撰写碑文。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使得李世民又把魏征的碑弄倒了。那就是由魏征极力向李世民推荐的宰相候选人侯君集和杜正伦相继犯了错误,李世民开始怀疑正直的魏征也背着自己结党营私。后来,李世民又听说了魏征要收录自己的谏诤语录在褚遂良面前炫耀的事儿,李世民这下子就彻底爆发了,碑也弄倒了,衡山公主和魏征儿子的婚事也取消了。
但是后来李世民东征高丽后,又想起了魏征的好,知道如果他还在世,一定坚决反对自己东征。于是又派人把碑竖了起来,还把魏征的家属请来安慰。
纵观魏征的一生,那是正直无私,为了国家社稷,为了百姓安康,屡次在李世民要犯错误的时候提醒他,让李世民更加专心地关注民生,关心百姓。贞观一朝的政治如此清明,国力如此强盛,很大程度上源于魏征的进谏。在魏征死的时候,李世民曾经对大臣们说:“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鉴矣!”可以说,魏征是当之无愧的“千古金鉴!”
而追溯魏征的直言敢谏,其中有一部分遗传于他的父亲。他父亲魏长贤在北齐做官,也是相当地直言敢谏,因此没少得罪人。曾有朋友劝他要低调一点,魏长贤说:“人生在世,都渴望有所建树。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于我,则要尽我所能,求仁得仁,言与不言在我,用与不用在时。无论结果如何,都不需要抱怨。”
有一个这样的父亲做榜样,也难怪魏征会如此地直言不讳,逼得皇帝跟自己的老婆告状。而有这样的名臣,是人民的福气,皇帝的造化,国家想要不富强都难。
(第五节)勇冠三军尉迟敬德
姓名:尉迟敬德
生辰:585年
忌日:658年
民族:于阗尉迟部族(传说是)
籍贯: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人。
兵器:单鞭、丈八长矛。
座驾:踏雪乌骓马。
描述:隋末唐初名将
柏壁之战被收服
提及大唐,就不能不说唐太宗李世民;而说到李世民,就不能不谈及他手下的几员心腹大将。其中就有“勇冠三军”的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作为传统门神被人们所熟知,但如若追问究竟他跟唐太宗李世民有怎样的渊源?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恐怕知道的人就少了。
尉迟敬德的身份很特殊,因为他曾是唐朝的敌人,而且曾经连破大唐州郡。隋朝末年的动乱跟其他朝代差不多,民不聊生,盗贼横生。昏庸的杨广张弛无度,一如既往地横征暴敛,建造豪华宫殿,豪华游轮,还时不时地征兵去讨伐高丽。老百姓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好伺候的人,只要你能让他踏踏实实地种地,一般人是不愿意造反的。但是,杨广不懂这个道理啊,在他统治时期内,可谓是贯穿始终地作孽。结果,只有一条,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老百姓。各地起义军的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人人都想揭竿起义。铁匠尉迟敬德打铁挣的那点钱还不够交税的。只好跟着别人一样去参军,好歹能混个温饱。
他选择的是在高阳从军,刚才说了,杨广是一如既往地准备东征高丽。而且,当时农民起义正是高潮时候,尉迟敬德出征的机会就非常多。在东征高丽的过程中,尉迟敬德还因为表现抢眼,被封为朝散大夫。人怕出名猪怕壮,在割据势力不断高涨的时候,617年三月马邑(治善阳,今山西朔县)鹰扬府校尉刘武周称帝,建元天兴,成为当时割据北方地区势力最大的集团用户。尉迟敬德的大名他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的,知道他作战勇猛,于是将他笼络到自己的手下担任偏将。
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大唐后,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扫除自己统一中原的障碍,刘武周自然也是障碍之一了。但是,刘武周自从得了大将宋金刚后,非常嚣张跋扈,根本不把李世民他们放在眼里。他就打算着先消灭李渊入主太原,再谋求夺取天下。于是在武德二年即619年,刘武周这厮联合突厥这个大靠山进军太原,这次战斗中尉迟敬德正常发挥,表现自然不错。刘武周命令尉迟敬德与宋金刚带领2万兵士攻打河东,到了黄蛇镇,又联合突厥,攻破榆次,夺取介休,拿下太原,锐不可当。唐太常少卿李仲文被擒,全军覆没。尉迟敬德乘胜带领军队继续南下,攻破平遥,夺取石州,侵袭浩州,一路势如破竹。李渊诏令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与齐王李元吉共同阻击尉迟敬德,依然没有取得胜利。唐军步步溃退,尉迟敬德继续攻打晋州,攻破浍州,节节取胜。同时夏县吕崇茂杀县令自号魏王,与尉迟敬德南北呼应。屋漏加上连夜雨,李渊只好诏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率兵讨伐吕崇茂,但双方实力相当,在夏县形成了对峙之势。好在关键时候李世民出招了,奉命统领关中兵士讨伐刘武周。十一月,李世民带兵趁着黄河结冰的大好时机,滑着冰就过了黄河,在柏壁驻扎重兵,与宋金刚军对峙。并同固守绛州(治正平,今山西新绛)的唐军形成掎角之势,两面夹击宋金刚军。这场战役就是柏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