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他又“重整旗鼓”,这一次他向朋友借了一万多元,重租首饰工场,象“草履虫”一样,慢慢地摸索前进。由于感到业务没有突破,他脑海中忽然泛起了一个念头,就是到外国闯一闯,汲取先进国家珠宝业的优点,以改良自己的生产方式,主意立定之后,陈圣泽把公司留给太太及得力助手打理,自己则“前路茫茫”地跑往美国碰机遇。
陈圣泽骄傲地描述当年明智的决定:“当年到了美国之后,便翻查当地的最大的珠宝首饰工场的名字,并毛遂自荐,经过即席的表演技艺之后,我得以在美国一家首饰工场工作,在那里学习了一年,首次接触到先进国家的流水作业过程,又了解到美国人对珠宝首饰的品味,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创作意念有所启发,给我后来的成功奠下了基础。”
回港后,陈圣泽计划大展拳脚,但资金不足。发觉免税店有意请他发展一个珠宝加工部门,薪酬出得很高,陈圣泽便决定试一试,看看自己的实力,亦希望藉此得到一笔资金发展。他微笑着说:“这份工作的薪酬对我很有吸引力,中国老板绝对不会出得起这么多钱。做了几年,我懂得了管理的经验以及大公司的运作,结合美国学到的知识,对我后来开‘恒和’踏上成功之途很有帮助。”
1975年,陈圣泽离开了免税店,用数万元资本开办了恒和珠宝公司,头6个月只有20个人,他引入美国的“流水作业”生产方式,并取消学徒制度,以分工制度自行训练学徒,大大缩短了训练学徒的时间,令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有了资金及经验后,当然要靠点运气,陈圣泽正是时来运转。一天,他在美国的珠宝公司旧雇主参观他的工场,并愿意发给他一些珠宝加工生意。如此,陈圣泽在珠宝行业站稳了阵脚。由于订单日增,一年之内,员工数暴增至百多人。一年半后,再增至300人。1976年,已经稳坐香港珠宝首饰出口美国市场的第一把交椅。
勇厉艰险,不怕挫折,这是一切发展积极心态,有志于成功的人必修的一课。这一课只是知道道理是很不够的,而要具有一种意识。当我们面临丛生荆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是摘取成功之花的必由之路。
借他人之力迈向成功
月亮自己并不发光,但月亮能借太阳之光,使自己皎洁明亮。千百年来,月亮得到不少文人骚客的赞美、歌颂。借贵人之光并不难,关键是看你能否抓住机遇,与贵人攀上某种关系。
“借光”对缺乏成功条件的人来说是个有益的启示,以至于民间创造出了这样的俏皮话:秃子跟着月亮走——想借光。
我国古代有“凿壁偷光”、“囊萤积雪”的故事,描写穷书生刻苦用功,“借光”苦读。现代也有人善于借光,并因此照亮自己的前程。
原豪门集团总裁陈世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1994年12月,中国轻工总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首届中国酒展示品尝洽谈会,陈世增因其非凡的经历,成了美国新闻界采访的热点,甚至连白宫的决策者们也萌发了会见陈世增的愿望,克林顿总统向他发出了邀请。
据熟知美国历史的人介绍,从华盛顿到克林顿以前的美国历届总统从未单独会见过中国的企业家。
12月18日,克林顿总统安排陈世增先到白宫参观。19日下午,陈世增又赶到美国商务部,分别会见了商业部长的两位助理及国际商业局局长。这几位掌管商业进出口大权的官员听了豪门企业的介绍,看了豪门画册,品尝了豪门啤酒后,一致欢迎豪门啤酒进入美国市场,并表示:如果在法律上、手续上有困难,一定帮忙解决。
入夜,副总统戈尔举行圣诞宴会,并邀请了美国的几十位著名企业家。陈世增作为特邀来宾,手持豪门啤酒步入宴会厅,戈尔走到他面前说:“欢迎你的到来。”随之将在场的企业界名人介绍给陈世增。
盛宴至夜深方散。陈世增让企业家每人带走一些啤酒,回去和家人细细品尝。
20日晚,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希拉里面带微笑地站在白宫一楼大厅门口,迎候陈世增。
“请代向中国人民问候,向中国领导人问候……”克林顿说。
“希望将来在北京欢迎总统阁下。”陈世增礼到话到。
“将来有机遇,要去北京访问的……”克林顿迟疑片刻,仍不失礼貌地回答。
善解人意的陈世增又转向风度翩翩的希拉里说:“希望总统夫人有时间到中国访问。”
“一定去,一定去。”金发披肩的希拉里满面笑容,十分高兴地说。
接着,在大厅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前,克林顿夫妇和陈世增合影。
宴会厅内,圣诞树五彩缤纷,圣诞老人幽默慈祥,圣诞乐曲明快轻松,军政要员、企业名流频频举杯,品尝豪门啤酒。此时的陈世增,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人。
这次会见极大地扩大了陈世增的知名度,豪门啤酒更是在美国大出风头。这次“借光”所起的广告效应远远大于花巨资去做广告。
香港珠宝大王郑裕彤“借光”,更是借出了名堂。
郑裕彤由于生意发展的需要,准备兴建一个规格齐全、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会议及展览场所,总面积达40.9万平方米,包括一座高55米的会议展览中心,一幢豪华住宅楼和两幢酒店。从1984年年底论证、筹划、达成协议以来,一切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这样的一个大手笔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可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郑裕彤迟迟不肯下动工令呢?资金自然不成问题,以郑裕彤的珠宝生意和新世界中心等地产生意来说,可谓资金雄厚,且与港府方面的协议早已签订。万事俱备,现在只欠哪股东风呢?
