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着无限的潜能,同时又具有一定惰性,本能地向往着安逸舒适,贪图享受,所以有很多潜力都被有意或无意地雪藏。而一旦当我们面临竞争威胁的时候,人们在危机感和紧迫感的召唤下就会自动地发掘和释放自己的能量。管理学家们正是利用了人性的这一特点,在管理当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打破原有的安逸,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
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的竞争对手就是促使我们成功的催化剂。它能使一个人为了在竞争中胜出,自觉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并且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有这种现象,缺乏竞争的组织,其生命力远远不如在激烈竞争中磨炼的组织。如果一个组织内部缺乏活力,效率低下,那么不妨引入一些鲶鱼进来,让它搅浑平静的水面,让“沙丁鱼”们都动起来。“鲶鱼效应”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有效运用,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承受压力的人必然会比其他人更用功,越用功跑得就越快。适当的竞争犹如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力。
“鲶鱼”虽然数量不多,却是强势团体,其能量不亚于爱国者导弹。当“鲶鱼效应”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上时,对鲶鱼的领导艺术如何,即把握对“鲶鱼”管理的度,成为“鲶鱼效应”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管理过紧,则会限制“鲶鱼”的活动能力,起不到“鲶鱼”的作用;管理过松,则会导致自由主义的泛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稍微处理不当,则会引起组织内部矛盾重重,严重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运用“鲶鱼”上,领导者还要颇费思量才行。
“鲶鱼”因其能量巨大而难相处是不争的事实,但与“鲶鱼”相处得好,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鲶鱼”的特点是优点明显,缺点更为明显,作为领导,千万不要对“鲶鱼”有求全责备的心态,你的责任就是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不要因为他们有一点点小小的缺点就将他们光彩照人的另一面也全盘否定。要善于引导,学会将他们的缺点所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点。必要的时候,要给予“鲶鱼”适当的保护,你的保护、关怀会让“鲶鱼”们感恩载德,为工作投入更多。
职场攻略
一群奄奄一息的沙丁鱼,因为一条鲶鱼的闯入却变得生气盎然。工作中缺少对手的激励,我们是否也会变成速朽的沙丁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鲶鱼”救了你。所以,从现在开始正视工作中的竞争吧,并试着从内心深处感谢你的对手。
张弛有度:掌握授权与控制的艺术
吴敬中用人的手法相当高明,他对余则成既表现出极大的信任又旁敲侧击地警告余则成他掌握着证据,一方面给予余则成一定的权力让他为自己谋事,另一方面从侧面对余则成加以控制。对于陆桥山和李涯的争斗,吴站长对双方都予以一定的自由但都有所限制。
管理是授权与控制的艺术,无论是授予还是掌控,度的把握都是一个重点。许多政策的制定原本是要防患于未然,但若事先未与员工取得共识,很可能到头来反倒造成“灰色地带”,带来更大的损失。以下三个事例,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
公司颁布通告,为了节约用纸,凡需影印的员工,需在登记簿上签注影印的张数。规定实行了两个月,主管每周针对记录上数量较多的部门进行“整肃”,不堪其扰的员工开始在记录簿上动手脚,将影印张数减半登录。
采购部门主管事必躬亲,总不相信部属做事方法。采购人员提报的采购单,他几乎都要修改单价,以他认为合理的价格购买。下面的人则因他的不信任,不但不竭力杀价,有时甚至将单价提高,他们说:反正再便宜他都要再砍几毛,让他一次砍个痛快吧!
有一位十分强势而主观的主管,所有决定非经他不可,对外的政策也常因他的观念改变而随时调整。下面做事的人为了不自找麻烦,即使对自己分内的工作,也不做任何决策。凡遇到难办的事,电话进来就转接主管,让他自己看着办。所以主管成了名副其实的“校长兼工友”,天天要处理许多琐事。
现代社会,企业多讲究人性化管理,专业经理人大都以人和为贵。在工作团队中建立和谐的气氛,不以高压政策强势管理,部属发挥的空间大了,自律性及责任感也跟着水涨船高。
要给部属相对较为宽松的空间,就要学会授权。所谓授权,是一种有效的领导方法。授权是基于一种充分信赖的心态,对自己、对他人信赖,缺乏信赖的人,不会采取授权的领导方式,而是将权柄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而这种授权还必须有效,所谓有效是在于授权者有策略,既相信被授权者的品格与能力,又相信自己能够处理授权带来的所有问题和任何意外,归根结底,是对自己的信赖。反之,无效授权会浪费资源和时间,甚至可能产生风险,形成危机。
授权者的掌控力不是靠权力,而是靠自身的影响力。通过有效授权使自身的魅力不断加强,影响力不断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授权是成就别人,也是成就授权者。授权是有效地将一部分工作转交给他人,是一个双向过程,需要信赖与沟通,最重要的还是心态,要有伯乐之心,相马之术,授权才能最有效。
