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11443100000021

第21章 施展抱负(8)

两军都是精锐部队,所以战争十分激烈,双方都拿着冷兵器时代的武器,互相砍杀,一时间场面十分混乱。虽然战争是在大漠进行的,但是因为人多,所以鲜血不长时间就染红了地面。就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沙漠里却发生了一件让匈奴单于始料未及的事儿——起风了。沙砾被大风卷到了半空中,满天飞舞的沙子让整个战场一时之间尘土滚滚,一片混沌。两军的战士谁也不知道自己打的是谁,只能凭着感觉一顿乱杀乱砍。可想而知,当时会有多少人成为自己队里人的刀下之囚。

这只是让匈奴单于小吃惊一下,更让他始料未及的还在后面。趁着黄糊糊的风沙,卫青下令留守在武刚车阵后面的大军分别从左右两翼迅速展开,用大迂回的办法攻击匈奴主力的后卫部队。汉军趁着沙尘漫天,迅速地完成了对伊稚斜单于主力的包围。

伊稚斜单于这才发现自己中了圈套,卫青的五千骑兵,不过是个诱饵。实际上汉军的数量是看到的骑兵数量的很多倍,而且个个兵强马壮,自己这么点人怎么会是人家的对手呢。何况自己的队伍根本不善于混战,没准就被自己的人伤了。再这样下去,自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死。所以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伊稚斜单于就在数百名精锐骑兵的保护之下,杀开了一条血路,突出了汉军的重围,趁着昏暗的夜色,向着西北方向落荒而逃了。

这时候汉军和剩下的匈奴军并不知道匈奴单于已经跑了,还在意犹未尽地砍杀着,这一打就打到了黄昏时分。最后,已经累得快趴下的匈奴兵终于发现自己的头儿已经不见了,便再也无心恋战,纷纷溃散了。卫青收拾战场的时候,抓来匈奴的俘虏问他们头儿哪儿去了,这个匈奴兵战战兢兢地说早在黄昏之前,单于就向西北方向溜去了。

卫青一听,赶紧派轻骑兵乘夜向西北方向挺进。但追了两百多里路,直到天明也没有看到单于的影子。但是,沿路可以看到匈奴的百姓,卫青据此大胆断定,匈奴单于的本部,肯定就在前面!于是继续带兵向西挺进,没想到,还真被他找到了好东西,传说中的赵信城就在前面。赵信城,位于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市东南。早在卫青抵达漠北之前,赵信已经派人将匈奴的粮食全部搬入城内了。他哪曾想到,自己以逸待劳的计策没得逞,还把自己的老巢搭上了。

卫青命令自己的部队进入城内,休整了一天,后来因担心孤军深入,夜长梦多,就下令班师回朝了。临走之前,卫青下令将城内所有的粮食全部打包,然后放火烧城。顿时,赵信城火光冲天,在几十里外的沙漠都可以看到滚滚浓烟。

卫青领着人马踏着黄沙,再次横穿沙漠。这时候的汉军是春风满面,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说李广和赵食其两位打后卫的将军找到了。卫青马上将秘书长(长史)召来,叫他准备些酒菜,替他去问候李广。

其实谁都知道问候是假,问话才是真。然而,当秘书长问李广为什么迷路,怎么个迷路法时,李广却闭嘴不言,一个字都不吐。秘书长拿李广没辙,只好回去向卫青报告。卫青说,他不说可以,你将他的幕僚全部叫来审讯就是了。于是,秘书长再次返回,准备点幕僚的名。这时,李广却开口说这次迷路全是他自己的错,让他一个人承担就好了。

面对这次失误,李广掩不住自己内心的落寞和苍凉。这次迷路,当然不是李广的本意,而是卫青没有给他们配备向导,茫茫沙漠,又没有指南针,想不迷路真的太难了。但不会有人体恤你这些,军有军法,家有家规,现在大错已经铸成,只能承担责任了。

李广来卫青的统帅府时,他的部下也跟着来了。李广转身,对着自己的部下说:“我十六岁就参加抗击匈奴的战争,经历了大小七十余次战争。这次我非常幸运能跟随大将军一起出战,大将军不让我打前锋,而我又迷了路。这一切,都是天意。我今年六十多岁了,已经吃不消任何军法官吏的审讯了。”

说时迟,那时快,李广突然拔剑自刎了!消息一传出,李广的部队弟兄,全部痛哭流涕。当天下百姓听闻时,无论老壮,都为他落泪致哀。

李广的一生,称得上是勇武英雄、意气英雄、落寞英雄、悲情英雄。这是李广留给战场的背影,也是他毕生最后的注脚。但是那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却成为不老的传说!