就在外人纷纷为此而猜测不定的时候,郑裕彤的“司令部”内已经开始了似乎是临战前的紧张状态。手下人四处奔走,连郑裕彤也经常往返于公司与香港机场。
谜底终于揭晓,然而却是大出人们的意料——郑裕彤宣布的开工日期恰恰是英国女王来访的同一天。
郑裕彤竟敢拿自己的开工奠基仪式与英国女王的来访争锋?这老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了吗?
大家知道,女王来访在香港可不是一件寻常的小事。因为香港当时仍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女王是英国的最高元首,访问香港虽说不是百年不遇,但也是难得一次。更何况这次来访的时间,是在中国和英国已经就香港1997年7月回归中国达成协议之后。虽不敢说这是英国女王对其殖民地的最后一次访问,但也必定会对香港的未来有重要影响。所以,这次出访,肯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热点,届时,英国的电视、电台、报纸等机构的大批记者将会蜂拥而至,其他国家像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内地等地的记者也会跟踪采访报道,新闻热点肯定会被吸引到这边来。单单挑选这么一个时间来开工,与女王唱对台戏可没人敢操胜券。
当有好心的朋友担心地问起郑裕彤开工的事时,他只是笑而不答。
郑裕彤对外界的种种传言与猜测置若罔闻,镇定地指挥手下加紧做开工奠基的准备工作。
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奠基的日子到来了。这一天,天气特别得好,郑裕彤的职工们个个身穿礼服,精神振奋,奠基现场的大幅标语早已张挂起来,各种彩色气球飘荡在蔚蓝的天空,好一派隆重、热烈、气派的气氛。
可是,英国女王这时已经莅临香港,港府的官员们全都迎接女王去了,新闻界记者们也都去了,全港所有人士的目光都集中在女王的身上,有谁会来注意这块尚未开发的地方呢?除了郑裕彤,有谁会对这儿更感兴趣呢?
奠基仪式开始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这时,最后的谜底才对世人打开——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来参加奠基仪式了!她亲自用铁锨为中心铲下了第一锹土。
在场人士无不欢呼雀跃,以一睹女王仪容为快。而如逐花不舍的蜜蜂一般追随女王而来的各种记者,纷纷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或是笔记记录下了这令人激动的时刻。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广播听众和报刊读者同时都知道了女王的举动,同时也都知道了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郑裕彤。
这是什么广告也不能够与之相比的宣传效果!
这是不知多少人想做而不敢做的广告,不知多少人想做而没能做成的广告。而郑裕彤做了,且做得那么漂亮!
现在,大家都清楚借光的意思了,利用辉煌的贵人之“光”,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影响。这种策略在关键时刻能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借贵人之光照亮自己的前程,你想到这一点了吗?
寻找一个可借的光源照照自己吧,说不定你从不敢想的难事能轻易办成,而你的命运将会从此改变。
贵人相助,事事易成
在攀向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有了贵人,不仅能缩短成功的时间,还能加大你的筹码。人生之中,我们对能够提携、帮助自己办成人生大事的人常称之为“恩师”、“伯乐”、“贵人”。
除非你的运气差到极点,否则,在你的一生中,总会碰到几个贵人。例如,你在工作中一直不是很顺利,表现不佳,心灰意冷之余,你开始想打退堂鼓。你的一位上司却在这时候推了你一把,设法帮助你跨过了门槛,重燃你的斗志。有句话说“七分努力,三分机运”。我们一直相信“爱拼才会赢”。但偏偏有些人是拼了也不见得赢,关键在于缺少贵人相助。
现代社会所认为的“贵人”,并不仅仅是指那些名门望族,皇亲国戚,权重势强的权贵之人,而在内涵上加以扩大发展,通常是指在层级组织中职位比你高且能帮助你晋升的人。有时你得费心地分辨谁具有这种能力。你或许以为,你的晋升几率取决于顶头上司对你的评语好坏,这观念或许是正确的。但是更高的管理阶层可能觉得你的顶头上司已到达不胜任阶层,因而可能不在乎他的推荐和好恶。所以,不要太肤浅,仔细深入观察,你将会找到能帮助你晋升的贵人。
有了贵人相助,的确对个人的事业有助益。有一份调查表明,凡是做到中、高级以上的主管,有90%的都受过栽培,至于做到总经理的,有80%遇过贵人,自当创业老板的,竟然100%都曾被不同等级,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贵人提携与扶助。
不论在何种行业,“老马带路”向来是传统。目的不外乎是想栽培后进,储备接棒人才。这些例子在运动界、艺术表演界、政治界颇多。
古今中外,在名人的成功历程中,总有一些至关重要的人物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施展出自己不负栽培的好手段、真本事,这才是他们把握历史性机遇的关键性的一步,也是他们最终成名的要素之一。