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11443100000033

第33章 巫蛊案(4)

这些方士和神巫从来都不讲什么良知,只要你有钱,他们就为你服务。于是那些心里有仇恨对象的人就开始找这些人为自己服务,只要给钱,让他们在对方家里埋上木头和一道谱,然后告到皇上那里,说某某人想咒你老人家死,那对方十有八九就会死。这样简单易行的报仇方法为什么不用,所以一时间京城开始鬼神重重,到处隐没,巫蛊之风,越演越烈。面对这样的现象,汉武帝派人力查,结果揪出后宫及大臣好几百人,汉武帝毫不留情地宣告了他们的死刑。但汉武帝不知道的是,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练兵,真正的病毒侵袭还在后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虽然被汉武帝杀死了,但留下的阴影还在他心中。结果,有一天夜里汉武帝就梦见数千个木人持着刀棍追着他准备猛打,还没等自己动手,就从梦中惊醒了。这之后汉武帝的身体就一天差似一天,整天恍恍惚惚,做事记东忘西,有点健忘症的前兆。这一年是公元前91年,汉武帝六十六。按照孔子的标准,这个年龄正是该认命的时候了,汉武帝纵横天下大半辈子,现在身体有这样的不适应该也算正常,而且岁数摆在那儿呢。

但这个世界上就是因为有那种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出现才不太平的,这不,就有这样的一个人对汉武帝说,你这个病生得很奇怪,应该不是身体能量过度消损所致,而是有人用巫蛊诅咒你所致。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在为汉武帝增加收入的江充。

江充说这样的话也是有根据的,因为他已经事先埋好了木马,这个木马就是陷害人的证据。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就是为自己的未来着想,汉武帝已经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撒手人寰,假如汉武帝在自己没有预料的情况下驾崩,那自己的日子还怎么混啊?自己跟太子有仇,汉武帝一死太子就变成了皇上,那还不往死里整自己啊?所以他必须在汉武帝死之前将太子刘据陷害了,这样他就放心了。

对于江充来说,这是最好的保住性命的办法,也许开始的时候他没有这样想过,但是现实让江充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假如真的如江充想象的那样,汉武帝驾崩,刘据上台,也不一定就会对他做什么,刘据毕竟是个宅心仁厚的人。所以,江充这样的举动着实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然而,历史将江充放到这样的尴尬位置,刘据命中该有这样一劫,这是谁都不能改变的。

江充领命

江充告诉汉武帝背后有人诅咒他,疑心本来就重的汉武帝自然就派人去查了。那派谁去呢?当然就非江充莫属了。

江充已经领了汉武帝的命令要去查刘据,等待刘据的就不再是苏文那样的小伎俩了,因为江充和苏文本身就有技术上的档次之分。如果说江充是个小混混,那么苏文也只能是小小混混了,两个人的手腕和凶狠程度有着天壤之别。苏文可能只会在鸡蛋里面挑骨头,但江充则可能在鸡蛋里面找出小鸡来。

很快,江充就找来了一批胡巫,这些所谓的胡巫,不过就是胡人的巫师而已。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古已有之的崇高理念。这些胡巫也不含糊,所到之处是鬼哭狼嚎,还真营造出了一点儿氛围。江充这样做,其实是在扩大打击范围,制造冤狱,好让别人知道我不是在针对太子一个人,只不过是我在打击的时候,碰巧遇上了太子而已。江充实行这个招术先从京城内部开始,接着是城郊,然后是地方郡国,从内而外,一点一点地扩大面积。结果,因为这个而惨死的人已经超过了数万。你可能会问,杀了这么多人,汉武帝的病好了吗?当然没有。汉武帝本来也不是因为这些巫蛊生的病啊,所以即使杀尽天下人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就算是好了也是碰巧赶上的。不过汉武帝的病没好,对江充来说却是一件不错的事,因为病没好就说明还有人在玩巫蛊,他就有理由继续查下去了,也才有可能将这个祸水引向太子刘据。所以,绕来绕去,江充的目的不过就是逮着他所谓的那个漏网之鱼——刘据,前边的查证就是为了给逮着太子做铺垫,而惨死的人只能用来陪葬了。

江充之所以能这么一直折腾下去,当然也是得到汉武帝的首肯了,所谓多疑生暗鬼,汉武帝本来就对自己生病大有怀疑,所以才让江充领命去查找巫蛊。江充已经将打击范围扩大到了全国,但病却丝毫没有好转,汉武帝更加坚信是有人在自己背后玩弄巫蛊了,而且,巫蛊应该没藏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而是就在皇宫里面,在自己的前后左右。

人在岁数大的时候,总是会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糊涂事儿来,现在汉武帝如此折腾,置冤死的人于不顾,正是糊涂的表现。他看似是一国之君,其实已经被巫蛊迷住了心窍,成了江充的玩偶。当然,汉武帝英明一世,并不是完全糊涂,因为后来他醒悟过来之后,还是还了太子清白,所以,汉武帝只是间歇性糊涂。但现在正是汉武帝间歇性糊涂最厉害的时候,也正是江充折腾得最厉害的时候,所以结局注定会是悲惨的。

