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龙帝范:李世民传
11320100000037

第37章 李世民的功臣良将(6)

唐夏虎牢战役,为数不多的唐军消灭窦建德军十余万人,成为历史上围城打援的著名战例。王世充眼见窦建德军的主力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好投降。中原主要地区落入唐军的掌控,唐王朝的统一大业初告成功。秦叔宝受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因功进封翼国公。

唐高祖武德四年七月,窦建德在长安遇害。刘黑闼接过他的衣钵继续反唐。半年之内,刘黑闼尽复窦建德故地,占据了河北大部郡县和河南部分地区,又与突厥狼狈为奸,得到了突厥颉利可汗的支援。一时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严重威胁唐朝在河北的统治。十二月,李世民奉命出征,身边自然少不了秦叔宝这位王牌将领。武德五年二月,秦叔宝在列人(今河北肥乡东北)迎击刘黑闼部,又立殊勋,三月,刘黑闼粮草已尽,粮道又被李世民截断,不得不与唐军决一死战。

刘黑闼的两万步骑渡过洺水(今河北曲周东南),与唐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从中午打到黄昏,唐军气势如虹,刘黑闼军拼命反抗。唐军决开洺水,顿时浊浪滔天。刘黑闼军最终战败,被唐军斩首一万余级,数千人被淹死。刘黑闼带着两百骑兵仓皇逃走,后来被人杀死。沦陷州县光复了,秦叔宝再受重赏,前后受赐的金帛数以千万计。

在跟随李世民的征战过程中,每逢敌人的骁将锐卒在阵前挑衅,李世民总让秦叔宝去收拾他们。秦叔宝提枪跃马而去,堪称英雄盖世的万人敌,李世民对秦叔宝更加器重,秦叔宝也以此颇为自负。

贞观年间静养身

李世民即位后,秦叔宝没有再领兵出征,多年以来缠绵病塌,身体十分虚弱,他曾对别人说:“我从少年时代起就戎马倥偬,经历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屡次身受重伤,计量我前后流出的鲜血,总有几斛之多,怎能不生病呢?”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叔宝因病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墓前雕刻石人、石马,以彰显其显赫的战功和超人的武功。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改封秦叔宝为胡国公。

(第七节)凌烟阁冠军长孙无忌

姓名:长孙无忌

生辰:597年

忌日:659年

民族:鲜卑

籍贯:河南

特长:溜须拍马

背景:李世民的大舅哥

在凌烟阁的榜单中,有着战神美誉的李靖仅仅排名第八,善谏的诤臣魏征只排在了第四,生死相随的智多星房玄龄排在第五。很多人不知道排在第一的这个人是谁,他就是长孙无忌。

提起这个人不得不说他身后耀人眼球的光环,历史上以贤德著称的长孙皇后是他的妹妹,他跟李世民是发小,关系绝对超过了大舅子跟妹夫的感情。

不过,这个长孙无忌真的没有什么可说的,在李世民身边人才济济的时候,绝对不算是最牛的人。列举一下他露脸的事儿也就那么有数的几件。首先就是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不得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房玄龄与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其次就是向李世民建议,等到突厥灭亡的时候再打击他。再次就是跟房玄龄一起劝李世民不要给亲王们封领地和疆土。最后就是在李世民立谁为太子的时候,力挺李治。这就完了。

分析一下这几件事就会发现,除了第一件和第二件,对于李世民来说比较有用外,其他两件应该算不上什么好事,而且,力挺李治当太子绝对称得上是个馊主意。

在征兵打仗这方面,长孙无忌根本排不上名,而他出的主意基本都是馊主意。东征高丽的时候,就是他建议李世民继续攻打防守严备的安市城放弃攻打乌骨城,从而错失了良机。长孙无忌之所以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建树,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小时候的经历。长孙无忌的父亲死得早,他和妹妹一起在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高士廉本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很有才华和名望。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打打杀杀、舞枪弄棒自然是没有市场的。所以,长孙无忌文化程度很高,但是军事理论非常欠佳。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就完全否定了长孙无忌,毕竟,人无完人。而且,既然李世民能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这样的话,肯定是有渊源的。当然,在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李世民南征北战,对付薛氏父子、窦建德、王世充等劲敌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究竟长孙无忌出了多少力。按他在东征高丽时的水平显示,估计当时也没有说什么话,否则,李世民不会取得这么多的胜利。但是在一件事上,必须给他记一功,那就是玄武门之变。当时他和房玄龄一起力谏李世民发动政变,仅凭这二人单独谁的力量,估计都是不可能这么快实现的。在准备政变的时候,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发生的时候,他不怕艰难险阻,竟然亲自到了玄武门内。而且,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他的封赏来看,估计当时长孙无忌也没少鞍前马后地忙活。

除了玄武门之变的力谏外,长孙无忌还是有值得骄傲的地方的,那就是他在法学方面的成就。《贞观律》就是在他的主持下编著的,在李治登基之后,他还主持编著了一部更牛的法典,足以让后世记住他,那就是《唐律疏义》。在那个年代一个将军的儿子没有变成一个武将,居然成了一个法学家,也算是比较少见的事情了。

