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有道:“招财童子”VS“拼命三郎”
吴敬中的用人之道就是给合适的人合适的职位和任务。余则成办事细心、低调,又是他以往的学生,可以纳为“自己人”,帮他敛财,成为他最喜欢的“招财童子”。而李涯对“党国”忠心不二,恪尽职守,可谓“拼命三郎”,所以吴敬中把对付共产党的计划交给他执行。这些细节都表明吴敬中对下属相当了解,其用人之道值得效仿。
一个组织要想成功,只靠一个领导者是远远不够的,领导者需要别人来帮助他。但并不是任何人都有这个能力或资本协助领导,这时,作为领导的你就要在人群中选出你需要的人。
汉高祖刘邦说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守国家,安抚人民、发饷送粮保障军队,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位,都是人中豪杰,因为我能任用他们,所以我能得到天下。”从这里完全看得出用人的重要性。
选用人才是有原则可循的。有的人认为,自己能够网罗到最优秀的人,就一定能够成就大事,实则不然。在团队中,选用最适合的人而非最优秀的,才是制胜的法宝。
有一天,“石油大王”盖蒂和几个老朋友聚会,其中有一个朋友说准备炒掉三个员工。盖蒂问为什么,朋友说:“这三个家伙实在是不成器。一个是总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A先生;一个是成天忧心忡忡,担心工厂出事故的B先生;还有一个是喜欢神侃海聊的C先生。我真是受够他们了。”盖蒂听后,微微一笑说:“将他们三个让给我吧。”朋友答应得很爽快,大手一挥:“你真要?今天就可以让他们去过!但是我真不明白你要他们能做什么。”
第二天,三人来到了盖蒂那里。盖蒂吩咐说:“A负责检查产品质量,B负责生产安全和公司保卫,C到外面去搞商品宣传。”三人兴冲冲地走马上任了。在工作中他们性格中的特点得到了完全释放,并且由于应用得当,他们也感觉工作得很开心,于是工作更加努力。
我们不去追求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过它也的确说明了什么才是最英明的用人之道。最优秀的人才永远是最适合他的岗位的人,一个领导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安排下属的工作,为自己服务,也让公司得利。
在手艺高超的匠人眼里,没有弃之不用的材料。譬如直木,当然可以制板做木器。至于曲木,匠人会“因曲制宜”,巧为利用。即便是树根、朽木,高明的匠人也能运用其独到的艺术眼光发现(其实是创造)其价值,制作成根雕、盆景等工艺品,化腐朽为神奇。韩信在项羽那里不是一个好士兵,但在刘邦手下却是个带兵“多多益善”、旷世难遇的帅才。何为有用?何为无用?其实全看用者之本领。
职场攻略
一个人是否优秀有时候也在于他是否处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是不是做着适合自己的工作,这需要一个精明的领导者来发现。企业的员工效率高与不高,与领导识人用人的能力有很大关系。让对的人做对的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领导能做到这个境界,那他自己也就轻松很多了。
巧施恩惠:给得多,不如给得巧
翠平进城以后,站长太太对她相当关照。一日,翠平带回家一块金条,余则成问及来源,原来也是站长太太送的。余则成告诉翠平:“这肯定是站长让她这么做的。”心思单纯的翠平不明白了,为什么官儿大的反而给下级送礼呢?余则成点拨她,利益上有了牵扯,以后自己就会更加卖命为站长做事。
吴敬中一直对余则成说“你是我的人”,这自然是一种变相的赞美。不可否认,表扬和赞美是有效的激励方法,但用一点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吴敬中让余则成办的事情没办法公开,所以吴敬中才用了一套不常见的“贿赂下属”的方法。
现代职场里也一样,上司用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来刺激下属,比空口说白话可能有效得多。不过,物质奖励也要讲求技巧,“塑料大王”梅布尔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梅布尔经营的一家塑料生产公司曾经业绩大幅滑落,员工们意识到经济不景气,于是干得比以前更卖力。到年底了,按照往例年终奖金最少加发两个月。然而这一年可惨了,财务算来算去,顶多能够发一个月的奖金。总经理李特隆看到这种情况后焦急万分,他知道员工今年的工作激情比任何一年都要高。如果按以前的标准发放年终奖的话,势必会给企业留下重大的创伤;如果不那样做的话,又怕员工的士气大败,这样对企业的损失将更大。怎么办?