李广已经死了,但是霍去病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这次出征霍去病虽然一个裨将都没有,但他急中生智,临时起用了一批校尉,其中就有李广的儿子李敢。正是这些人,替霍去病立下了汗马功劳。

霍去病从代郡出发,越过翰海沙漠。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他又一次找到了敌人——匈奴的左贤王。

如果左贤王可以选择的话,他一定不会选择生在汉朝,因为对于他来说,霍去病简直就是他天生的克星,无论他躲在哪儿,都逃不过霍去病敏锐的战斗嗅觉。

霍去病和左贤王之战,大约如下:首先,两军相遇,霍去病大打出手,左贤王溃不成军,弃兵逃跑。好不容易碰上猎物,霍去病当然不会放掉左贤王。于是,当卫青在西边追着匈奴单于的时候,霍去病也在东边追着左贤王不放。

霍去病命手下人马不停蹄,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并且发起了猛烈攻击。这五万汉军个个骁勇善战,合在一起就是一只巨拳,直捣左贤王的心脏。左贤王哪经历过这么沉重的冲击,还没等站稳脚跟,就被汉军打得七零八落了,想再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已经不可能了。兵败如山倒,左贤王一看大势不好,也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好不容易才逮到了猎物,霍去病怎么可能让他跑了?于是下令追击,双方就这样展开了一场猎犬追兔子的竞赛。尽管匈奴人疲于奔命,最终还是被汉军杀得人仰马翻。霍去病成功地俘虏了屯头王、韩王等三位匈奴亲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和都尉等匈奴高级官员,一共八十三人。

霍去病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寻找更大的目标,不觉大军已经踏上了狼居胥山。他们在山上用石头和泥土堆起了祭台,祭祀上天;又到较矮的姑衍山上举行禅礼,祭祀地神。这样做一是为了向匈奴示威,二也是为了感激神灵的庇护,保佑了他们连战连捷。汉军将士站在高山之巅,回头遥望瀚海沙漠,心中豪气直冲霄汉。他们在封狼居胥山,禅姑衍后,同样春风满面地班师回朝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封狼居胥说的就是霍去病封狼居胥这件事。

最后统计一下霍去病的战果,一共斩杀和俘虏了匈奴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之多,而匈奴左贤王部队的主力几乎损失殆尽。

一次搞定七万多人,这是一个可怕的升级数据。霍去病也成功升级,再次被汉武帝加封五千八百户。其他人,凡是跟随霍去病作战的校尉,多数也获封侯。李敢也获封侯,食邑不多,但总算完成了李广毕生的愿望。而卫青则不再封赏,因为他的级别已经是最高的了,部将之中也没有人晋封侯爵,获得赏赐。

汉武帝为了安排霍去病的职务,还设立了指挥全部武装的大司马一职,由卫青和霍去病二人共同担任。汉武帝还下令,擢升霍去病的官位和俸禄,待遇与卫青完全相同。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宠信,可见一斑。

这次漠北大战,汉朝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两军出发的时候马匹一共是十四万匹,但班师回朝的时候仅剩下不到三万匹。马匹尚且如此,人就更不必说了。

但可喜的是,匈奴的损失远远大于汉军的损失,主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由于元气大伤,之后也只能是疲于应付,人可能只是累点,但牲畜却因为频繁搬家导致了堕胎,再加上遇到了几次大天灾,经济上的损失也十分惨重。从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匈奴人再也不敢带领军队到大沙漠以南进行骚扰,匈奴的各个王也不敢在大漠以南建立王庭了。“漠南无王庭”的时代已经实现了!汉匈之间也因此停战十余年。

汉武帝的这次出击成功跟卫青和霍去病两个人的英明决断是分不开的,这两位汉军统帅用自己的深谋远虑为大汉王朝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相对于卫青来说,霍去病这个战神却是不完美的,不光因为他的英年早逝,更因为他没有胸怀。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