职场攻略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处理得宜,管理起来轻松愉快;否则人人找方法钻漏洞,看不见的损失比看得见的还要多。对于领导者而言,将科学与艺术协调统一,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恩威并济:“铁血”管理与“人情味”并举
当吴敬中知道余则成与左蓝的关系以后,一方面说,“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政治”,另一方面经常旁敲侧击地询问,每一次都让余则成如履薄冰。吴敬中就是要让余则成感觉到,他可能无所不知,有了这个警戒心,余则成在帮他干事的时候才会更加卖命。
说起“政治”,总是显得硬邦邦的没有生气,而添加了几丝“人情”,就显得情意绵绵多了。办公室政治也都是如此。
赵诺的公司从当初创办时不过三个员工的小公司发展成员工过百的大公司,除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外,更主要是他深得员工的拥护。许多员工在他的公司一干就是几年,不愿离开。他很少因为员工犯得过错而处罚员工,但正是他这样的宽容让下属更加警醒,尽力完成任务。他会和员工一起用餐,也会一块儿加班,同时,他的人情政治还绵延到下属的生活。每当员工生日时,他都会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员工。同时,当员工的家里出了什么事时,他除了亲自去慰问外,还会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一次,他去外地开会时,顺带带了一些当地的小点心送给员工,让员工们喜出望外。因为这一点点小温情,换来了员工们更多的好感与支持。
赵诺就是一个懂得用“人情政治”来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人。从我们的社会现实情况来说,人情这门学问是不能不学习的,而学会怎样处理人情世故,也就学会了如何做生意。做生意无非是和人打交道,像《潜伏》中的谢若琳那种“你一枪打不死我,我爬起来还和你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的生意人,毕竟太少了。大多数人都是论人说事,得罪了人,就休想再谈生意了。
人事即政治,同样,人事即生意。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没有人情的生意也是短命的。想要做长远的生意,就要多在人情上下点功夫。
与员工打交道,就像是在与员工做“生意”一样。这时领导者既要有“铁血”的强硬一面,又要有“柔情”的一面,刚柔并济,你才能全方位地控制你的下属。既让他们心存敬畏,又让他们忠心耿耿。这样他们才愿意忠心地、尽最大能力地为你做事。
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把别人的潜在意图点明,谁都会心惊肉跳,不敢妄动。抓住了下属的弱点,这就是老板的优势。用一个“古代职场”的例子来解释,你就更能理解精神威慑的作用。
把朝廷理解做官场,顶级老板自然是皇帝,而一干朝臣就是下属。唐朝终极CEO唐玄宗是靠政变上台的,所以他很担心有朝臣会效法,人心散乱、不惧皇威。宰相姚崇建议他“小题大做,震慑他人”,玄宗心领神会。
于是在骊山阅兵式上,玄宗以军容不整为由,判功臣兵部尚书郭元振死罪。大臣纷纷进谏说:“郭元振乃当世名将,更在诛灭太平公主的斗争中功不可没。如此功臣今犯小过,陛下不念旧情就治他死罪,有损陛下贤德之名。”玄宗厉声痛斥进谏之人说:“有功必赏,有罪必惩,此乃治国之道,尔等竟替罪臣求情责朕,莫非尔等要造反不成?”
玄宗这般严责,吓得群臣再不敢说话。最后,玄宗虽免郭元振一死,却还是把他流放新州。宰相刘幽求也是大功臣,他一贯和武党抗争,除灭韦党和太平公主,他也参与谋划,其功非小。玄宗因为一件小事就将他罢相,还告之说:“百官之首当为百官作则,故朕对你要求甚严,也是正常之举。”
刘幽求对此十分不满,背后常发牢骚说:“皇上现在不念恩义,判若两人,他不该如此待我啊。我为他出生入死,谁知却落得个这样下场!”玄宗闻知马上又下旨把他贬为睦州刺史,他还对群臣激愤说:“天下多乱,朕当严治臣子,此朕之职也。刘幽求以功和朕对抗,口出不逊,这便是大罪。朕若徇私枉法,反让人有了造反的口实,朕怎会做此蠢事呢?”
后来,功臣王琚、魏知古、崔日用一一被贬,朝中再无人敢以功臣自居。群臣整日战战兢兢,唐玄宗这才罢手。
唐玄宗的“杀鸡给猴看”,为的就是让大臣们精神恐惧。他知道朝臣们可能人心不稳,甚至有些人有“邪念”。所以,他要把“造反”的巨大罪名故意扣在一些人头上,让朝臣们心知肚明:老大对细微的错误都严惩不贷,更何况确有“造反”之意的人了。制造精神恐慌,造就一种恐怖气氛,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下,每个人都会本能地加倍小心。
不过,现代职场上的老板们在使用精神威慑法的时候要格外小心,点到为止,切不可超越限度,要知道你的下属们要跳槽可比天津站或者唐代朝廷容易得多了。
总之,对待员工要学会恩威并举。威就是严格、责备;恩就是温和、奖励。下属做得有失妥当的地方固然应当责备,而对其表现优秀之处,更不可抹煞,要给予适当奖励,这样下属的内心才能平衡。你在评价下属时,必须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从而把评价工作这门艺术掌握得恰到火候。
职场攻略
作为一个领导者,若能低调待人,礼贤下士,则能赢得下属及其他人的尊敬和爱戴。在一些企业里,我们常可以看到老板和员工们一块儿吃盒饭,一块儿加班,业绩好了也不吝惜薪水。这些公司企业往往是上下一心,越做越强。
在讲人情味的前提下,也一定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否则,在下属眼里,你是没有威慑性的,他们甚至会把你的话当作耳旁风,你安排下去的工作也会打折扣。所以,领导的人情味必不可少,而威慑力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