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肯尼迪——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11333400000024

第24章 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总统绝不是一位装饰用的闲人,他可以算是世界上担负着最重要责任的人了。

在当时,全世界能下令使用原子弹的只有两个人:一位是美国总统;另一位则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在肯尼迪总统任期内,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是赫鲁晓夫。

肯尼迪是一位积极进取的人,因此颇能充分运用总统的权力。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肯尼迪十分好学,精通许多方面的问题,不论内政、外交都了然于心,因而能成为一位有作为的总统。而肯尼迪本人则认为,这些都是总统分内该做的事。

肯尼迪在总统任期内所处理过的大小事务,当然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就其中较大者而言,至少在外交上有柏林危机、越南问题、古巴危机等。至于内政方面,则有黑人问题、太空计划问题、社会保险与失业问题等。

在此仅举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例子,来说明肯尼迪总统是如何处理问题的。

首先要叙述的是古巴危机。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古巴就在美国旁边,可说就在美国的鼻尖或眼睛前方。位于加勒比海中的古巴是一个共产党国家,由卡斯特罗领导着。由于这个海岛国家的位置对美国构成威胁,许多美国人都觉得大可不必为了这么个小海岛去伤脑筋,为何不干脆发动攻击,把卡斯特罗政权赶下台呢?

曾经这种想法弥漫全国时,正好古巴的有一些反对卡斯特罗政权的不满分子流亡到美国。就在肯尼迪总统就职还不满三个月,这些反古巴共产党政府的古巴人发动了一次军事行动,可惜没有成功。

这些古巴人的幕后有一些美国人在支持着,美国政府也知道这件事,因此这次失败对肯尼迪政府而言,总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不过这次事件并不是肯尼迪的主意,完全是中央情报局一手推动的。

其后,古巴一直是肯尼迪政权很感头疼的一个问题。1962年10月中旬,肯尼迪突然接获一项重大的情报,据可靠资料显示,苏联在古巴建立了多处中程弹道导弹的发射基地。

总统幕僚之一的班迪很了解肯尼迪的作风,知道总统需要的是绝对正确的完整资料。因此,班迪利用U2侦察机去拍了许多照片,同时一再秘密地反复调查。16日的早晨,班迪带着一份非常详尽的资料直接来到总统的寝室内,此时肯尼迪正在看报,当他抬头一看是班迪,劈头就问:“你带来的资料真实完整么?先让我看看你带来的照片吧。”

肯尼迪以从容的神情,沉着而仔细地端详过照片后,对班迪说:“请你下令加强对古巴空中的侦察工作,然后你准备一下,召集大家来开个安全会议。”

这时的肯尼迪已非刚就任时所能比,他更加沉着、干练,而且对总统的职务以及领导者该有的处事态度,也都十分熟悉。

从这天算起的十三天之内,肯尼迪以全部的精力来研究有关古巴的问题,其间仅有少数心腹部下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要官员参与其事。

为此问题开了许多次安全会议,每个人都率直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有人主张立即向古巴宣战,干脆把它占领;也有人建议派轰炸机去轰炸那些导弹基地,将其摧毁。可是总统却不能不考虑到种种后果。

讨论的结果,大家认为比较可行的是实行海上封锁。这是宣战的前奏,既可表示美国的决心,又不致有伤亡。肯尼迪总统赞成这个意见,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考虑苏联的立场,为其留一条退路。

最后,肯尼迪要求大家对此决定绝对保密,不要随意发表评论。幸好下个月就要举行国会议员的中期选举,记者们及一般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选举上。

“我仍然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照常出去助选,以免引起猜疑。”

肯尼迪以很严肃的表情很快地想到自己应有的配合行动。

10月23日星期一,是一个暖和的日子。在白宫的庭院里,管理人员正在清扫地上的落叶,观光客排着长龙等候进入白宫参观。与此同时,海上封锁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军队整装待发。

当天傍晚,肯尼迪透过电视发表了一篇使全世界震惊的重要演说,主要内容是指出苏联已经在美国的邻近国家建立了导弹基地,美国不能容忍这种做法;为了阻止这种威胁的继续加强,美国将对所有运送军事设备的船只实施封锁,而且要彻底进行。他最后表示:希望赫鲁晓夫立即将导弹基地撤走。

苏联的答复来得很慢,一直到星期五的晚上,赫鲁晓夫才写来一封信,表示说只要美国保证不侵犯古巴,苏联可以考虑撤走导弹基地。

当收到这封信时,肯尼迪总统内心很高兴。

星期六清晨,第二封信又送达,说明苏联决定撤走在古巴的导弹基地,但美国也必须以拆除土耳其的导弹基地作为交换条件。肯尼迪与他的幕僚们稍加研究后,立刻断然地加以拒绝。

到了星期日早上,莫斯科广播了赫鲁晓夫的第三封信:导弹基地的建设工作已先行停止,有关设备也已经包装好运回苏联,而且提议可由联合国派专人去监视。

使世界各国捏了一把冷汗的这个大事件,终于圆满地解决了。我们不要把这次危机的解除单纯地视为肯尼迪的胜利或赫鲁晓夫的屈服,事实上应该说是世界上的两大巨头为了世界和平而进行的妥协。正是由于发生了这起事件,后来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才得以签订,同时美苏的关系也有相当程度的改善。

不料,这事过后不到两年,曾经是全球瞩目焦点的这两位人物,相继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真是令人既震惊又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