江充利用汉武帝的怀疑,跟胡巫串通好了,说宫中蛊气浓重,不除掉这个,你老人家的的病怕是好不了了。此话正中汉武帝下怀,于是授权江充进宫抓鬼,而且,汉武帝还关照了江充一句话,说你一个人除得掉这个鬼吗?言外之意就是你别一不小心掉进去出不来了,那样我的病好不了还要搭上你。江充何等聪明,马上明白汉武帝是另有安排,于是乖乖地等着吩咐。

果然,汉武帝给江充找了几个助手,分别是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江充一听,差点没笑抽了筋,自己对错综复杂的皇宫本来就有点怵头,现在苏文来了就什么都不怕了,他可是对皇宫门儿清楚的人,这样一来,还有什么人是自己扳不倒的呢?于是江充就联合苏文,在皇宫布下了天罗地网。

当然,他们对如何扳倒刘据也有一定的策略,主要采用包围折磨法。先是故意在皇宫内大范围的折腾,然后再慢慢收缩范围,最后将目标锁定在皇后和太子宫。

为了将皇后和刘据这两个大鱼逼出水面,江充居然无所不用其极地使出了这样一个狠招——掘地三尺。所谓掘地三尺,就是在皇后和太子宫内实行地毯式搜索,室内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放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木偶找出来。

对于太子来说,江充的行为太莫名其妙;但对江充来说,却不是这样的,因为在第N天寻找之后,还真被江充找出了许多莫名的木偶,更阴险的是这些木偶上还有写着咒语的帛书。这下子,刘据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木偶的出现对刘据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打击,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自己的地盘上居然就出现了这么多木偶,还有让人恐慌的咒语。但刘据前前后后一想,马上就明白了这是一个阴谋。当初巫蛊在皇宫内搞得沸沸扬扬,不过就是障眼法,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整死自己。现在关键是自己怎么洗脱这样的罪名,向世人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刘据想了半天,决定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师——石德。

刘据将自己现在的状况给石德讲了一遍,然后问老师自己该怎么办。

石德对刘据说当年你的两个姐妹、卫青将军的儿子,还有公孙贺一族人就是被来路不明的巫蛊害死的,你现在碰上江充这样的烂人,就算是有嘴也说不清了。

刘据听了老师的话,脸都绿了。

上帝曾经给我们指过一条明路,说是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将右脸再伸出让他打。但是在恶劣的政治生存环境下,这样的理论显然不能成立,不等你伸出右脸,人家就已经让你尸首两异了。显然,上帝是靠不住的。所以,石德就对刘据说,江充不是想撒网捉大鱼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你主动出击,拼他个鱼死网破。

石德主动出这招其实也是为形势所逼,因为巫蛊这个东西可怕就可怕在,只要你一沾上巫蛊,那所有跟你有关系的人就都要跟着陪葬。刘据现在沾上这样的事,他石德作为刘据的老师能脱得了干系吗?既然怎么着都得死,那为什么还要死得窝窝囊囊呢?不如跟这帮烂人拼了!这样就算死了,没准还能得到上帝的称赞呢。

但怎么拼,如何拼却是要讲究策略的,盲目地拼,可能只会把事情弄糟了。石德慎重地想了一会儿,就说现在皇上已经病入膏肓,能不能活到明天还得两说,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矫造诏书,将江充等烂人一网打尽,先斩后奏。

对于石德和刘据来说,此时正是非常时刻,所谓非常时刻就需要非常之计来应对,石德的以诈还诈,说起来还算是很靠谱的。但是,遗憾的是,这条非常之计没得到刘据的认可。这样所有结局的出现,也就真的无言以对了。

刘据对此的解释是:我身为太子,怎么能乱来呢?不如我亲自面见父皇,向父皇请罪,也许还能躲过一劫。

刘据得出这个结论也有自己的依据,毕竟他跟汉武帝做了这么多年的父子,彼此之间的了解自认为已经足够多了,所以无论外界如何造谣生事,汉武帝都会对他网开一面的。与其说刘据脑袋进水,不如说他是个爱幻想的孩子。因为他不知道世事险恶,正有人等着他往笼子里跳呢。

很快,刘据就会发现,自己是死在了自己的爱幻想上,因为江充决定出招了!

在刘据还在犹豫着怎么办的时候,江充已经先他一步前往甘泉宫见汉武帝去了,形势瞬间变得紧迫起来!

