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龙帝范:李世民传
11320100000006

第6章 消灭奸雄乾坤一统(2)

薛举的父亲非常有眼光,自己不在山西挖煤了,跑到了兰州城关,这里空气质量比山西好不说,一望无尽的草原养育了很多膘肥体壮的战马,朝廷的战马都要靠陇西一带的草原饲养。薛举如同站在苏伊士运河的峡口,这大批大批的良马还不是完全归了自己?所以说做人眼光很重要。如果薛举家依然待在山西,除了多呼吸一点质量差的空气,脸上多起点青春痘还能怎么样?

而且,随着实力的不断扩张,薛举的地盘不断扩大,人数也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我们综合起来看一下薛举的背景就会发现他既没有李渊皇亲国戚的身价,也不像李密一样满腹经纶,但是他有自己的优势。

什么优势呢?

主要有三点:一是武力强,二是财力厚,三是儿子猛。

薛举的武力有多强呢?历史上的薛举为人凶悍,擅长骑射,可以说薛举的祖先的老道就在这了。这大草原不但让薛家的势力扩张了,而且让薛举在大草原上练就了非常的骑射能力。同时分析一下薛举的这些评价,字不多,但含金量却相当高。人凶悍,说明了他勇猛而无畏;善射,那射箭手法肯定不是一般的了得。

薛家有钱,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钱,薛举家是世代富商,到了他这代已经是“家产巨万”了。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了,家财巨万可不是家财上万的意思,而是家财万万,那就是上亿了!有了这样雄厚的家底儿还愁什么?前面讲了,薛举仗义疏财,而且广交英豪,薛举身边一定不乏愿意为自己效忠的人,这样就为自己起义奠定了基础。

剩下最后一个优势就是薛举的儿子们。他的大儿子薛仁杲,胃口好吃的香,力大无穷,自小跟在薛举身边,骑射也非常了得,人送绰号“万人敌”。不过,不要因为前面的描述就把薛仁杲单纯地想成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他还是很有谋略的。薛举对自己这个大儿子总体来说还是相当满意的,首先看到这个儿子就想起来自己年轻的时候,一般这个时候的父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是非常地宠爱有加的,你见过谁否定自己儿子的?而且薛仁杲的勇武谋略也还算让薛举满意。但是人无完人,薛仁杲也是人,自然不可能事事完美。这厮有一点不像他老爸,那就是他的残暴,这也是老薛不满意的地方。薛仁杲每攻下一个地方都要杀不少人,并把这些人的妻子、女儿统统收编,留作己用。广阔的草原练就了薛仁杲的骑射力,也给了他无限想象的能力,对于不服从自己的人,薛仁杲往往能在酷刑运用上推陈出新,变着法地折磨死别人。在这点上恐怕商纣都要低头称臣。薛举经常苦口婆心地告诫他说:“你小子的智谋韬略不低,从这点看来我们薛家算是后继有人了,但是你跟隋炀帝有一拼,在管理这方面从来都及不了格,不懂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迟早我们家族要败在你手里。”

所有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常在自己孩子耳边说一些家长里短的道理,但是所有的孩子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薛举说过的所有的告诫的话都从薛仁杲左耳朵进去了,但是又从右耳朵出来了。

尽管薛仁杲有这么大的缺点,但要评选隋末唐初的十大杰出青年的话,他肯定位列其中。

靠着这三大优势,薛举在与相邻的造反势力李轨不继争斗的同时,仍然能够迅速向东发展。在薛仁杲攻克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之后,号称秦帝的薛举就把都城从金城迁到了秦州,避开了威胁自己的李轨的锋芒。

既然河西受阻,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东进,因此薛举军马不停蹄地开始向东进攻,很快就打到了扶风郡一带。

扶风一带的造反派势力也不容小觑,它的首领是李弘芝,二号人物是唐弼,军队有十万人左右。薛仁杲的军队开拔到扶风的时候,唐弼率军在汧源(今甘肃陇县)摆出了抵抗的姿态。

这不是一个实力弱小的团队,如果硬碰硬,多半会让自己伤亡惨重。此时的十大杰出青年薛仁杲并没有依仗他超凡的武力和精锐的军队贸然出击,而是思忖了一下,决定智取。薛仁杲家有钱,而且这样富贵人家的孩子见惯了钱能使鬼推磨的作用,自然知道如何更好地发挥钱的价值。于是薛仁杲派出使者招降唐弼,如果唐弼答应,那么前途可是无量的。金钱、美女、高官、厚爵,随意挑选。使者还没有到达营地,唐弼就真的杀了李弘芝,向薛仁杲请降了。

但薛仁杲又一次发挥了自己的缺点,不管自己当初许诺的是什么,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仁慈这样的字眼。他乘唐弼不备,发动了突然袭击,成功收编了唐弼的军队。

最可怜的是唐弼,白白做了个卖主求荣的小人,到头来,赔了夫人又折兵,半点实惠没捞着不说,还讨了一顿打。所以说做人不能太不厚道,最好看清来人是敌是友才能有所行动,否则只能落得唐弼这样的下场。

