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撒和约的签订使法军的战略态势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濒于崩溃的法军后勤供应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开放的阿尔卑斯山的诸山口使法军和巴黎之间的交通线几乎缩短了一半;长期驻守在法国南部边界的阿尔卑斯山军团可以增援北意大利战场。另外,撒丁人交出的科尼、托尔托纳和亚历山大三个要塞为法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作战基地,成为他们进攻伦巴第区的天然跳板。拿破仑决定充分利用协议给他提供的一切有利条件,将战争推向奥地利在北意大利的属地——伦巴第。
此时,北意大利战场的战略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奥地利人没有了盟军的援助,在意大利陷入了孤立境地。虽然盟国已经投降,但是奥地利仍然决定保住对北意大利的控制,维护王朝的荣誉感和奥皇的自尊心,于是他们决定守住伦巴第平原,打退法军的进攻。
奥地利军队对打退法军的进攻充满了信心:他们有一支能够在伦巴第地区驰骋疆场的骑兵,他们必定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但是,在拿破仑看来,平原作战不见得不如山地作战有利。拿破仑已经充分了解到奥军形势的固有缺陷。它像一个笨重的生物,把一条易被打断的肢体从天然屏障阿尔卑斯山的那一边横伸过来;这样,一支短小精悍的队伍就可以揍它一顿。
现在,拿破仑要做的事,就是设法把敌军也要加以利用的那些次要的地形特点,反过来用以对付敌军。奥军的司令官博利厄这时已渡过波河与提契诺河,他估计,法军会选择人们通常使用的那条路,即在帕维亚附近越过提契诺河,来对米兰地区发起进攻。因此,在帕维亚城附近,奥方用26000人占领了一个坚固的阵地,并且派出另外一些分遣队朝北沿提契诺河的上游两岸巡逻,同时也朝瓦兰察方向的波河两岸巡逻;只派去了5000人前往皮亚琴察。
拿破仑并没有走人们通常使用的那条路。他决定,暂时先不在波河以北行军,因波河以北有不少从阿尔卑斯山流来的融雪泛涨的溪流;而是在波河以南行军,那儿从亚平宁山流下的溪流比较少些,流量也较小。经由托尔托纳要塞,他可以直奔皮亚琴察,并在该地越过波河;这样,几乎用不着打一仗,就可以进入米兰地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在不久前与撒丁签署的和约初步条款中,曾经规定了法军可在瓦兰察越过波河。
他朝瓦兰察方向搞了几次佯攻,迷惑奥军,同时他却使法军主力部队沿波河南岸大力推进,并且搜集了一切可以弄到手的船只。在拉纳将军率领法军的先头部队下,赶在奥军的骑兵出现以前就占领了皮亚琴察的渡口;并且于5月7日把力求赶他们下河的一两营奥军的骑兵打垮了。
这样就为大批法军乘船或经渡口过波河,争取了时间。法军在他们的将领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克服了一切障碍,很快就以船只搭起了一座横跨波河的浮桥,并且建立了一个桥头堡来保卫浮桥。接着,法军以与利普泰所率奥军数量不相上下的兵力,向北挺进;经过一番激战,就把奥军从福米奥村赶走。这一仗打胜了,犹如在利普泰与他的总司令博利厄之间,打进了一块坚实的楔子。后来,博利厄曾严厉斥责利普泰,说他一不该退却,二不该在退却以后不向总司令部报告情况。然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利普泰只率领了5000奥军;博利厄派他出来时已经为时过晚,无法在皮亚琴察阻止法军渡河;而且在第二天战斗结束时,利普泰同他的上级的一切联系已被法军所切断。所以,博利厄率领奥军主力,向福来奥进军,本想在该地找到利普泰部,却撞上了法军。经过一场混战,博利厄才得以脱身,并且朝洛迪方向撤退。这样一撤退,他就使米兰城失去了掩护,并放弃了伦巴第的大部分地方了。
拿破仑在攻下皮亚琴察不过三天之后,就率领他那几乎全部集中的兵力,直捣洛迪。一路上,只有正在撤退的奥军殿后部队对他进行阻击,而这些殿后部队想要掩护一支落在后面的奥军退却的焦急心情,远远超过他们要保住阿达河桥的决心。
