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航海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11478700000073

第73章 鉴真东渡的经过

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恳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真正的”佛教,并为日本信徒授戒。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由此,鉴真一共进行了6次东渡。

年冬,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4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这时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从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扬州仓曹李凑也加以援助。鉴真一位弟子道航还曾与一名师弟如海开玩笑说:“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如海等少学可停却矣”。如海变信以为真,便诬告鉴真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准备攻打扬州。当年海盗猖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闻讯大为吃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尽管之后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国,第一次东渡就此夭折。

年1月,鉴真等17僧(包括潜藏下来的荣睿、普照),连同雇佣的“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手”85人,合计共100余人在做了周密筹备后再次出发。但是还没有出海,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以后刚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以后才被人救助,随后转送至明州余姚(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安顿。开春之后,受各地寺院邀请,鉴真又前往越州(今浙江绍兴)、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讲法,第二次东渡也宣告结束。

在结束了各地的巡回讲法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越州僧人得知此事以后,极力挽留鉴真,他们还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荣睿途中装病,伪称“病死”,方能逃离。于是,第三次东渡又就此作罢。

由于江浙一代不方便出海,鉴真于是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率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但是刚走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第四次东渡也不了了之。

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恳请鉴真东渡。阴历6月28日,鉴真当即率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从崇福寺出发,再次东行。为了等候顺风,出长江以后,鉴真等人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直到11月才出海。在东海上,船舶又遭到强大北风吹袭,连续漂流14天才看到陆地,16天后方能上岸,发现已经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亚),人大云寺安顿。鉴真在海南停留一年,为当地带去了许多中原文化和医药知识,时至今日,三亚仍有“晒经坡”、“大小洞天”等鉴真遗迹。

此后,鉴真北返,经过万安州(今海南万宁)、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达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在始安开元寺鉴真又住了一年,还被迎去广州讲法,途径端州(今广东肇庆)时,在龙兴寺荣睿病死。在广州,鉴真动身前往天竺,被慰留。入夏之后,鉴真继续动身,经韶州时,普照辞去,临别之时,鉴真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此时,鉴真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劳顿,又为庸医所误,最终导致双目失明。过了大庾岭,鉴真大弟子祥彦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鉴真十分悲痛。接下来鉴真又经过了庐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润州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回到了扬州。第五次东渡结束。

鉴真的游历遍布半个中国,他也由此声名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同他们一道东渡。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想要派道士去日本,被日本拒绝,因此不许鉴真出海。鉴真便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转搭遣唐使大船。随行人众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此时,普照也于余姚赶来,11月21日,鉴真所乘舟与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两舟一舟触礁,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