长孙无忌论军事才能不出众,论功绩也不是很靠前,为什么会爬升到凌烟阁的榜首呢?这很值得人深思。不光如此,长孙无忌的人品貌似也不是很好,这是有例为证的。

人品不好的长孙无忌

李世民死后他做过什么我们暂且不提,光是李世民在世的时候就够我们说半天的了。第一件要说的就是,长孙无忌的心眼实在是太多。基于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之变的特殊贡献,李世民几次要立他为宰相。除了长孙皇后的劝阻,长孙无忌本人也是非常地小心翼翼,几次三番要求逊职。不能说长孙无忌不喜欢权势,但他为人谨慎小心,注意避免嫌疑,不像历史上许多外戚,依恃女儿或姐妹的“椒房之宠”,肆无忌惮地攫取权力。最终,长孙无忌成功地辞去丞相的职务。

也许有人说,长孙无忌这是在居安思危,但下面的这第二件事也许就说明了他不是真的居安思危,而是真的心眼多。晚年,唐太宗最烦心的就是太子问题。贞观十七年四月,纨绔子弟李承乾被废。之后,最有资格被立为太子的,是长孙皇后的另外两个儿子: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两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首先李泰比李治年长九岁,而且李泰跟李世民的关系很是融洽。李世民很喜欢李泰,允许他在王府中设立文学馆,也允许他招揽贤人学士,就像当年的自己。而且在很多次谈话中,李世民都对李泰有所暗示,就是要立他为太子。

李治就不行了,他是长孙皇后的三子,唐太宗的九子,年龄小不说,跟李世民的关系也好像有隔膜。但是,他有长孙无忌的力挺,使劣势的李治最终胜出,做了皇帝。而长孙无忌力挺李治不是因为他是舅舅,因为李泰也是他的外甥,而是因为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

李世民统治后期,长孙无忌在朝臣中非常有权势。为了在李世民百年之后继续维持这种局面,长孙无忌当然希望未来的皇帝,今日的太子可以听自己的话。这就需要在自己的外甥候选人中选一个仁孝听话的,这样,自己会得到尊重,权势也会得到保障。

李治从小懦弱无能,自然能成为长孙无忌极力支持的对象。而李泰就不一样了,他从小聪明绝伦,大一点就可以自己做文章,而且做得很好。长大之后,喜好经籍、舆地之学,在自己门下经李世民允许招纳了一批文人学士,形成了自己的一股政治势力。李泰做人不卑不亢,高官不巴结,而且也不把长孙无忌这个舅舅放在眼里。长孙无忌知道,一旦李泰做了皇帝,依靠的必定是他自己的那拨人,而他这个舅父不知道要去哪儿喝西北风了,所以对于李泰他是相当地不支持。

两子争立,一边是才华出众的李泰,一边是懦弱少能的李治,按理说,立李泰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最终,竟然真的是李治当了太子,不得不说长孙无忌在这其中也是出了不少力的。不过,对于这件事,估计后人骂长孙无忌的会比较多。

其实,在李世民立了李治之后,也不是没有过动摇,一度又向长孙无忌提出想改立“有英武才”、“英果”似己的三子吴王李恪,但都被长孙无忌挡了回去。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厚,守文之良王,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君乎?”唐太宗只好作罢,临终前,将辅佐李治的重任托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李世民一死,长孙无忌就以回天之力促成李治继立,是为唐高宗。而在唐高宗即位初年,执政的人实际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说什么,李治就听什么,百分百的主心骨。现在长孙无忌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了?所以不爱官是假,心眼多才是真,或者说就是一种姿态。

第三件事就是长孙无忌是个十足的马屁精。李世民在早年的时候还是很谦虚的,那时候魏征进谏估计也会比较有成就感。但是,到了晚期,李世民就有点犯历代帝王的通病,骄傲自满,听不进劝告去。魏征多次提出批评劝告,李世民口头接受,但是没有一点行动。因为这个时候许多大臣都阿谀奉承,歌功颂德,这些人中就有长孙无忌。贞观十八年四月,李世民幸临太平官,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人臣顺旨者多,犯颜者少,今朕欲自闻其失,诸公其直言无隐。”这可是很好的可以坦白地讲李世民的过失的时候,结果,长孙无忌带头大唱赞歌,好好的一次机会就让长孙无忌给破坏了。东征高丽的时候,也是他给李世民戴高帽子,可以说东征高丽的失败,长孙无忌要负上很大一部分责任。

另外,还要补充的就是,长孙无忌还有拿别人当枪使的嫌疑。在力谏东征高丽的时候,我们只听见长孙无忌说了,但是却没有在战场上看到他冲锋陷阵的身影,此人的人品可见一斑。

这样一个要人品没人品,要才能也有些欠佳的人,居然能胜过那么多厉害的人物排名榜首,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我们不得不怀疑李世民在给这些人排名的时候,是有些发昏的。而长孙无忌能爬到这个位置,一定是祖坟上烧了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