阿达河桥是一座狭长的桥,长约25米,飞架于水浅而流急的阿达河上。倘若由配备得当的部队和炮兵坚守这座桥梁,就有可能迫使法军在这里付出严重的代价。但是奥地利帝国的军队指挥不当:只是在洛迪城内和周围部署了一些部队,而这座城则是位于阿达河与迎面冲来的法军之间的。洛迪的城墙,并不坚固;勇猛的法军很快便用梯子攀登了上去。奥军指挥官塞博滕多夫这时匆忙把他所指挥的部队部署在阿达河东岸沿岸,以期保住该桥,并且防止法军在洛迪城以北的阿达河上游乘船渡河或涉水而过。但奥军没能挡住法军进攻的炮火。
洛迪一战使法兰西举国欢腾。远在巴黎的法国人更是以一种可以理解的夸张说法描述拿破仑。他们说拿破仑是如何冲在突击纵队的前头,并与拉纳将军一道最先冲到了阿达河桥对岸。还有人描绘说,拿破仑冲在身材高大的掷弹兵突击队的前面。人们认为,只有拿破仑才是打胜仗的英雄。在士兵们的心中,拿破仑威望之高无与伦比,而他本人也认识到这次征服人心的重要性。
后来他在圣赫勒拿岛说道:“只是在洛迪之战后,我才认识到我终归要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一个决定性的角色。我的雄心壮志的第一颗火花就是那时产生的。”这时拿破仑产生了要在整个意大利激起民众热情的念头。这个念头使这位年轻的胜利者把下一步的真正行动目标——曼图亚要塞——暂时撤开,而向伦巴第的政治首府米兰进军。
米兰城的人民,怀着热情,欢呼来自法兰西的解放者。他们往那些晒黑了面孔的自由战士身上,不停地撒着花朵;他们指着法军的穿破了的军装和磨破了的鞋,说这些都证明了法军屡战屡胜的充沛精力。尤其重要的是,他们以一种景仰而又夹杂着敬畏的心情,凝视着这位青年司令官消瘦而苍白的容貌。在他们看来,拿破仑身上那朴素的衣着,说明他具有斯巴达式的干劲;他那灼热的目光和果断的举止,说明他是一个天生的领袖。
在短时间内,伦巴第人和他们的解放者相处得很好。拿破仑以殷勤的礼遇,接见了伦巴第的主要艺术家和文学家;他还计划使帕维亚大学的活动活跃起来。接着,在整个伦巴第,政治俱乐部和报纸的数量倍增;演员们、作家们、报刊编辑们都彬彬有礼地齐声赞颂这位当代的西皮奥、当代的恺撒、当代的汉尼拔和当代的朱庇特神。
拿破仑进了米兰城以后,他废除了奥地利原来搞的那一套政府机构,只留下国务会议;他还批准组成临时市政委员会和一支国民自卫军。这几项措施,也加深了米兰人的上述希望。与此同时,他还小心翼翼地向巴黎的督政们写了信,问他们是否有意把伦巴第改组成为一个共和国,因为在伦巴第建立共和国这种政体,较之皮埃蒙特,条件更为成熟得多。当时,拿破仑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为止;不过后来他又做了不少事来履行他初时对北部意大利人民作出的那些诺言。
不久之后,这个美好的展望被阴霾笼罩上了。因为巴黎方面强烈要求这位青年司令官采取一些财政措施,而这些措施对伦巴第人说来是损害重大的,对解放者本身说来也是不光彩的。于是他在写给督政们的一份报告中说,由于5年的战争,伦巴第已经民穷财尽了。至于军队需要这笔款项的说法,也可以对比一下公告发布3天后他私下写给督政府的报告。他说,督政府眼下可以指望有600万至800万法郎的伦巴第特别税供他们随时使用,而“这笔款子大大超过了军队所需的款项”。这是拿破仑第一次明确地建议推行一种对被征服的地方敲骨吸髓以充实法国国库的做法;这种作法却使得他的权力很快凌驾于督政府之上。
但是,在米兰到帕维亚一带的农民当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过去已遭到奥军敲骨吸髓的劫掠,如今,他们拒绝再受法军的敲诈勒索。因此他们举兵造反了。在帕维亚,人们关上城门,公然反抗法军一支部队的进攻,一直抵抗到法军的大炮轰垮城门为止。于是,法军冲进城去,在连续几小时内把该城全部有武装的男人都屠杀了,并且放肆地在该城奸淫掳掠。
根据拿破仑的命令,还宣布对帕维亚市政委员会的成员们判处死刑。这项凶狠的命令在执行上出现了延误,最后才把判刑减轻了。不过,200个人质被押往法国,作为这个不幸的城市今后行为规矩的保证。拿破仑随即对督政府说,这样处理反叛者,对意大利各地人民说来,会是一种有益的教训。
现在,这支从前时常为饥饿而困扰的穷困潦倒的军队已经焕然一新,他们已从这位年轻的统帅那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荣誉和财富。他们为自己在他所统帅的军队中服役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他们将他看成胜利、荣誉和财富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