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监督制度创新
11586900000054

第54章 行政伦理创新(5)

孔子说:“富之”,使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富起来之后怎么办?孔子回答说:“教之”,教育他们。所以,董仲舒说,要“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明太祖在统治之初,就挑选国子学的学生分赴各地开展教学工作,在临行前接见他们时说:“致治在于善俗,善俗本于教化,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在高度重视“教化”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强调“刑罚”的作用。但认为教化是“禁于将然之前”,刑罚则是“禁于已然之后”。刑罚只能治标,而教化才是治本之策。所以,孔子说:为政要“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董仲舒发挥阐释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刑者德之辅”,“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教主刑辅”,是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中对于“教化”与“刑罚”关系的辩证论述,也是影响中国几千年政治的重要思想。

“廉政”“勤政”的思想。廉政勤政是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最重要的规范。中国古代的许多衙门口树着刻有“清、慎、勤”三个字的石碑,“清”就是廉洁的意思,为官首先第一位的是清正廉洁。廉者民之表,为政必自廉始。《管子》中记载这样一段话:“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廉政的基本含义就是清廉、不贪婪。《吕氏春秋》中说:“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讲:“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毋私”,“临财见利,不取苟富;临难见死,不取苟免。欲富太甚,贫不可得;欲贵太甚,贱不可得。毋喜富,毋恶贫,正行修身,祸去福存。”宋代名臣包拯讲:“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子罕以不贪为宝,杨震夜拒贿金,鲁穆咬得菜根,于谦长留清白,海瑞两袖清风,等等,都是中国古代廉吏的典范,其行为鲜明地体现了行政伦理规范。勤政也是中国古代一贯倡导的重要行政伦理规范。《尚书》讲,“业广惟勤”,大禹治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唐朝考察一个官员有四条标准:“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其中最后一条就是要求各级官员要忠于职守,勤奋不懈。清朝雍正皇帝是一个勤政的典范,他说:“惟日孜孜勤求治理,以为敷政宁人之本。”意思是说,只有勤政才是安定人民、实施统治的根本。“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

官员的个人道德修养。修身从政,是中国古代对官员的基本要求。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实施仁政、德政的基础。中国古代强调的是贤人政治,讲究的是圣人治天下。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儒家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从政的基础。一是从政者要发挥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并且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汉代时,有人问杨雄:“何以治国?”回答说:“立政”,又问:“何以立政?”,答:“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唐太宗反复告诫下属:“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二是修身的主要途径就是学习。《吕氏春秋》讲:“成身莫大于学。”《尸子》把学习比喻为砥砺自身的磨刀石。“学也者,是所以致明致知之道也。”三是修身的内容上讲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自谦、慎独;要正确对待错误。孔子讲: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礼记》讲:善则称人,过则称己。要“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要谦虚谨慎,《礼记·曲礼上》中讲: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大学》讲要“慎独”。要正确对待错误,闻过则改。孔子讲: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左传》讲: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民心的重要作用。中国历代王朝都高度重视民心所向,政权的得失系于民心。

“民为邦本”出自《尚书》中记载的《五子之歌》,说的是,夏朝第三代君主,夏启的儿子太康贪图享受,荒废政事,不理民情。一次在洛水打猎时,被有穷氏首领后羿困住,从而失去了帝位,他的五个弟弟作了五首歌指责他,就是现在流传的《五子之歌》,第一首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不欺,人民安定了,有根本,国家才会安定。首先就是要得民心,取信于民。能否得到人民的信任,能否获得民心,决定了国家的兴亡。《论语》记载了“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会有政权的存在。所以,孟子讲:“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管子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那么,得民心的主要措施就是,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孔子讲:“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汉代王符讲:“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三国志》讲,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唐太宗讲:“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所以西汉文景之治,没有什么震天动地的措施,关键在于减轻赋税,不扰乱百姓,使百姓有足够的时间发展生产。

总之,中国古代的行政伦理思想既有价值所在,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批判地继承这一文化遗产,弘扬其精华,否定其糟粕,依然是行政伦理学需要进一步做好的工作。

三、当代中国对行政伦理的探索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要求,这也是对“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早在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颇。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些重要思想为新世纪的行政伦理创新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推进新世纪的行政伦理创新,必须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思考:

(一)从建设政治文明的高度,培养公务员的民主法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