这个时候刘据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做人不能太厚道,于是决定走老师说的那条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以诈还诈。刘据好歹也是一朝的太子,手底下的食客一抓一大把,所以很快就聚揽了一拨人,然后假传汉武帝的命令,派食客速速逮捕韩说、江充和苏文归案。

太子反击战

这天是公元前91年的7月7日,刘据的行动正式宣告开始了。

首先被刘据搞定的是韩说。开始的时候韩说还怀疑刘据的人是假冒的,死活不认账。但刘据此时才不管这些,放下一贯的宅心仁厚,没等韩说再分辩就让他去了西方极乐。

其次被搞定的是江充,这个让刘据恨得牙痒痒的赵国人。当刘据听说江充被活捉的时候,他决定亲自结果这个人的性命,以解心头之恨。当面对刑场上的江充的时候,刘据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自己从七岁被立为太子,熬了三十年终于熬到了今天。虽然之前也是战战兢兢地活着,但要没有江充,也许一切可以在战战兢兢中走到最后,最终也会成为一国之君,但现在,一条鱼满锅腥,自己可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想到这里,刘据举起手中的剑,砍下了江充的人头。一个搬弄是非的混混,由此结束了生命。

到这时,一切进行得似乎非常顺利,但是对于刘据来说,内心的安静和踏实已经完全被毁掉了,冥冥中他感应到还有另外一只黑手在引领他走向深渊,而那个深渊是万劫不复的。经历过内心的翻江倒海之后,刘据回到现实,此时此刻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三巨头”之一的苏文还没有死,他还在深宫中时刻威胁着自己和母后的生命。

于是,刘据赶紧派人持节秘密通知卫皇后,同时征调长乐宫警备部队,打开军火库,分发武器。一夜之间,长安城的骚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尽管刘据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正当防卫,但是长安城的老百姓不知道,他们知道的只是太子造反了,这一次,刘据将自己逼到了风口浪尖!

刘据造反的消息很快就飞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传播消息的人就是那个仅存的苏文了。而且在传播完消息之后,他赶紧鞋底擦油——走人了,他可不想也落得个江充那样的下场。对于苏文传播的太子造反的消息汉武帝还是有所怀疑的,但是接下来他却真的有些动摇了,因为御史章赣也被刘据的人突袭了,章赣不敌刘据,带着伤逃出了京师。

这下子,我们终于明白了,刘据的反抗不光是针对江充等三人,而是针对整个汉朝政府,对他来说,除了卫皇后和老师石德,天下几乎都是他的敌人。

但这,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战斗,因为此时此刻的刘据已经由国家的接班人变成了全国的公敌,等待他的,是命运的审判。

面对刘据的行动,汉武帝一直还是有所怀疑的,尽管章赣已经负伤了。因为在汉武帝的印象中,刘据一直是个乖孩子,小时候乖巧可爱,长大了虽然不是很喜欢,但父子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洽。现在刘据这样做,只不过是被江充他们逼急了,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人?

但无论如何,要给天下人一个说法啊,还是按照汉朝的老规矩,召刘据来问问。自汉朝开国以来,这个方法一直屡试不爽,如果刘据找借口不听召唤,那才说明是真的心里有鬼。

这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汉武帝已经从间歇性糊涂中醒过来了,但无奈,事情的发展总是不让人如意,汉武帝刚有点明白,就又陷入了糊涂的深渊。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汉武帝派了一个使者持节进城去找刘据,让刘据务必来甘泉宫见自己。没想到,派出的使者是个胆小鬼,他怕刘据杀了自己,就在城外转了一圈,回来装作惊魂未定的样子对汉武帝说:“太子反局已定,还说要斩了我,我是趁他们不注意逃出来的。”

刘据命中一定是有灾星的,不然不会遇到这么多的挫折。

汉武帝听到这里,简直就要骂娘了。正在这时,有个人从长安来汇报情况,汉武帝听完汇报,已经没有理由不相信刘据造反了。

这个来汇报工作的人是当朝宰相刘屈氂的秘书长(长史),汉武帝之所以相信宰相的话,是因为这个宰相在汉武帝眼里是个靠得住的人。当年公孙贺被巫蛊整死的时候,刘屈氂还只是个地方太守,公孙贺死后再也没人敢不要命地接这个丞相的大印,汉武帝无奈,只好从自己亲戚里找一个能干又可靠的,刘屈氂就这样被选中了。

然而不得不说汉武帝智者千虑也会有一失,因为说刘屈氂可靠,那是非常不靠谱的,觉得刘屈氂能干更是不靠谱的,因为这个当朝的宰相听说太子造反之后,第一个行动居然是像兔子一样逃跑了,而且,居然连相印都没来得及带。

当汉武帝见着丞相的秘书长的时候,就问为什么太子还没喊打,丞相就跑了,他到底是干什么吃的?秘书长自知理亏,但身为丞相的部下也不能不为丞相打掩护,只好说丞相不是不敢发兵,他只不过是想封锁消息,不想将事情闹大。

汉武帝听了这样的诡辩就指着秘书长的鼻子骂道:“事情早就闹大了,就差全天下的傻子不知道了,还有什么可封锁的啊?简直是胡言乱语!”

秘书长为自己的主子打掩护固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但也要看面对的人是谁吧,汉武帝虽然病了,但还没到满嘴说胡话的地步,这样打马虎眼不是明摆着找骂吗?不过这样的紧急关头汉武帝也没时间收拾他们,当务之急是赶紧出台措施,摆平刘据。于是,汉武帝下了一道命令,说了两点指导意见:一、关闭长安所有的城门,不准放出一个人,造反者格杀勿论;二、保护长安老百姓的安危,尽量短兵相接,以免杀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