万般无奈之下,唐弼只好带着数百名骑兵跑到扶风向官方求助,扶风太守窦璡对他打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提供帮助呢?索性把他杀了。

不管胜利来得光彩不光彩,薛仁杲的势力还是一下子发展到了三十万,兵锋直指长安。面对这样的心腹大患,李渊的反应还是非常及时的,要不是自己动作快,长安还真有可能姓薛了。随后李渊当机立断决定派李世民率领大军从长安出发,屯驻在高墌,对抗薛举军,要把敌人扼杀在萌芽状态。

薛举正待出兵之际,听说李渊已经占领了长安,心中暗说这老头子动作还真是快,只好选择稳扎稳打,先拿下扶风再从长计议,于是重兵包围了扶风。

扶风距离长安三百一十里,要进首都,快马一天便到。坐汽车三个小时用不了,坐飞机光是起飞就已经快到了。扶风太守窦璡是杨广任命的,但没有向李渊效忠,这对李渊来说有点不妙,一旦扶风被薛举占据,那长安就是光着屁股等薛举来踢了。

十二月十七日,李世民在扶风与薛仁杲发生战斗。如果一定要给李世民和薛仁杲排个座次的话,那结果将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薛仁杲算得上是十大杰出青年,那李世民就是当之无愧的一大杰出青年,全国上下无人能出其右。那二人对抗的结果就非常明显了,结果一定是——李世民胜!

当时卫尉卿郝瑗劝薛举联合朔方梁师都,在兵马人数以及地域范围上对唐朝进行半包围进攻。同时联合突厥,合力攻取长安,这三方的势力联合起来,攻取长安就指日可待。

你能想到的别人也多半可以想到,而且可能比你的计划还要周全。薛仁杲看起来谋略还不错,但是一旦跟李氏父子比较,就马上可以看出差距来。李渊知道突厥人爱财如命,得知薛仁杲的谋略后,派宇文歆正出使突厥,以金帛厚赠。薛仁杲这次终于尝到背信弃义的滋味儿了,这些突厥人比自己还不讲诚信,拿到唐朝的钱马上把自己踢开,改成支持唐朝了,看来以后要恶补诚信这堂课了。

李渊派李世民统领八总管军,出兵抵抗。辅佐李世民的是殷开山、刘弘基,因为扶风是殷开山、刘弘基占领过的地方,自家地盘,情况肯定是如数家珍。殷开山又是李世民的长史,主持过渭北道元帅府工作。从一开始,李世民就占尽了先机。

果然,唐军大败薛仁杲,斩首了一万余人,将敌人追赶到垅坻才回师。初唐的势力扩充到了陇右一带,进一步稳固了关中的局势。

浅水源先败后胜

历史证明,薛氏父子是不轻易服输的人,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肯定不招李氏父子喜欢。618年六月,薛举又起兵攻占了唐朝的泾州(甘肃泾川北),再一次威胁关中。李渊封李世民为西讨元帅,继续讨伐薛举。一个月后,李世民率兵在高坡(陕西长武北)迎战薛举军。

面对敌人的这次进犯,李世民没有轻视。既然敌人来势汹汹,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轻易出战,一定要做好足够的防御、准备手段之后再出招,这样胜算会大很多。

老天爷对人的考验是随时随地的,就像这次对于李世民的考验。就在军队防御准备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加上劳累过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热蚊子多,李世民得了疟疾。当下,李世民就开始全身发抖,一会儿就烧到了40°。带兵出发的时候也没带什么军医,现在只好让李世民在帐中好好休息,希望多睡点觉能把这种隔几个小时就循环一次的病养好。李世民临躺下前将军事全部委托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嘱咐他们一定不能冒然开战,一切都得等自己病好了再从长计议。

事情坏就坏在殷开山身上,虽然他是一片好心。殷开山走出营帐后对刘文静说,现在大王病得这么厉害,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而且敌人一旦听说大王病了,必然会觉得我们好欺负,对我们发起猛烈攻击,到那时候我们就真玩完了。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我们率先向敌人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这才能赢得主动。刘文静一思忖,觉得殷开山的话有道理,于是没有通知李世民,二人就擅自发兵出击薛举了。

但是他们是因为一时意气做的决定,其中必然会有某些漏洞。兵多将广的情况下,一想起上次交手将薛举打得落荒而逃,殷刘二人就想,来吧,看你薛氏父子还有什么花花轴子可以用!

老薛可不是好惹的,上次的失败还在眼前,这次一定要报仇雪恨。老祖先说过骄兵必败,看来真是有先见之明啊!就在唐军信心满满地准备从前方迎战薛军的时候,薛老头从队伍后方来了一次袭击。薛举是有备而来,自然是越杀越勇。而唐军真的是措手不及,李世民手下的团长、师长、旅长悉数战败,手下的将士死了一大半。时间是七月九日,地点是浅水源。

李世民见大势已去,不能继续恋战,只好带着自己的将士返回长安,再从长计议。薛举占领了高坡,把战死的唐朝将士的尸体堆成高大的土堆,用来炫耀自己的战绩。看来还真不是一般的得意忘形!