李特隆请来董事长梅布尔一起商讨解决方案。梅布尔听完总经理的介绍后,形象地说道:“每年的发红包就好像给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小孩一定会吵。”聪明的总经理突然想起小时候到店里买糖,他总喜欢找同一个店员,因为别的店员都先抓一大把拿到秤上,再一颗一颗往回扣,而那个店员则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后一颗一颗往上加,这样使得小李特隆很满意。于是,二人就此设计出了能让员工满意的薪酬策略。
几天后,公司开始有这样的传言:年底要裁员。顿时公司内人心惶惶,每个人都在猜会不会是自己。最基层的员工想:“一定由下面杀起。”高层主管则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会从我开刀!”但是,没过几天,总经理李特隆就宣布:“公司虽然艰苦,但我们不能没有你们,无论有多少困难,公司愿意和你们一起渡过难关。只是年终奖金就不可能发了。”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早压过了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
除夕将至,员工看着别的公司的员工纷纷拿到了年终奖金,多少有点遗憾。突然,总经理李特隆召集高层领导紧急会议。看领导们匆匆开会的样子,员工们面面相觑,心里都有点儿七上八下:难道又要裁员了吗?没过几分钟,各级领导们纷纷冲进自己的部门,兴奋地高喊着:“有了!有了!还是有年终奖金,整整一个月,马上发下来,让大家过个好年!”整个公司沸腾了,员工为了满意的年终奖而高呼,很多员工都主动要求过节期间加班。一次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薪酬激励,终于换来了第二年的发展。
可见,有技巧的给奖励,对于激励下属办事是非常有用的。下属们最讨厌的领导不是发奖发的少的领导,而是许下了空头支票却总是不兑现的领导。
职场攻略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得到一些就会想要更多,而如果一次失去所有,再得到一小部分都会觉得幸运。公司给员工发福利时就要考虑到这种普遍心理,不要一开始就抬高员工的心理预期,而要学习李特隆的做法,换一种方式,在他已经放弃的时候再给他,这种惊喜足以压下所有的不满。
引导竞争:多比较,请将不如激将
天津站副站长的位子引得众人来争。陆桥山对站长进言:“站长工作辛劳,是该有个副站长了,也能帮您分担啊。”吴敬中明白陆桥山的意思,不过他还是不置可否,任由陆桥山与马奎斗,李涯与陆桥山斗,余则成与李涯斗。众人忙活了一大圈,也帮站长又捞到了一笔,直到他们捅出篓子,吴敬中才指派了人选。
领导高高在上,如果下属们太过团结,往往让领导有“高处不胜寒”之感,甚至陷入一个被动的处境里。所以吴敬中乐于看部下争斗,就好像猫看老鼠打架,折腾来折腾去,能最后说话算数的还是老板一个人。
吴敬中爱让属下形成竞争,这当中自然有他的如意小算盘。把这一条移植到现代职场,有时可以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
福特曾经在自己的企业中推行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的办法。
有一次,福特看到他下属的一个工厂的工人总是不能达到预定指标,便问那个工厂的厂长:“像你这样能干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不知道。”这位厂长委屈地说,“我使尽了所有的招数,但他们就是不出活。”
此时正是太阳西落白班工人即将交班的时候。“拿一支粉笔来,”福特说,然后他转向其中一个工人,“你们今天装了几部机器?”“6个。”福特在地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6”字后,便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当夜班工人进来上班时,他们看见这个大大的“6”字,便问是什么意思。白班工人便把今天发生的事如实相告。第二天早晨福特又来到这里,这时“6”字已经被换上一个大“7”字。第二天早晨白班工人来上工的时候,他们看见那个大大的“7”字,斗志马上被激发出来:夜班工人以为他们比白班能干,是不是?好,他们要给夜班工人点颜色看看。于是他们便加紧工作,下班前,他们留下了一个大“10”字……
这以后,厂里的生产状况逐渐转好。不久这个生产一度落后的厂成了全公司的先进生产单位。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而激将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拿两方进行了比较。渴望超越别人是人的一种本性,所以如果能在下属中间形成竞争,每个人都会想着拼命表现自己。如果竞争控制得当,所产生的就是提升公司办事效率的结果。
职场攻略
很多上司非常担心员工间的竞争会影响团队合作,影响工作的开展,那就不妨巧妙引导,将员工之间的竞争变成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上司们可以学学这套激励下属的方法,在下属间激起竞争。不过最好能像福特一样,激起员工工作的斗志,而不是钩心斗角、互相使坏。
激发潜能:用“鲶鱼效应”提升效率
天津站中,在马奎、陆桥山、余则成之后,来了一个李涯。李涯的到来,引起了站内各人的不同反应。陆桥山与李涯处处针锋相对,余则成充当中间人。李涯的到来刺激了天津站的原有成员,迫使其余各路 人马纷纷采取措施来应对他到来之后的种种变化。
李涯的到来可以说产生了“鲶鱼效应”。在职场中,也存在着这类“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不少渔民都以捕捞沙丁鱼为生。由于沙丁鱼只有活鱼才鲜嫩可口,所以渔民出海捕捞到的沙丁鱼,如果抵港时仍活着,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倍。但由于沙丁鱼不爱动,所以捕上来不一会儿就会死去。怎么办呢?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渔民误将一条鲶鱼掉进了装沙丁鱼的鱼舱里。当他回到岸边打开船舱时,惊奇地发现以前都会死的沙丁鱼竟然都活蹦乱跳地活着。渔夫马上发现,这是先前掉进去的鲶鱼的功劳。原来鲶鱼进入鱼舱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会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沙丁鱼呢,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紧张,四处逃窜,把整舱鱼扰得上下浮动,也使水面不断波动,从而氧气充分,如此这般,就保证了沙丁鱼被活蹦乱跳地运进了渔港。
后来,渔夫受到启发,每次都会在装有沙丁鱼的鱼舱中放几条鲶鱼,这样每次都能把鱼鲜活地运回海岸。渔夫的这种做法后来被管理者们总结成了“鲶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