回长安的途中,李世民的懊悔和愤怒之情足以将自己淹没,这是骁勇善战的李世民出道以来的第一次失败,而且是惨败。还没到长安,刘文静等人的官职就被削了,有不听话的决心就要有承担不听话的后果的能力。

李世民的这次失败对于唐朝的根基有很大的触动,毕竟根基不稳。而且大获全胜的薛举老贼看李世民落荒而逃,正磨刀霍霍地准备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长安。

长安正处于极大的危险中。

洛阳也不消停

就在唐朝处于危机之中的时候,遥远的洛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

就在杨侗当上皇帝之后,虽然心中的仇恨比天还高,但是恨这个东西不能杀人,要杀人还要依靠武力。但是跟眼前的这些敌人相比,自己弱小得像是个蚂蚁。正在杨侗为没有兵力打败敌人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提议可以招安李密,让李密来对付宇文化及,这样就可以节省自己的兵力。如果宇文化及被打败,瓦岗军也会被挫伤,到时候再离间他们,这是一石二鸟的绝妙计划。而李密这边既要提防洛阳守军,又要对付宇文化及,明显得捉襟见肘。但是李密要对付宇文化及,不是因为招安,而是因为宇文化及已经开始跟他找茬了,为什么?都是粮食惹的祸。只因为宇文化及的粮食已经不够吃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急于解决温饱问题的宇文化及,李密这边的徐世勣没有匆忙迎战,而是跟宇文化及死磕,反正我有的是粮食,看谁耗得过谁?

宇文化及总是最先沉不住气,就去攻打李密,李密就从背后给了宇文化及一下子。李密跟宇文化及隔着河对骂,宇文化及明显不是对手,干听着李密引经据典地骂自己谋反,就是半天憋不出一个字。但又不甘心只能听着别人骂自己,于是憋出一句:“你打仗就打仗,说那些文绉绉的话干什么?”

如此愚昧的宇文化及又怎么能当一国之君呢?

肚子是不等人的,老是这么让肚子唱空城计也不是办法,宇文化及就伺机报复李密。徐世勣在粮仓周围挖了很多的地道,只要宇文化及靠近就会被地道里的伏兵杀死,宇文化及为了自己的肚子可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为这个温饱问题宇文化及再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了,李密将宇文化及永远地压在了五行山下,永远地饿着肚子了。

李密大胜宇文化及之后,杨侗这帮人可是美坏了,但是有一个人很不高兴,那就是王世充。王世充的目的是要拥有高官厚禄,怎么会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呢?

王世充跟自己的手下说:“现在李密胜了,以前我们跟李密为敌的时候杀过人家很多人,一旦成了李密的手下,我们还不就是案板上的鱼肉?”

王世充的话意思很明确,就是为了煽动大家对李密的仇恨和畏惧心理,从而让李密不能成为杨侗面前的红人。

隋朝将领元文都听了王世充的话,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不是李密死就是王世充亡。

但是元文都是效忠于杨侗的,他不允许招安的成果被王世充破坏了,于是跟其他人策划一起将王世充干掉,杨侗自然是站在他们这边的。如果这次行动成功,元文都也就不会死得那么惨了,但是历史从来不能假设。

事情坏在段达那厮身上,这小子胆小怕事是出了名的,段达生怕这次谋划会不成功,就决定向王世充告密,

王世充得到消息以后,马上着手准备发动兵变。元文都等人总是在关键时候错过机会斩杀王世充,居然能把玄武门的钥匙弄丢了,真是奇了怪了!等到想要取道太阳门的时候,王世充已经破门而入,大势已去矣!

王世充在给杨侗解释为什么要起兵的时候,自然会这么说:“元文都等人要害我,我是正当防卫,陛下应该先杀了他们!”这样,即使杨侗于心不忍也只能含着泪将元文都等人送上西天了。后来,那个胆小的段达居然这辈子第一次胆大起来,但是却是把王世充放进了宫里。

杨侗身边的忠臣死了,自然心中不甘,而且已经渐渐看清王世充的丑恶嘴脸,于是继续兴师问罪。王世充是科班出身,演技不在李渊之下,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元文都等人居心叵测,一直想要将我置于死地,我是迫不得已才这么做的。当时事情紧急,来不及向皇上禀报。臣受先帝提拔,报答还来不及,怎么会危害皇上呢?臣对皇上的忠心日月可昭,如有半句谎言,天打雷劈!”相信当时王世充说这话的时候一定事先咨询了气象专家,否则肯定不敢这么睁着眼睛说瞎话。

如此言辞恳切,说得杨侗信以为真,从此开始倚靠王世充。王世充也就开始排除异己,为自己前进排除障碍了,自己的亲信全部变成热门职业的人选,势力越来越大,而杨侗渐渐成为真正的傀儡政权。

天下已经变得异常的纷乱,而长安能够顺利度过危险期吗?

谁能打进第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